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就當我是護航好了!逆時代而走的“上司者”克裡斯·保羅

作者:安菲爾德之夜

成就傳奇需要的不隻是個人的卓越,還有時間考驗,要怎麼定義一個偉大的球員?在體育的世界或許是個人的成績紀錄,或許是率領團隊持續取得名為勝利或是冠軍的榮耀,在體育的世界中成王敗寇好像就是如此,但對我來說卻也不完全是。

就當我是護航好了!逆時代而走的“上司者”克裡斯·保羅

在科學化的時代說出資料、舉證然後分析出一個球員的好壞我完全同意,但是加入時間這個因素那有太多太多可以讨論的空間了。比賽節奏、球員體格、防守尺度、戰術設計都會影響着一個球員,而如果一個球員能跨越世代持續保持着競争力,那他要怎麼定義?

好隊友的定義?

克裡斯·保羅(CP3)和庫裡誰是好隊友?“好隊友”應該如何定義?

讓你在場上有好表現拿到大合約?還是在場外可以扶持你走過低潮讓你帶着更好的心态拼搏?如果是後者那我想蘭德裡·菲爾茲應該是好隊友,他借他家的沙發給林書豪睡,我甚至可以說沒有那張沙發根本不會有“林瘋狂”吧?

就當我是護航好了!逆時代而走的“上司者”克裡斯·保羅

然而,讨論一個球員的偉大必定會讨論到他的帶隊能力。一定有很多隊友是功能型的綠葉,但我想說的是綠葉等級也會有所不同。

泰森·錢德勒,年度最佳防守球員,三次年度防守隊伍,真要說他在克裡斯·保羅旁邊是功能型球員我也認可,說他不可取代性低,我就覺得誇張了。尼克斯在泰森·錢德勒來之前是一個讓場均對手得分105.7外加DRTG 110.1的球隊,全聯盟排名22,他們那時候根本沒有一個穩定的首發中鋒,而當泰森·錢德勒來到之後尼克斯的DRTG壓到101.5,排全聯盟第5,對手得分僅有94.7分,全聯盟當時有幾個中鋒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當然也可以歸功當時教練換成重視防守的邁克·伍德森,但不能否認泰森·錢德勒對尼克斯的重要性。

另外P·J·塔克的重要性。可以讓兩隊球迷來思考就好,一個是雄鹿,一個是太陽。在缺少克裡斯·米德爾頓助陣的情況下,單單要靠字母哥打出突破口,全隊的三分有誰稱得上穩?不說三分,當看到一群矮一截搖擺人在守塔圖姆的時候、當隊形隻能擺出鮑比·波蒂斯、布魯克·洛佩斯三塔陣的時候,防守的經驗、足夠身體的對抗性全聯盟有幾個球員同時具備?

當太陽對上獨行俠,看到米卡爾·布裡奇斯被盧卡·東契奇用體型給輾過去的時候,對位盧卡·東契奇的人換成P·J·塔克會不會就不一樣了?是功能型角色不代表他們可以被任意取代,換成同功能的球員不代表球隊就會走向一樣的結局。

何謂冠軍等級的球星?

延續功能型隊友的話題,來到第二個疑問“何謂冠軍等級的球星?”

标準是入選明星賽?沖擊季後賽的次數?

缺乏跟冠軍等級球員的搭配不應該是CP3拿不到冠軍的借口理由,對我來說用這樣的方式為他開脫反而是在侮辱他,也是在侮辱其他球員。

就當我是護航好了!逆時代而走的“上司者”克裡斯·保羅

換個角度說,那今年在西部輸給勇士隊的約基奇、盧卡·東契奇,在更早之前輸給勇士的利拉德、KD、安東尼·戴維斯全都是因為身旁沒有冠軍等級的球星嗎?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傷病、戰術體系相克、首發與闆凳的戰力落差等等。而事實是近幾年除了詹姆斯,從14-15賽季隻要勇士進到季後賽就沒有人擊敗過“完全體”的勇士。

14-15賽季可以說是勇士王朝的開端,當時庫裡旁的隊友有誰看起來像冠軍等級的球星,第一次入選明星賽的克萊·湯普森?還是代替大衛·李先發的德雷蒙德·格林?

勇士在前幾個賽季把蒙塔·埃利斯交易出去,打算以庫裡為核心,在馬克·傑克遜帶領下已經有所改變,但是史蒂夫·科爾的戰術體系讓浪花兄弟帶來一個跨時代的巨變。

如果真要說隊友,換個角度想為何不是教練團的問題?

道格·裡弗斯、邁克·德安東尼的排程、團隊戰術執行會不會才是浪費CP3大好青春的原因?

再回顧近幾年來多少雙槍組合在奪冠路上走到了瓶頸而拆夥?我最早知道的雙槍組合已經要追溯至13-14賽季雄鹿的布蘭登·詹甯斯與蒙塔·埃利斯,再到近幾年的凱爾·洛瑞&德瑪爾·德羅贊、利拉德&CJ·麥科勒姆、威斯布魯克&哈登,試問哪一組看到了勇士雙槍的車尾燈?或許是屬性相近的利拉德&CJ·麥科勒姆最為靠近吧!但就以勝敗來說,他們在19年西部決賽也是被勇士橫掃,是以近幾年能把勇士隊逼到絕路的雙槍老實說也隻有保羅&哈登這對組合而已。

是以拿CP3與庫裡做為核心比較這件事的出發點對我來說很怪,上述各隊雙槍的戰術不都是以他們的配合為核心體系嗎?

庫裡強大的是他爆量的得分能力與體系相輔相成,是勇士的進攻型态、是現今的籃球生态、是他無球進攻也能帶給敵隊防守端的高壓讓他看起來百搭。但綜觀現今NBA中誰的無球進攻能像他一樣帶來如此的破壞力,除了杜蘭特之外我還真的想不到其他人。

主打CP3的體系到底有沒有問題,老實說一定有,沒有一個戰術體系是完美的,但綜觀CP3的生涯,他還從來沒有跟“有持球攻擊能力的側翼”打過球,如何談他球路的相容性差?

舉凡黃蜂時期的佩賈、拉素爾·巴特勒;快船時期的卡隆·巴特勒、馬特·巴恩斯、賈裡德·杜德利、韋斯利·約翰遜;火箭時期的特雷沃·阿裡紮、P·J·塔克、丹紐爾·豪斯;雷霆時期的特倫斯·弗格森、哈米杜·迪亞洛、達裡厄斯·貝茲利,到現在太陽的米卡爾·布裡奇斯、傑·克勞德,沒有一個是标準的持球攻擊側翼。

進入了大三分時代,側翼身材仍然是顯學,而有持球攻擊的側翼往往都是墊高球隊進攻天花闆的位置。詹姆斯、吉米·巴特勒、倫納德、保羅·喬治、杜蘭特、字母哥、盧卡·東契奇、克裡斯·米德爾頓、布蘭登·英格拉姆、塔圖姆、傑倫·布朗,上述這些球員都是聯盟一等一的持球攻擊側翼,當這些球星陷入進攻麻煩,CP3的存在不能與這些巨頭層級的球星相容?這還真不好說。

曆史的殘酷事實就是後場雙槍的組合,要以争冠的角度來看沒有人能到達庫裡與克萊·湯普森的高度。

控球這件小事?

要怎麼描述“控球”這件事?組織進攻?這範圍似乎太廣。節奏控制?這依然太抽象。追根究柢還是沒幾個人能完整地說出控球到底是什麼。會說CP3的控球墊高了球隊的地闆,會說他掌握節奏得宜,全都是來自我們觀賞球賽的“經驗”,亦或是他的助攻數,而控球這件事講求的正是經驗,并随時閱讀比賽戰況,創造自己或隊友最好的機會。

就當我是護航好了!逆時代而走的“上司者”克裡斯·保羅

然而如果你是球隊總經理,可否問你自己一個問題:一個好的控衛球在你心中值多少錢?

攤開今年場均助攻,前15名中隻有CP3和凱爾·洛瑞場均得分沒有超過15分。而名單中一堆挂在PG的位置,有些并不是好的進攻組織者,他們更像是好的得分手,透過個人進攻的破壞力吸引防守創造給隊友得分的機會。

先讓我們将時間線拉回十年前,也就是2011-2012賽季,那時助攻排名前20的人隻有兩人是非後場球員(以身高定義上),間接說明即便是進入鋒線側翼位置模糊化的時代,後場球員發起進攻仍是各隊的戰術主軸,而側翼通常為終結者。

迎來重視空間進攻、轉換攻擊的時代,側翼被賦予的任務也越來越多,側翼的養成從單純的3D球員到進攻終結者,進一步開發成持球進攻的都有,漸漸地除了得分他們也開始學着利用身材優勢或是進攻破壞力創造隊友得分的機會。來看看以下四位側翼得分手助攻資料的變化(11-12賽季或首次場均得分破20分的賽季→21-22賽季):

杜蘭特:3.5→6.4

吉米·巴特勒:3.3→5.5

保羅·喬治:3.5→5.7

倫納德:2.6→5.2(20-21賽季)

杜蘭特在本季來到生涯新高的6.4次助攻,并交出場均近30分的成績;巴特勒在上一季也傳出生涯新高的7.1次助攻,并外帶2.1次的搶斷;而快船側翼雙箭頭,磨合一季後,在20-21賽季時兩位也共同送出生涯新高的5.2次助攻。

另外像帕斯卡·西亞卡姆、克裡斯·米德爾頓也都是場均20分5助的側翼球員,當然還有規格外的盧卡·東契奇、字母哥;新時代特有種─德雷蒙德·格林、本·西蒙斯;再現長人靈性的約基奇、薩博尼斯,間接說明進攻發動不再必須以後場球員為主,利用側翼或長人的進攻破壞力、身材條件的優勢偶爾在不用組織進攻的情況下,也足以讓他們創造隊友的機會。

對比傳統控球較多利用自身的切入、防守交代不清或是戰術設計隊友的走位創造機會,頂尖側翼的進攻光是要球都可以創造隊友的機會,看看東區季後賽第一輪的杜蘭特,他的隊友明顯獲得更多好的出手機會,也讓布魯斯·布朗投出季後賽生涯新高的26分。

再來我們以身高的角度來看,根據Dimitrije Curcic這位研究者分析了NBA近69個賽季各位置球員身高和體重的變化,發現在20-21賽季聯盟的平均身高為6尺6.3,是41年來最矮的一季,其他位置來到1980年代後最矮的時刻,但控球後衛的平均身高6尺2.4卻是曆史最高。

平均體重的部分則是217磅,是2000年後最低,控球後衛的平均體重來到曆史高點的190磅,但其他位置的體重從10-11賽季逐漸遞減,都來到近十年新低,顯現了因應快速的球風,聯盟中出現了許多身材較為纖瘦的側翼搖擺人,雖然研究經曆角色模糊化的現代,但以傳統身高分位置的角度觀點,聯盟的球員生态也确實是在這個資料所傳達的趨勢内。或許也可以說明如同CP3身高條件的後衛,沒有強大的得分能力,防守又有身體素質上的限制,若以教練團的角度來看是很難給予球權發揮的。除非是能融入戰術核心的萬金油類型亦或是把闆凳帶得有聲有色、有競争力,不然組織型後衛單以現今生存條件來看真的是難上許多,更遑論打到一隊的首發。

位置、功能模糊化帶來的市場困境

有趣的是每年進入休賽季,都會有專家或是網友說某某球隊就是缺控球或是缺長人,但這種球隊往往都以側翼為核心,球隊看起來需要的是“第二、三持球點”、“闆凳持球點”、“護筐長人”、“延伸型長人”,他們不是要核心球員,而是功能型球員。在這兩個位置可能成為核心的球員,卻因為現代化籃球而在市場上陷入沖突困境。

就當我是護航好了!逆時代而走的“上司者”克裡斯·保羅

看看戈貝爾與艾頓目前的尴尬處境,而像阿德巴約、武切維奇這類偏二當家實力的核心中鋒,在未來遇到換約或球隊整體的規劃出現變動時,難保不會再次重演這樣有市無行的狀況。

回到控球這個位置上,現在偏傳控打法為主的後衛自身也存在許多問題。新生代像哈利伯頓和鮑爾因為運球技巧問題,作為主要持球點,與隊友執行擋拆能力就會受限。然而他們的水準之上的三分命中率,間接掩蓋他們運球的弱點,在可以拉開進攻空間之下,變得比較像二傳手的打法。

資深的像裡基·盧比奧和拉簡·隆多因年紀導緻體能相對下滑,也沒有如同新生代球員的得分能力,開始去習慣接應的打法,爾後漸漸地轉變成穩定節奏的老将亦或是闆凳球員。

目前我心目中新生代最佳的組織控球是灰熊的泰厄斯·瓊斯,水準之上的運球、良好的傳球意識及節奏控制,搭配好的C&S三分投射。在賽季結束時泰厄斯·瓊斯也表示想擔任首發控衛,光從賬面成績來看他絕對可以在聯盟裡争取到首發位置,那回到争冠角度呢?要擔任首發這個位置就會很多的問題跑出來了。

那CP3呢?在這個時代,他已是控衛中的異類。在比賽仍習慣一傳到位、有着大量的中距離投射,并靠着個人運球突破能力創造機會。雖不符合潮流,但比賽陷入拉扯時還是需要他這樣的能力來掙脫泥淖,是以本季太陽在Clutch Time的表現才有着聯盟最頂尖的ORTG與DTRG,CP3絕對是關鍵人物。為什麼奪冠球隊不會找上CP3?或許也隻是他的價值根本無法隻用球星、老将的角度去看待。

逆時代而走的上司者

或許如同春少大說的:取代掉傳統組織後衛的不是某個特定位置的崛起,而是在需求改變後現代戰術的進化。但從07年到至今,即便更換隊伍也都年年闖進季後賽,扪心自問以CP3為主的體系真的有被時代取代掉嗎?

當聯盟中的同世代球員所剩無幾,他仍能以主力之姿在聯盟保有競争力,就足以證明他的偉大。若是在生涯結束還是無法獲得冠軍這項榮耀,的确會為他感到可惜,但也僅此而已,冠軍的加冕與否對我來說不會影響對他的評價。

至于說他個性怎樣,我不予置評,這很主觀。我隻想說不是事件當事人的真實感受,而閱聽人選擇全盤接受經由視訊剪輯或各種媒體表現出的公關樣子,而不是保持疑問态度,那我隻能說這很恐怖。

分享CP3在雷霆隊的小故事。德文·霍爾,一個在19-20賽季與雷霆簽下雙下合約的球員,我想除了雷霆球迷應該沒人知道是誰。在泡泡園區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在園區吃完早餐要回飯店時,CP3遠遠叫住他,問霍爾要不要跟他們一起去湖釣。當時同行的還有謝伊·吉爾傑斯-亞曆山大、達裡厄斯·貝茲利。對于邀約,霍爾覺得滿驚喜的。

這是一個老将、一個全明星領袖私底下帶領球隊的樣子。如果你的視線隻能看到台面上那些他好像自以為聰明的态度、看到他球場上那些不幹淨的手段,那麼我也無話可說。而我看到的是他收到轉隊消息不久後,就開始跟着當家球星一起訓練;被送到專家開季一緻認為的重建隊伍,帶着一群年輕人,打出西部第五的戰績;在記者會上鮮少抱怨過任何隊友,都是說自己的不好;兩次遭遇球隊種族歧視的風波,繼續為球隊穩住陣腳,對于籃球上的專注他十幾年始終如一。

當然想用冠軍數量說誰是第一控、誰是第一人,我都給予尊重,因為人終其一生脫離不了攀比。在市場機制下看到球員想到的是錢、是價值或是成績,那我真心覺得看球可以再多點純粹,如果閱讀完文章有任何不愉快情緒,我還是先說聲不好意思。就如同标題所說,你就當我是在為CP3護航好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