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孩子别甩鍋,别拿媽媽當令箭,家長應該這麼做

不要讓媽媽成為家中唯一的黑臉,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工具,應該是具體的規則,而不是,你再這樣,我就告訴你媽了這些話,大家好,我是二九育兒說,這期我要替廣大媽媽們打抱不平了,為什麼家人在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時候,總要用媽媽來震懾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給你媽打電話了,你再這樣,我就回家告訴你媽,你問問你媽讓不讓你幹這件事。

教育孩子别甩鍋,别拿媽媽當令箭,家長應該這麼做

比如那天,我去超市買東西,一個孩子,站在餅幹區域發脾氣,那模樣大概是想吃餅幹,但旁邊的老人,就是不給他買,于是,這個老人是這麼對孩子說的,你媽不讓你吃餅幹,我可不敢給你買,你要想吃就給你媽打電話,你媽同意了我就買。

教育孩子别甩鍋,别拿媽媽當令箭,家長應該這麼做

是以,媽媽在家中的形象就變成了大老虎,是啊,我之是以覺得媽媽的冤屈,是因為在讓孩子做某件事情時,不應該是因為某個人來決定的,而應該以統一制定的家庭規則來決定,如果以媽媽很厲害,很兇,跟大老虎似的,能把孩子震懾住,而其他家人不兇不厲害都是貓,鎮不住孩子,是以,媽媽這隻大老虎就成了家裡唯一一張守護規則的黑臉。

當然這裡有個隐蔽的原因,帶孩子的那個家人不願意或者不會處理孩子的哭鬧、發火,他就會把這個情緒轉移到了媽媽身上,然後說:你要發火,給你媽發去,我隻是執行你媽的指令而已,其實這是不對的。

首先,家裡的每一個人對孩子都負有教育責任,當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引導糾正的時候,當時帶孩子的那個人應該就事論事,而不應該推卸責任,不要讓孩子覺得吃餅幹,玩手機這些事情,在其他家人那裡是合理的,隻有在媽媽那裡是不被允許的,家人總是這樣甩鍋給媽媽,會出現什麼結果呢?

教育孩子别甩鍋,别拿媽媽當令箭,家長應該這麼做

第一,讓孩子學會投機取巧,如果想要買什麼東西,會避開媽媽,找那個容易妥協的家人,每個家人都喊着要給孩子立規矩,但是規矩立完之後呢,除了媽媽,别人都不遵守。

教育孩子别甩鍋,别拿媽媽當令箭,家長應該這麼做

第二,給媽媽帶來很大的壓力,我相信媽媽們回到家以後都不想聽家人告狀,去當那個審判員。

教育孩子别甩鍋,别拿媽媽當令箭,家長應該這麼做

是以,如果你在帶孩子,請用具體的規則來引導孩子,在用自己的态度來守護規則,然後你可以這麼說:咱家的零食規則是一次隻能買一包餅幹,你需要遵守這個規則,我不同意你現在的行為,請把第二包餅幹放下,文章最後,我想問各位家長是否也被當作過娃的工具人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