天天看點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南京國樂團演奏家于東波為聽友帶來悠揚婉轉的骨龠獨奏《諸神的蹤迹》

八九千年前的賈湖骨龠,從書本中“考古标志性發現”,變身出五聲部旋律回蕩耳邊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1月7日下午5點,文彙講堂159-4期《4000年前,中國的古國和王國之謎與底》的尾聲,南京民族樂團著名的笛、蕭、龠演奏家于東波先生在騰訊會議的螢幕上,拿起自己複制的賈湖骨龠(俗稱骨笛)吹響第一個旋律時,線上的數百位全國各地聽友震驚了。不知是自己身處9000年前,還是先民穿梭到當下?

由澎湃新聞網做媒體特别支援的“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系列跨年四講,以沉浸式的尾聲讓全國各地的聽友體驗着中華文明的悠遠、博大、深厚,諸多持續收聽的聽友眼前閃過8000年前文明起源,5000年前早期國家形成,4000年前古國走向王國的關鍵畫面。此時,難辨古今,隻是感受到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在血液裡流淌。

業内大家接力演講,重構考古重大發現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馮時作為12位演講嘉賓代表發表感言,呼籲向古人學習,建構有效知識體系

2022年的11月16日,講堂公布了“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跨年四講的陣容與主題,兩周一次共四次曆時兩個月,完成史前4000年的回溯。這次由長江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考古與文博系教授韓建業擔任學術顧問的策劃,旨在借2021年中國現代考古100周年契機,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動20餘年取得的豐碩成果帶來的信史,向公衆強化和普及中華文明8000年起源、5000年形成和4000年早期國家走向王國這三個階段性成果,尤其是凸顯世界文明标準中中國方案的貢獻。

20分鐘的特别尾聲中,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馮時作為12位學者代表發表感言。這12位學者分别是陳勝前、李新偉、呂厚遠,馮時、張居中、蔣樂平,劉斌、韓建業、賈笑冰,高江濤、邸楠、趙海濤。馮時首先感謝主辦方的用心——延請12位權威學者以信史重塑近萬年中華文明史,是一項健全民族意識的重要工作,更是重塑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文化自信的基礎。

同時,他強調重建文明史的目的不是陶醉于已有的輝煌,而是“知今知未來”,“我們關心過去的五千年甚至一萬年,實際是為了今後的一百年。中華文明沒有中斷必然有其非常優秀之處,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要義——汲取古人智慧。”

馮時的演講主題是“從天文學起源論證中華文明有8000年曆史”,其整理稿是系列文章中閱讀量最高的一篇。他由今及古指出,汲取古人智慧要注意當今的知識論建構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宇宙觀天人合一,“古人不追求泛知識論,隻需要對人類發展有益的知識。知識論是附屬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的,這樣才能長長久久地發展。”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12位演講嘉賓兩個月内齊聚文彙講堂,做接力演講普及中華文明史

系列講座邀請的業内頂級專家,不僅涉及不同階段的研究,也涉及不同地域的遺址,良渚古城和萬年上山在長江下遊,牛河梁代表了遼西的紅山文化,石峁則代表了陝晉高原,南佐代表甘肅隴東,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中國史前考古研究成果也是“滿天星鬥”;不僅有已被公認的代表性遺址良渚、紅山、陶寺等,也有正在挖掘的隴東南佐遺址。而像二裡頭遺址的講述中,帶入了2022年最新的10口井的發現;石峁講解中,呈現了皇城台新發現了成百件蔔骨;對牛河梁女神廟所在的九号台基打了探溝後的解讀中也凸顯了2022年的新發現。

除此之外,學者們對如何看待考古與文獻,多學科交叉下的考古人要求,“滿天星鬥”如何變為“中心引領”等共性問題做了探讨,尤其在談及如何繼續做好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建設時,浙江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劉斌提出,“20年前,我們是以建立各地文化區系為首要目标,接下來将進行區域性、大地理單元的大考古。”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賈笑冰提出,除了執行個體研究外,中國特色還應包括理論和方法,并将之上升到哲學高度,找出中國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獨特貢獻。

橫看成嶺側成峰。走出專業,考古實證成果的普及帶來的是中華文明史新時代的深入人心。

聽友大家踴躍互學,點燃文明弘揚意識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文彙報刊發的四期講座版面,清晰勾勒了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文彙講堂是從學者大家到聽友大家的精神家園。

出乎主辦方的意料,此次參聽聽友的踴躍度、輻射寬度都超過預期。第一第二期的實名制報名因超過650人而都提前截止,展現出一票難求的氣象。而聽友分布超過25個省市自治區,并輻射至海外,其中35%來自各地考古院、博物館、遺址管理處、高校關聯專業師生等專業和準專業管道,聽友年齡分布均勻且偏年輕化,自然也有仰慕某位學術大咖而來的忠實粉絲。

于是在聽友的微信主題群裡,也呈現了互學互助的熱鬧景象。比如高海濤的微信回答中提及可參考李旻先生的論文,立即有專業學生找出了不同版本的論文,讓考古小白找到了“小先生”;一些專業講座的及時轉發更是常見。例如,中國社科院考古網成了高頻網站,不僅有1月14日的高研論壇資訊,連1月10日“2022年度田野考古工作彙報會”的議程也被轉發,當然最後還轉發了報道,因為這場彙報會裡就涉及了本次講座中的牛河梁、陶寺、二裡頭,也有古蜀講座中三星堆和金沙比較的直播資訊。至于最新發現的新聞,更是各顯神通地被廣泛轉發。

不少專業研究人員甘當普通聽友,剛完成《紅山》一書的遼甯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郭明告訴記者,平時自己專注本區域的研究,很想聽聽其他區域研究學者的研究思維,以便拓寬視野。賈湖遺址管理處主任武豔芳則動員下屬的博物館講解員共同參聽學習。陝西師大環境考古碩士孔新緣最初是被導師指派,且擔負着向導師彙報心得的任務而來,後則漸入佳境。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聽友代表嚴崟暇(左)在雲南野外發來感言,張召在上海浦東發表感想

誠如特别尾聲中,聽友代表之一雲南大學植物考古專業的嚴崟暇的感言:講座搭建了一個知識體系架構,作為一個文博學生,更堅定了努力學習文博知識的信念和決心。另一位代表是新聽友、在浦東從事統戰工作的張召,他感懷講座對樹立中華民族共同意識的教育帶來啟發,尤其是如何中華文明從多元到中心的過程。

普通聽友中,深圳的金融人吳昊天和投資人何仁提問踴躍且較思考較深入,他們與記者溝通,“就是對中華文明感興趣,與本職工作無關。”“不想說告别,因為還想聽下去。”從事留學生教學的華中科技大學教師王利芬不僅喜愛,更投入了全部時間,一本新書即将問世。而上海聽友、普陀區宣講團成員、退休工程師黃宗傳感慨自己很幸運收聽了全部四次講座,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也對他的主流宣講有很大幫助。從事教育的錢新宇在提問中錯把上海博物館中西周的面具當作二裡頭産物,可見牽出了往日學習的儲備。

更有一些專業聽友主動出力,位于馬鞍山含山縣淩家灘遺址公園管理處的丁燕,主動在微信群裡做“再‘看’5500年前淩家灘”的微講座,讓淩家灘玉人“紅”遍了微信主題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楊新茹則利用專業知識儲備,協助主辦方出自測題。

衆人拾柴火焰高。對中華文明的共同熱愛,讓聽友們成了學習中相助無保留的“同桌”。

講堂搭建諸多平台,合力助推普及效果

每次講座整理稿刊發在文彙APP 後,主辦方會出自測題供聽友溫故知新,掃各圖二維碼即可測試

“文明起源與形成”系列是文彙講堂這三年中的第三個系列講座。2020年1月疫情突襲,4月開始,講堂線上上舉辦了“新基建系列5講”;2021年,疫情稍緩,從3月27日由去年剛離世的黨史軍史專家劉統教授開啟了“百年黨史系列6講”,五講後,最後一講因疫情搬入了線上。相比較,這一次的系列雖是四講,但由12位學者擔綱,涉及9個具體的遺址點,時間線長達4000年,容量更大。如何讓講座的傳播效率最大化,讓聽友不隻是“看看熱鬧”而入耳入心,主辦方以讀者為上,解放思想,開拓整合諸多資源。

首先,與聽友志願者充分利用騰訊與時俱進的線上會議技術,設計了靜中有動的環節,比如個性化問候亮相,提問聽友和學者合影留念等。為了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本系列講座首次聯手同行媒體澎湃新聞網做内容分發合作,最大程度讓未到場的讀者受益,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演講稿總閱讀量均突破了2000萬人次。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講座不僅送出了27本贈書,還實施了限時優惠購書,給聽友提供便捷

由于考古知識具備一定的專業性,主辦方在講座之前會刊發預熱文章,講座中未能回答的問題從第二期開始采取學者微信解答方式,在講座整理稿刊發後,首次出了形式較活潑的自測題,供聽友們溫故知新。為了鼓勵聽友在講座中更好互動,每一期由各大出版社支援或主辦方自己購買關聯書籍,總計送出近30本贈書。在每一期講座開始前,主辦方也會聯系關聯遺址點,争取播放各地的宣傳片,從多角度加深聽友對專業知識的了解。為了有更好地宏觀了解,每次預熱時會播放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先生的2022年5月的訪談視訊。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講堂募集和購買了122份特别禮品,希冀無形的文明力量傳遞在有形的器物之中

在最後一期中,講堂發出了捐贈遺址文創産品的募集商議,由學者牽頭,上山萬年的杯子,賈湖九千年的骨龠,陶寺的盤龍,淩家灘含小玉鑰匙扣,牛河梁和石峁的logo包,二裡頭牌飾等紛紛湧向講堂,而馮時研究員和呂厚遠研究員則捐贈了自己的書籍,以精神食糧鼓勵聽友。特别尾聲中,主辦方公布了122份特别贈品,期待文明的精神力量由有形的器物深度傳遞。

大珠小珠落玉盤。出版社、遺址管理處,各方的合力彙成了強勁的中華文明的傳播力。

文彙講堂攜衆專家對話先民:感受同一種中華文明的力量

 特别尾聲中,第四期嘉賓和特邀嘉賓馮時、長三角考古學者代表蔣樂平、張居中應邀出席,聽友代表嚴崟暇、張召受邀出席,文彙報副總編輯缪克構(下排中)代表報社向學者、澎湃新聞網、志願者聽友和所有聽友表示感謝

作為特别尾聲的特别高潮,自然是文首提到的于東波先生及他自創的骨龠獨奏《諸神的蹤迹》。 2014年,南京國樂團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樂團合作演出時,于東波發現阿拉伯地區的演奏家中也有和骨龠相似的樂器(無山口和吹口隻有指孔)。2016年,他得到了秃鹫翅膀的骨頭,是以自制了骨龠,吹出第一聲時他也驚呆了,“不是天籁之聲嗎?”他即刻創造了獨奏樂曲《諸神的蹤迹》,并拜上海師大骨龠研究專家劉正國教授為師。從劉教授處得知,阿拉伯樂器的名字“ney”為古漢語“籁”的音譯,而“籁”在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裡解釋為“三孔龠”,由此推證阿拉伯的“籁”正是“龠”的孑遺。提及《諸神的蹤迹》,于東波解釋,“看似說神,實際說人,把一個個鮮活的曆史人物奉為神明,講述時代傳承的華夏精神,用詞曲向我們的華夏先祖緻敬,讓我們的文化生命更加延展。 ”

中國骨龠的發現讓世界七聲音階的曆史提早到距今九千年,而于東波與阿拉伯國樂人的交流,以複制的骨龠吹奏當代音樂,不就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嗎?在骨龠音樂的抑揚頓挫,扣人心弦中,系列講座的意義也向無限的時空長河延伸着。

  作者:李念

       照片:平淵海截屏、制圖

  編輯:李念

責任編輯:李念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