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作者:商用車天下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

智能網聯汽車成為汽車産業創新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中車電動将

“智慧的車”“聰明的路”“全能的雲”

三者緊密結合

将智能網聯汽車的應用場景

從美好的憧憬變為鮮活的現實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2018年底開始,長沙湘江新區智慧公交示範線的開放道路上,中車電動12米自動駕駛公交已測試營運至今;作為中國中車打造“膠輪上的高鐵”新名片的新成果,無人駕駛微循環巴士小V,已經在成都、重慶、宜賓、上海等地營運。

通過“雲腦”和算法等大量運用,智能網聯汽車變得越來越“通人性”。什麼時候過紅綠燈?什麼位置可以停車?對于智能網聯汽車來說,這些都是需要不斷去“學習”的行為規範。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坐上長度5.3米的中車電動無人駕駛微循環巴士小V,行駛在長沙湘江新區智慧公交示範線上。車輛配備雷射雷達、超音波雷達等衆多裝置,可通過感覺融合、資料融合和定位,進行決策控制,自動轉向、變道等高度自動駕駛行為,實作便捷接駁、精準停靠。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是以,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這台微循環巴士自動調節着轉向角度,識别周邊情況,在道路上正常開行。

小V是中車電動最新款能實作L4級無人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能夠在相對固定的行車區域内,完成進階别自動駕駛,滿足工業園、公園景區、學校、機場等各園區場景的營運需求,全程無需任何手動操作。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通過十字路口時,車速相較道路其他車輛明顯慢一些。“有很多乘客反應了這個問題。”中車電動技術專家介紹,降速是為了保證公共道路行車的安全。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事實上,感覺識别目前仍是智能網聯汽車急需解決的瓶頸問題。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會遇到各種複雜路況,智能駕駛系統能否像人類一樣作出有效判斷,要過的第一關就是識别。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比如,跟在灑水車後面開行,智能網聯汽車還不能準确判斷,灑水車噴出的水霧是軟性物體還是硬性物體,是否可以穿過。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為了解決這些識别難題,測試營運的5年多來,中車電動技術團隊一直在探索各種行車場景,然後将識别、判斷和決策的方法,通過軟體和算法,形成新的行為規範,“植入”智能網聯汽車的大腦,持續更新和“馴化”車輛,能夠更加接近人類駕駛行為。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最開始,中車電動的智能駕駛新能源公共汽車,在通過紅綠燈時,無論旁邊有無行人和車輛,都會猛踩刹車,乘坐感受不好。“那時候車輛側邊沒有感測能力,後方感測能力也隻有20米至30米遠。”專家介紹,這些年通過軟硬體以及算法能力的提升,目前線上營運的智能駕駛公共汽車,左右兩邊可感範圍達到40米,後方可感範圍達到50米至80米,可感覺能力也從原來的數字資訊提升到了圖像資訊。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再比如,進站停車。如果站台被社會車輛擠占,導緻車輛無法行駛至規定位置,“死腦筋”的智能網聯汽車就會“拒絕”開門上下客。通過這些年的不斷“馴化”,現在,它已經學會了靈活處置,會在社會車輛前後選擇合适位置停車、上下客。

當你在路上看到它,請不要驚訝丨新質生産力

作為全國最早上線打造了車路雲一體化管理平台的企業,中車電動智能網聯公交開放道路測試牌照數量行業領先。截至目前,中車電動已有63000多輛新能源車輛在世界各地運作,其中,無人駕駛累計裡程超20萬公裡,每天都在産生大量的智能感覺資訊資料。整體資料量已經到了2PB,相當于839萬台手機的存儲能力。

接下來,中車電動技術團隊将繼續通過資料和算法,讓智能網聯汽車完成更多行為規範,賦能更多城市公交智能化服務更新。

稿件素材:高曉燕 王丹

編輯:田健潇

校對:歐陽鵬飛 唐蓉

稽核:謝燕兵

(本文由企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