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具有百年發展曆史,追溯100多年前的京張鐵路就是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施工修建的,它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在清朝晚期政府在日薄西山的情況下,還能修建這一條鐵路,在當時來說,無疑是件好事。凡是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這一曆史事件,它會不斷激勵後人。新中國成立後一代又一代鐵路人,奮戰在鐵路的建設中,如今正在實作“八縱八橫”的現代化鐵路發展目标。
圖檔來至網絡
北京的宇宙中心五道口,就是老京張鐵路。五道口為什麼被稱作宇宙中心呢?因為是城市地鐵的13号線,在捷運的旁邊就是原來的京張鐵路。它是1909年修建的,全長201.2公裡,現在成為了老京張鐵路的遺址公園。
在國小課本裡,曾有一篇文章叫《詹天佑》,50——60年代出生的人都學過,知道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就是京張鐵路。它是由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設計并負責修建的,同時,在修建中他創造性地采用了人字形鐵路,也就是說運作中兩邊都有車頭,前邊拉,後邊推,到了拐彎的地方,就反過來。京張鐵路它連接配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1905年9月開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
京張鐵路是袁世凱在清政府不顧英國、俄國等殖民主義者的阻撓,委派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修建的,是中國近代史中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自主設計、自己建設的。當時的張家口是通往内蒙古的交通要沖,是商貿往來的心經之地,也是兵家必争重地,修建這條鐵路無疑是一條利國利民的富裕路,具有經濟利益更有戰略意義。
圖檔來至網絡
五道口而其前後各有“四道口”、“雙清路道口”。當時, 并沒有修建立體道口,所有列車通過時需要圍欄擋住過往車輛行人通行,随着該地區交通量不斷增大,經常造成交通堵塞。老北京人都知道,當年走到這個地方隻聽“行人車輛請注意,火車就要來了”的交通提醒經常響起。2009年是京張鐵路一百年紀念,現代京張鐵路沿線圍繞旅遊主題開發,京張鐵路已經是國家文物保護機關。在京張鐵路遺址仍然可以看到,一條破舊的鐵路,陳舊不堪的線路,述說着京張鐵路的百年曆史和滄桑。說到晚清政府,一直以來,人們習慣印象和看法,晚清隻是一個腐敗無能賣國求榮的政府,好像是一無是處,但修建京張鐵路卻是個例外。在當時條件下,國力落後,生産力落後,隻靠人的力量,在崇峻嶺之間挖隧道、架橋梁修建這條鐵路,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啊!
為了紀念這位鐵路先驅,1987年11月6日,青龍橋站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位于京包鐵路八達嶺段最高點處的詹天佑紀念館建成并正式開館。紀念館設瞻仰廳、序幕廳和陳列廳,瞻仰廳正面為詹天佑全身大幅照片,并在上首懸挂周恩來題字:“中國人的光榮”。
在2016年11月1日,清華園車站關閉,五道口鐵路開始拆除,“火車就要來了”的提醒成為絕唱。從這一天起,新的京張鐵路開始修建。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速鐵路正式開通營運。
圖檔來至網絡
如今鐵路大動脈在不斷延伸,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2016-2030年),預計到2020年,全國高速鐵路将由2015年底的1.9萬公裡增加到3萬公裡。亞洲最大鐵路客運樞紐——北京豐台站也正式啟用。時速350公裡動車,越來越多,鐵路國際聯運,越來越廣泛,鐵路将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更加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