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作者:貓盟CFCA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大家好,我是來自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的Borzée Amaël(包·阿邁爾),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各種兩栖動物,尤其是無尾目——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各種蟾蜍和蛙類。

過去,我的研究項目主要圍繞水原雨蛙(Dryophytes suweonensis)進行,這是一種生活在南韓的雨蛙,跟它的親戚們一樣,有着漂亮的綠色皮膚和小巧的身材。然而這種蛙的數量正大幅減少,根據IUCN(2014)的評估,大約隻有5、600隻,處于瀕危(EN)狀态。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水原雨蛙(Dryophytes suweonensis)分布圖 圖檔來源:IUCN

後來我來到中國,這裡有我非常感興趣的另一種雨蛙——無斑雨蛙(Dryophytes immaculatus)。

原本它也是一種在華東地區非常廣布的雨蛙,IUCN給它的評級是LC,但事實上,目前它的數量也許早已經驟降到幾百隻左右的極度瀕危級别。

是以,在此我想向各位讀者發出真誠的求助,假如你在所居住的地方發現了無斑雨蛙或疑似無斑雨蛙的活動,請将線索告訴我,因為它們很可能就是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無斑雨蛙(Dryophytes immaculatus)©王英勇 圖檔來源:amphibiachina.org

無斑雨蛙的外貌特征:

1. 它是種綠色的蛙,背部沒有斑點或條紋(冬眠期間除外),這也是它們被叫“無斑”的原因。

2. 眼睛和鼻孔之間有一條非常細窄的條紋。相比之下部分地區與其同域分布的中國雨蛙(Hyla chinensis)眼睛和鼻孔間則是寬而棕色的條紋。

3. 顯著的側線将綠色背部和白色腹部分隔開來,通常沒有黃色。長相相似的中國雨蛙側線含有棕色斑點和大量黃色區域。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中國雨蛙(Hyla chinensis)眼睛和鼻孔間則是寬而棕色的條紋 © 王雲剛 圖檔來源:amphibiachina.org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這張圖對辨認無斑雨蛙很有幫助 © 大鵝

倘若你發現身邊有符合這些特征的蛙,請告訴我相關的地理資訊。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無斑雨蛙的内容,請繼續往下看。

中國現有8種雨蛙。

雨蛙的祖先們在數百萬年前從北美穿過白令海峽來到東北亞,并在該地區建立了種群,随後又分化成了若幹種雨蛙。

其中,僅有三個物種生活在華東的黃海沖積平原的低海拔濕地中,這些特殊的生境條件讓它們得以在此生活了數百萬年。

然而現在,由于人類基礎設施建設對自然界的破壞,尤其是對濕地的侵占,直接導緻了絕大多數雨蛙的消失。

在中國,無斑雨蛙(Dryophytes immaculatus或Hyla immaculata)就是面臨這個危機的代表物種。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江蘇泰州的一隻雄性無斑雨蛙(Dryophytes immaculatus) © Borzée Amaël

實際上,所有的問題都始于8000多年前,那時人類剛開始改造景觀,尤其是将濕地用于種植水稻,彼時的改造還造成不了太大的影響。

隻是随着大部分雨蛙生活的地區被改造成稻田後,在自然景觀中再也沒有無斑雨蛙種群的确切記錄,它們便成了一種稻田裡的蛙。

水稻種植需要有規律的灌溉周期來幫助水稻生長,而每年休耕期形成的幹旱還會消除一些肉食性的水生動物,無斑雨蛙喜歡在海拔200-1200m的山區稻田及農作物稈上、田埂邊、灌木枝葉上活動,捕食多種昆蟲、蟻類等小動物,是以水稻的存在并未對雨蛙種群數量本身造成太大影響。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無斑雨蛙通常會出現在稻田裡的農作物杆上 圖檔來源:微網誌:@石柒nature © Borzée Amaël

不過傳統的水稻農業其實也并沒有那麼糟糕,因為物種都有相當的适應能力,即使失去了部分自然栖息地,無斑雨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适應人類活動導緻的景觀變化。

真正對無斑雨蛙種群産生負面影響的是城市發展、農業現代化以及化學品的使用。

首先,城市化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擴增不斷縮小了無斑雨蛙可利用的栖息地面積,城市擴張侵占了原有的濕地和農田,這是很多濕地物種都面臨的共同威脅。

其次,混凝土對地表的覆寫和其他不滲透水道的建設導緻了其栖息地的退化,比如河道硬化、道路硬化等等。不同于其他能夠遷徙到森林中的雨蛙,無斑雨蛙在繁殖栖息地(即稻田)附近冬眠,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也将導緻它們失去越冬栖息地。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上海城市用地變化——城市範圍不斷擴大,鄉村與農田逐漸被鋼筋水泥代替 圖檔來源:網絡

此外,農業生産方式的變更也影響了無斑雨蛙的生存,比如殺蟲劑和化肥的使用,農業機械化導緻每個水稻種植季和收獲季期間許多雨蛙個體的死亡。

最後,經濟形勢的變化也對該物種産生了負面影響。當其他作物或第三産業活動可以提供更高的收益時,種植水稻帶來的利益對農民來說不再那麼可觀。

其他可能對危害到無斑雨蛙的還有人類的飲食偏好。幾十年前,大多數人一日三餐都食用大米,但現在卻不一樣了,面食也同樣變得受歡迎,這使得人們大量種植大麥、小麥以及其他一些旱地作物,甚至将稻田改造成為其它非糧食的經濟作物。

适合無斑雨蛙居住的地方越來越少,它們的種群危機也愈發凸顯。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殺蟲劑和化肥的使用,污染土壤和水源,也造成一些動物死亡 圖檔來源:網絡

當然,如同前面提到的物種适應性所言,單個的問題本身都不會對無斑雨蛙造成緻命威脅,但在農田栖息地喪失、化學品使用的壓力、人為活動幹擾和自然栖息地缺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無斑雨蛙的種群正在大範圍消失。

例如,位于上海的無斑雨蛙模式産地現在已經變為一個工業園區,江蘇省的無斑雨蛙種群也瀕臨消失,這些地方相對比較發達,人類活動和開發也更多。

2017年,我來到了江蘇省進行無斑雨蛙的調查研究。在南京,我在每年5-6月份的無斑雨蛙繁殖季(2020年除外)沿長江流域進行定期調查。

作為一名研究者,對我來說在野外分辨出無斑雨蛙并不難,因為它有着短促的、中性的類似gaaaa的獨特叫聲,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而且跟音調更高的中國雨蛙很不一樣。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一隻無斑雨蛙趴在葉子上 ©Kevin Messenger 圖檔來源:frog.castp

無斑雨蛙的叫聲 音頻來源:frog.castp

不過具體到尋找無斑雨蛙的種群,我使用的方法很簡單卻非常耗時。首先,我會使用景觀模型以及地圖來尋找該物種潛在的适宜栖息地,衛星圖像上通常會顯示出大面積的綠色或棕色區域,這些區域由一些非拉長形的棋盤狀的方格組成(小麥田和大麥田通常有不同的形狀)。

其次,确定這些區域後,我會在日落到淩晨3點之間開車到達目的地,調查是否有雄性雨蛙在鳴叫。這意味着我隻能在每年5月和6月的繁殖季進行調查,這個時候是雄性無斑雨蛙求偶的高峰期。

我每晚可以調查10-30個地點,這取決于各個地點之間的距離。有的時候雨蛙鳴叫時間可能會早一點或晚一點,但我們沒有足夠的資訊來确定具體的時刻,是以不能太過自信而認為它們不存在,導緻錯過任何一個樣本群體。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圖為中國雨蛙鳴叫,聲囊膨脹 © 王健 圖檔來源:amphibiachina.org

最後是如何确認無斑雨蛙的存在。其實要證明無斑雨蛙的存在很容易,但要證明它不存在則要困難得多。

根據它的姊妹物種水原雨蛙(D. suweonensis)的行為學,我計算出了無斑雨蛙被檢測到的機率——如果我在一個地點停留7分鐘,并且這個地點内不止一隻雄蛙鳴叫的話,那麼在這裡确認找到無斑雨蛙的機率将高于90%。

雖然機率不可能萬無一失,但如果一隻鳴叫的無斑雨蛙雄性個體都沒有,那麼該物種很可能已經在這個地區功能性滅絕。

經過4年近200個夜晚的野外調查,我和同伴們的足迹覆寫了許多地點和地區,并且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比如描述了樹蛙科的新物種——長興原指樹蛙(Kurixalus inexpectatus)。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長興原指樹蛙(Kurixalus inexpectatus) 圖檔來源:微網誌:@阿邁爾的生物多樣實驗室

但遺憾的是,很少有無斑雨蛙的記錄。

目前我一共發現了4個獨立的無斑雨蛙種群,總計約有100隻雄性個體。這些種群大多在安徽省,僅有少量分布在江蘇省的一些地點,其中兩個種群的規模小得令人難以置信,說明無斑雨蛙很可能已經在這些地點功能性滅絕。

即使仍有一些還在大聲鳴叫求偶的雄性存活下來,且找到了配偶成功繁殖,因為沒有足夠的栖息地留給下一代,像這樣的種群也終将滅絕。

那麼現在哪裡還可能有無斑雨蛙呢?

無斑雨蛙原本遍布整個長江中下遊流域,從安徽省一直到湖南省,在北京西部也有一個獨立的種群。然而現在北京是不太可能了,我在北京的調查沒有搜尋到任何一隻個體,且當時記錄來源的地區如今已經被開發,是以那邊應該沒有無斑雨蛙了。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無斑雨蛙,攝于中國湖北 © 丁利 圖檔來源:amphibiachina.org

江蘇、浙江等華東地區也許還有一些零星的無斑雨蛙種群,這些地方原本是它們的大學營。湖南地區盡管海拔略高于已知分布區,但因景觀類型符合該物種的要求,而且相比于江蘇省,湖南的發展程度相對較低一些,是以更有可能為一些現存種群提供适宜環境。

此外在别的省份也有一些之前的記錄,然而那些地點通常不符合無斑雨蛙的生境要求,而且大多數都是鑒定出現了錯誤,例如一隻來自南方的個體根據其形态被鑒定為無斑雨蛙,可後來的基因測序則指出了錯誤——它甚至與無斑雨蛙都不是同一個屬!

好消息是,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理論上,我們還有很多可供無斑雨蛙生存的環境,還可以進行數十年的調查,并且雨蛙的生命力也很強大。

但是中國也是一個在持續建設和發展的國家,每一年的土地利用改變都會減少發現它們健康種群的機會,是以尋找無斑雨蛙的步履絕不能夠在此停歇。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無斑雨蛙(Dryophytes immaculatus)的祖先分布和目前已知種群分布 制圖:Borzée Amaël

問題來了,我們能為無斑雨蛙做些什麼?

坦言說,作為個人,我們能做的非常有限。無斑雨蛙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栖息地喪失,即稻田種植面積的減少。是以,能給予無斑雨蛙最多也最直接幫助的基本上是農民。

作為一種已經高度适應了稻田的蛙,可供無斑雨蛙使用的自然栖息地所剩不多,而農民所種植的稻田則提供了該物種所需的繁殖和越冬栖息地——沒有洪泛的破壞,隻有稻田的灌溉,這使得無斑雨蛙已經适應了在水稻種植期間繁殖——如果沒有農民和他們的稻田,該物種将在幾年内滅絕!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千島湖的水稻田間,人們正在收獲 圖檔來源:TNC

從更高的層面上講,對無斑雨蛙的間接幫助則是支援農民在沒有過多混凝土硬化溝渠、道路、化肥和殺蟲劑的地區實行綠色或有機農業。

建立一個保護區有助于保護該物種,但首先必須重建自然水生生物群落,由于目前的自然景觀與人類基礎設施幾乎緊密相連,這将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此外還可選擇将水稻種植區指定為不允許進一步發展的土地,并向農民提供補貼,盡可能保持傳統的水稻農業種植方法。

另外,無斑雨蛙需要廣闊的開放景觀,僅有幾片稻田是完全不夠的,這意味着保護它們和它們賴以生存的栖息地是一項非常昂貴的任務。是以,有效的保護行動必須有來自地方或中央政府的支援和幫助。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健康的自然栖息地,無污染的水稻田,是無斑雨蛙賴以生存的家園 圖檔來源:TNC

最後,至于作為研究者的我,我所要做的就是繼續調查,在中國各地尋找無斑雨蛙。如果你已經發現了它們,請随時将圖檔和其它相關資訊發送給我。

再重複一次無斑雨蛙的特征:它們通常生活在稻田裡,盡管沒有那麼容易識别,但主要的形态特征包括綠色的沒有斑點的背部、眼睛和鼻孔之間的細窄黑條和劃分背面和腹面的顯著側線,以及富有特色的鳴叫聲。

要是你看到了它們,請聯系我,非常感謝(點選“閱讀原文”可進入Borzée Amaël的研究組首頁)。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如果你居住在無斑雨蛙的分布區,說不定它們就藏在附近的稻田裡 © 王英勇 圖檔來源:amphibiachina.org

最後的最後,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它們?對一個物種來說,缺少公衆的關注想要保護成功,幾乎是天方夜譚,是以我們都應該時刻保持對無斑雨蛙的關注。

然後假如你的家鄉是長江中下遊水稻種植區的話……多吃米飯吧!我想這會有所幫助。

緻謝:本文作者Amaël,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文中一些想法來自栎果和Yi Yoonjung。由萬樂,仇志欣以及王臻祺翻譯和校對。

- END -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同探索中國荒野

----關于蛙,你還可以讀----

用膠水将自己和配偶粘在一起,這種蛙交配也太拼了!

這隻蛙被抓住後,竟然用雙手捂住了眼睛!

雲貓 | 雲豹 | 老虎 | 華南虎 | 華北豹 | 豹貓 | 寵物豹貓 | 荒漠貓 | 猞猁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華北豹 | 四川金錢豹 | 荒野 | 西雙版納 | 山西馬坊 | 新龍 | 貓盟 | 長耳鸮 |黃鼠狼| 野豬 | 豹吃牛 | 帶豹回家 | 豹吃人嗎 | 喬治·夏勒 | 個體識别 | 尋豹啟事 | 貓盟周邊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尋找中國最後的無斑雨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