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微信“加塞”返鄉搶票之路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在SaaS工具的發展道路上,SaaS廠商可能需要面臨一個問題,即SaaS廠商自身可能不能決定客戶的實際工具使用場景,而這樣的現象,會導緻什麼樣的問題出現呢?本篇文章裡,作者結合網友春運搶票過程中發生的現象,對企業微信的發展進行了解讀,一起來看一下。
企業微信“加塞”返鄉搶票之路

“幫我助力一下,謝謝!”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運搶票大戰,隻不過今年尤為艱難。因為白晝發現,想要讓好友加速又多了一個步驟——先得加搶票平台客服的企業微信。

“以前直接發個小程式就行了,現在還得讓朋友加企業微信,太麻煩了。”白晝向「科技新知」吐槽道。

協同辦公軟體領域裡,企業微信、釘釘、飛書常被拿來一起做比較,而能夠打通人人離不開的微信、連接配接C端使用者,被業内公認為是企業微信的獨特優勢。線上私域成了餐飲、零售、酒店等行業進行精準營銷的主要陣地。

可當「科技新知」向企業微信内部員工求證此事,對方卻給了一個意料外的反應:“是嗎?有截圖嗎?我看看。”

這句話背後映射了每一個SaaS工具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作為工具提供方,SaaS廠商往往并不能決定、甚至是了解客戶對于工具的實際使用場景。

而這一點對于主打連接配接的企業微信來說略顯尴尬。随着客戶群體規模的逐漸龐大,企業微信對于自家産品的把控度似乎會越來越小。“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客戶會怎麼使用企業微信。”該員工補充說。

以連接配接為底色的B2C+B2B這條路,企業微信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可蓦然回首,當年立志要将生活與工作分開的企業微信,被遺留在了不知何處的角落。

一、想回家,先加下企業微信

一線網際網路公司的普通“搬磚人”白晝,因為疫情已經三年沒回家過年了。

“今年過年,無論如何也得回去。”白晝一邊想着,一邊打開了手機裡所有的買票APP,其中包括攜程、智行、12306、飛豬和同行。

為了能盡快地搶到高鐵票,他依次給好友轉發了小程式加速。

“為啥還得加企業微信才能給你助力?”遭到朋友吐槽後的白晝,趕緊打開了連結,發現還真是如此。

“現在想回個家也太難了。”白晝想起,上一次讓朋友幫忙隻是讓他點進小程式就完成了加速,而這一次還需要掃碼客服的二維碼添加企業微信。

據「科技新知」不完全統計,攜程、智行目前均需要掃碼加微信;飛豬還和之前一樣,隻需要點進小程式即可加速,而12306和同行則是沒有好友助力這個選項。

企業微信“加塞”返鄉搶票之路

出行APP+辦公OA協同軟體,看起來像是一個奇怪的搭配,但這也正是産業網際網路的神奇之處。

往年攜程、智行、飛豬這樣的出行平台,在搶票環節設定得像是拼多多“砍一刀”模式,為的是通過好友點進小程式跳轉到平台拉升日活量和注冊量,實作裂變增長。

如今,随着網際網路滲透率見頂,新使用者注冊人數逐漸達到飽和狀态,對于平台來說,或許盤活老使用者更切實際。

使用者營運中的促活,國内目前最流行的玩法就是私域。相比來說,公域更像是打江山,追求速度和規模;私域更像是坐江山,重精細管理要資料和營運。

私域為平台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甚至是免費觸達使用者的場域,通過持續營運達到品牌宣傳、産品營銷的目的。

在企業品牌私域的搭建營運中,SCRM逐漸成為通用标準的配套産品,目前SaaS市場中的SCRM産品并不少,比如六度人和、銷售易、塵鋒、奪冠、探馬、奧創等等。

同時,這些SCRM産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母體”一緻,即都依托于企業微信。

這些在企業微信上“長”出來的産品,不斷豐盈着企業微信在連接配接方面的羽翼,讓私域成為它的招牌。企業可以借助企業微信添加微信客戶,從微信管道吸納C端使用者,而企業微信便一舉成為搭載微信存量使用者的私域流量池。

“攜程内部是自研,對外采用的是企業微信。”一位接近企業微信的人士和「科技新知」解釋。

如若屬實,攜程看中的便是企業微信的對外連接配接力,日日與消費者打交道的攜程,選擇用這種方式來沉澱下老使用者。

二、甜蜜的毒藥?

自與微信打通後,企業微信就被賦予了連接配接的權利和能力。現在看來,這何嘗不是一種甜蜜的毒藥。

微信是靠日活、也就是靠C端使用者賺錢;對于企業微信來說,表面上是靠企業付費訂閱賺錢,但歸根到底也是靠C端使用者賺錢。因為目前其最大的賣點就是與微信互通,企業可以更好地搭建私域。

但也正是以,一個擺在企業微信,以及其他SaaS工具提供商面前的問題浮出水面:一款工具被推出後,一定是希望更多的人用,但當工具被推向市場的那一刻,也意味着自己對它的掌控度開始慢慢消失。

作為一款“連接配接器”,企業微信内部員工并不十厘清楚客戶具體是如何使用自家産品的。随着客戶群體越來越龐大、涉及場景越來越多,企業微信對産品的掌控度或許會越來越小。

然而,企業微信的市場口碑自然取決于客戶的使用情況。如果客戶真的能用企業微信更好地服務C端使用者,使用者滿意度提升了,客戶的複購率也跟着提升,皆大歡喜;但如果客戶使用不當,對使用者造成了困擾,最終背鍋的便是企業微信,甚至會殃及微信。

為了進一步調查搶票平台對于企業微信的使用情況和實際效果,「科技新知」進行了一波測試。在幫好友掃完企業微信二維碼并且添加成功後,攜程和智行的客服自動彈出了一大串消息。

文字内容的狂轟濫炸中,「科技新知」迅速找到了“亮點”——“三日内删除企微好友後助力無效!”“親求求你别删我,删我會助力失效~”。

這從側面反映出一個現狀:很多人幫好友完成加速,就立馬把平台客服的企業微信一删了之,這種私域營運的效果能有多少尚未可知。又或者說,這種形式是否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服務内容?這個問題也需要打個問号。

一個死循環就此誕生:企業微信把自己交給平台,客戶付費,平台希望用企業微信搭建私域、做好營銷,如果效果好就繼續付費。可現實情況是,使用者并不買單,平台私域營銷效果不好,可能不會繼續付費給企業微信。

更嚴重的是,企業微信與微信互通的情況下,當使用者的微信聊天框、朋友圈被越來越多的商家廣告充斥之後,一直在敗好感度的企業微信和微信,會不會産生使用者流失?

那麼,被使用者所抛棄的微信和企業微信,在營銷方面還有多大商業價值?又有多少客戶會繼續買單?

畢竟營銷隻是公司業務中的一個環節,并不能代表全部,一款SaaS産品最終能不能被接受,還是要看産品成熟度和穩定性。

三、“連接配接”到底,初心何在?

雖然仍未跑出一條盈利之路,但從目前的動作來看,企業微信是準備把“連接配接”進行到底了。

私域一直是企業微信差異化于釘釘、飛書等其他OA協同軟體的最大特點,顯然想要把這一點無限放大。在今年釋出的4.0版本中,企業微信尤為重視連接配接。

騰訊微信事業群副總裁黃鐵鳴表示,4.0之後通過連接配接上下遊,企業微信在三強融合與内外鍊路互通之下,已經加速了在企業内部、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連接配接步伐,尋找B2C+B2B的全新連接配接之路,重新建構企業間協同生态。

現在B2C這條路,企業微信算是玩明白了。新版本中,企業微信與微信的互通能力更新,全面打通與視訊号的連接配接;并推出微信客服能力,以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深化與微信生态内各子產品之間的協同。

企業微信與視訊号全面連接配接,不僅進一步加強了前者的連接配接能力,更重要的是也反哺了視訊号的連接配接消費者能力和變現能力。

馬化騰把視訊号看作是騰訊“唯一的希望”不無道理。畢竟,視訊号目前是最有增長前景的業務。根據Quest Mobile釋出的《2022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半年大報告》,截至2022年6月,視訊号MAU規模達到了8.13億,抖音6.8億,快手3.9億,視訊号成功領跑整個短視訊賽道。

企業微信“加塞”返鄉搶票之路

是以與視訊号全面打通,更多是企業微信為其做嫁衣,不過新推出的微信客服能力,則是實打實地加強了企業微信的私域能力。

除了會員小程式接入企業微信之外,還有很多種私域玩法。比如以社交雲店為載體,企業能通過讓使用者添加指定的企業微信,連接配接到就近的終端門店;通過一物一碼技術,使用者掃碼直接跳轉企微活碼添加導購。

但就如上文所說,如果企業微信隻靠私域為賣點,那麼想象空間并不大。除了連接配接C端,SaaS産品還需要連接配接B端。

在新版本中,企業微信打通了騰訊文檔、騰訊會議,聯合推出全新效率協作功能,号稱實作騰訊産業網際網路效率工具一體化。

不論結局怎樣,企業微信似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路,那就是把“連接配接”進行到底。可蓦然回首,最初的美好願景卻被留在了燈火闌珊處。

2016年4月,喊出“讓工作與生活分開”口号的企業微信1.0版本,正式上線。當時主要圍繞IM做了一系列功能,比如支援打通騰訊企業郵箱與微信企業号使用者,并一鍵同步通訊錄;內建電話、郵件、語音等多種通信方式;回執、提醒、收藏、手機公告、考勤、請假、報帳等簡單的企業日常管理功能。

七年後的今天,企業微信走出了企業内部的同時,也與自己的初心愈走愈遠。或許這就是成長,雖然變得更加強大,但早已忘記了最初的夢想。

參考資料:

  1. 《夾縫中的企業微信》,光子星球
  2. 《2022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半年大報告》,Quest Mobile
  3. 《企業微信:不斷進化的“連接配接思維” | 光華案例》,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作者:苌樂;編輯:伊頁

來源公衆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洞察技術變化背後的産業變遷。

本文由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合作媒體 @科技新知 授權釋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