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良渚的文明問題

「1119」

昨天在良渚國暴走。

自良渚申遺成功後,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也煥然一新,迅速成為杭州重要一景。

小了說,是杭州繼西湖、大運河之後得到的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産。

大了說,實證中華文明5000年。意義尊榮。

記得很小時候,我斥巨資在新華書店買過一套書,《上下五千年》,我們從小就是這麼被教育的,“……我們偉大的祖國,有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漸漸長大,讀了另一些書,逐漸發現,事實還有另一個版本,被國際主流學界承認的中華文明史,勉強3000多年。

2007年以來,良渚古城以完整四周城牆、巨大面積、宮殿地基等關鍵要素重見天日,輔以之前陸續發現的玉琮、玉璧、玉钺等象征王權的玉器、統一信仰體系、複雜水利系統,證明自己在五千年前已是一個王權清晰,城池堅固、組織力強大、階級明确、信仰統一的形态。

2019年申遺成功後,更是負載起溯源中華文明的扛鼎重任。我仍清晰記得,那段時間,杭州很多街巷圍擋都豎起“良渚古城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醒目智語。“我們嗨了,人家認嗎?”腦子裡不可避免地蹦出這個問題,于是假裝嚴謹地去查證一番。

目前文明的出現,在考古學上較難統一界定。

1958年,美國學者克拉克洪提出了文明起源的考古學三條标準,分别是城市、文字、複雜禮儀建築;

1968年,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系主任、世界考古學史會議主席格林·丹尼爾在其《最初的文明》一書中把判斷文明标準的基本要求定為:必須要有文字,必須要有複雜的禮儀建築,或容量為5000人以上的城市;

1977年,日本史學家貝 茂樹在《中國古代史學的發展》的補記中把青銅器、宮殿基址、文字作為文明的三個标準;

1983年,中國考古學家夏鼐在“中國文明的起源”演講中,提出國家、城市、文字、青銅作為文明起源的标準,并認為文字最為重要。

以上,不完全的一些。雖有分歧,譬如東西方對于青銅器的重要性表達有所不同認識,但有一點卻是堅定統一的,即文字的不可或缺。

而良渚文化截至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并沒有清晰的文字系統出現。

這是硬傷。

唉,剛開了頭,快0點了,民間閑扯式論證還未結束,暴走旅途不及開篇,就不得不先收篇了。

照例,待後補吧。

良渚的文明問題
良渚的文明問題
良渚的文明問題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