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作者:冷炮曆史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在大航海時代早期,吸引葡萄牙探險家南下的主要誘因并非香料,而是産自撒哈拉以南地區的西非黃金。其中,又以馬裡帝國治下的産量最為豐厚,引得無數外商趨之若鹜。然而,這個古老的非洲國度卻天然對海上來客秉持抵制态度。于是在幾次波瀾不驚的小規模沖突後,漸漸為外部世界所放棄,最終淪為國際地緣政治變遷中的悲催棋子。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14世紀中期 處于鼎盛階段的馬裡帝國版圖

事實上,中世紀時期的馬裡帝國曾富甲四方,甚至稱得上是推動歐洲人進行大航海探索的重要誘因。例如1312年登基的曼薩穆薩,就依靠數代先祖積累的家業震驚世界,甚至被許多後世學者吹捧為“曆史上最富有的人”。他在1324年啟程前往麥加朝聖,全程跨越2700英裡的沙漠化地域,手下坐擁60000名下屬、大量騾馬以及至少80頭駱駝。而且每人都随身攜帶4磅黃金,另有50-300磅金粉存放在每頭駱駝背上。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馬裡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 曼薩穆薩

正因如此,穆薩得以在沿途彰顯馬裡帝國的輝煌财富。在途徑埃及的多個城鎮時,都毫不吝啬的向當地貧民施舍财務,并用極高價格收納各類說不清道不明的所謂紀念品。直至目的地麥加都毫無收斂之心,甚至給本就相對富庶的埃及帶去惡心通貨膨脹。最後還因資金枯竭,造成大批追随者死于漫漫歸程。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穆薩的朝聖之旅 讓他在加泰羅尼亞地圖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穆薩的光輝事迹已足夠将帝國威名遠播到整個地中海世界。因而在傳回都城廷巴克圖後,等到不少自海對岸慕名而來的商賈。其中不乏掌握先進制圖技術的威尼斯與熱那亞人,開始将這片被沙漠隔絕的寶地繪制出來。國王本人更是被用于充當辨別符号,在著名的加泰羅尼亞古地圖上扮演着财富燈塔角色。至此,有關西非黃金的傳聞開始在歐洲各地流傳開來,并在下個世紀促成亨利王子的葡萄牙海上探索曆程。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直到今日 加納等西非國家還是重要的黃金産區

當然,更多前往馬裡帝國的商團,依舊是來自馬格裡布、埃及或安達盧西亞的穆斯林群體。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會選走走古羅馬時期留下的經典線路,由中間商控制的綠洲前行。另有少數人願意嘗試海路,由休達、丹吉爾一類的港口順流南下,再由塞内加爾河或甘比亞河等水系轉進内陸。每當産量有限的黃金不再能滿足交易需求,便會将大量奴隸充當平衡抵扣。因而遠在歐洲人踏足撒哈拉以南地區前,黑奴貿易就已經在彼此間方興未艾。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馬裡帝國的絕大部分奴隸貿易 都以北非穆斯林為主要交易對象

到了15世紀中期,亨利王子的部下們開始沿非洲海岸挺進。他們很快就穿過今日的茅利塔尼亞,觸及到幾内亞灣北部,并由拉各斯轉向東方。由于以探查水文條件為主,故而并沒有選擇在第一時間摸索内陸。奈何有限的廉價商品,無法将更多西非金從加納裝船出海,便半推半就的轉向奴隸掠奪行業。特别是距離佛得角更近的塞内加爾地區,已經是一個人口相當稠密的半獨立區域。他們雖在名義上還願意屈從馬裡帝國,實則擁有非常寬泛的自治權。倘若被第三方勢力捕捉出售,那麼必然會在至高宗主的礦洞中渡過凄慘餘生。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位于塞内加爾與甘比亞之間的 薩魯姆河

公元1446年,一艘由費爾南德斯指揮的卡拉維爾快速帆船,在從馬德拉斯群島去往拉各斯的途中造訪達喀爾。雖然沒能安裝太多武器,卻并不妨礙他們用其參與各類小規模械鬥。其中就包括6艘體量相仿的穆斯林海盜船,以及2名被摩爾人關押的本地黑奴。這個發現立即讓勝利者意識到,臨近區域還有大量部落群體,應該是非常不錯的抓捕對象。于是果斷暫停既定行程,繼續向南摸索至薩魯姆河口,準備到上遊位置尋覓土著據點。為此,船長本人還特意率22名部下,悄悄劃着2艘小艇奮力前行。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善于駕船的西非沿海部落武士

然而,這支人生地不熟的獵奴隊伍,很快就遭當地土著的迎頭痛擊。這主要是因為在他們抵達之前,北非的穆斯林的同行已大量開展相關業務。反過來也讓原住民有了很強防範意識,甚至量身定制出專門的應對戰術。他們以6-7名壯漢為一組,搭乘更為小巧靈活的皮劃艇行動。其中一些堵在必經航道上,讓同伴迂回到下遊處進行包夾。哪怕射出的箭矢看似相當原始,卻都會在箭頭處抹上塗藥,給缺乏認知的對手造成極大傷害。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15世紀 伊比利亞半島的闆甲騎士裝束

相比之下,葡萄牙人無疑更加被動。他們的本意是抓捕一些落單黑奴,根本沒料到會在半路上遭遇截擊。是以除手裡的冷兵器外,連可供反擊的弩都沒有攜帶,隻能憑闆甲帶來的防護優勢展開近距離肉搏。但每次打退眼前土著,又會有另外一批人上來接替,始終確定遠處的弓箭手不會被貼身針對。更加要命的是,毒箭的藥性隻需擦破皮膚即可産生效果,迫使費爾南德斯下令迅速朝海邊撤退。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西非地區的箭矢雖普遍較輕 卻往往有淬毒習慣

最後,隻有1艘葡萄牙槳劃艇成功回到卡拉維爾帆船的錨地,而另一艘則被永遠的抛在後頭。上面的乘員不是因毒發身亡,就是被趕上來的土著武士砍殺。甚至有傷員因稍後的感染而斃命,不得不被同伴抛入茫茫大海。但幸存者還是将當地盛産健壯黑奴的消息帶回裡斯本,進而為後來的更大規模行動埋下伏筆。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流域面積較為廣闊的甘比亞河

整整9年後,另一艘由迪亞斯指揮的卡拉維爾帆船從拉各斯啟程,途徑更為靠南的甘比亞河口。他們同樣希望在離開這片海岸前,能夠抓捕些黑奴捎回島嶼種植園出售。但與北面的塞内加爾地區不同,這裡大體上還屬于馬裡帝國的直轄範圍,河道寬度及流量也龐大不少。因而等其他2艘船先後抵達,才敢抱團朝上遊位置進發。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進入内河水域的卡拉維爾帆船

不久,隸屬于馬裡帝國的沿海部落便傾巢而出,用15艘大型皮劃艇載着150名士兵趕來攔截。除配備毒箭的弓手外,還不乏手持長矛+盾牌的近戰武士。但彼時的葡萄牙人也比前輩們準備更加充分,普遍願意為裝備火炮而犧牲掉部分運力。至于暫且無解的毒液難題,則主要由新加裝的盾牌或木闆負責。普通水兵雖不至于全面換裝火繩槍,卻有強勁的弩供單兵防護使用。此消彼長之下,就讓對方的政策看着不再十分有效。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相比普通部落 馬裡帝國能建造更大規模的船隻

于是,一場徹頭徹尾的不對稱交戰,便在甘比亞河上如期展開。馬裡人充分發揮出地形優勢,借助小艇的靈活性對單艘卡拉維爾帆船實施包圍。奈何曾經的大殺器毒箭,根本不能洞穿盾牌或強化木闆。另有可向兩側發射的火炮與鋼弩,讓手持冷兵的勇士也很難從容跳幫。等到另外2艘葡萄牙船隻步步逼近,便非常識趣的脫離接觸,加速朝河道上遊的深處奔逃。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抵達西非海岸的葡萄牙船隊

此後,抵達塞内加爾或甘比亞的歐洲船隻日漸越多,直接對西非沿海形成嚴重壓制。受其影響,馬裡人雖很不情願看到此類現象發生,也不得不開始接納對方使節造訪本國腹地。可惜,由于盛産食鹽的北方邊界遭桑海帝國侵奪,整體實力已大不如前。甚至還要面臨摩洛哥王國或圖阿雷格沙漠部族的輪番侵襲。

緻命毒箭:馬裡帝國與葡萄牙探險家的西非水戰

16世紀 歐洲人繪制的西非金礦地圖

最終,葡萄牙人也敏銳察覺到,黃金收成可從南方的加納地區獲得,奴隸收益則完全能依賴塞内加爾或甘比亞的本地酋長。根本沒必要對龜縮到内陸馬裡人太過用心。因而數次拒絕對方的武器供應請求,隻滿足于不定期的廉價商品傾銷。任由這個往日的西非第一帝國在絕望中飄搖,直至遭北非的穆斯林征服者給徹底降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