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3日,一艘日本破冰船“宗谷号”正在南極洲附近海域航行。突然,甲闆上的船員們大叫了一聲“哥斯拉……”,并指向船頭前方的海面!
距離其300米的地方,一頭背脊突起的“無毛怪物”,正冷冷看着他們……
當時正是下午5點左右,“宗谷号”緩緩行駛中,周圍安靜得吓人,船員們已經持續航行了許多天,但是依舊井井有條各司其職。
突然,負責瞭望的值班船員大喊了幾聲,尖銳的喊聲,令原本安靜的甲闆上一陣騷動。
這個時候,“宗谷号”的船長松本滿次也剛好在甲闆上。
于是,他和十多名船員一起,看到了一輩子難以忘記的一幕……
就在距離船頭300多米遠的海面上,一個巨大的黑褐色“怪物”浮在水面。
如果說一開始,大家下意識還以為可能是遇到鲸魚之類的了,但是這一刻誰也不會再那麼想!
因為,這“怪物”有一雙銅鈴般的大眼,此時此刻也正直勾勾盯着“宗谷号”大船。
鲸魚不會有那種“冷冷”的眼神!
而這東西,眼睛裡居然釋放出“蔑視”的神情,似乎對接近自己的這艘大船并不懼怕……
“哥斯拉!這是哥斯拉……”船上不知是誰突然又喊了一句,再次造成一陣騷動。
根據事後船長松本滿次的回憶,那個“怪物”當時應該是浮在水面上,因為隻有腦袋和半個背鳍露在外面。
怪物長着一對大眼睛,居然還有明顯的耳朵!腦袋可能有80厘米直徑大小!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怪物的背鳍上似乎有刺狀凸起,這讓他想到了“巨型蜥蜴”……
那麼,為什麼船員會在那個時候喊出“哥斯拉”?
其實,剛好就在四年前,也就是1954年左右,日本推出了一部怪獸電影《哥斯拉》——這種生活在深海中的巨獸,因為核輻射的原因重新回到陸地,對人們造成了巨大的心裡恐慌和陰影。
至此以後,“哥斯拉”迅速成為深海巨型怪獸的代名詞,甚至在全世界流行開來。
四年之後,日本“宗谷号”在南極洲遭遇無名怪獸,船員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哥斯拉”……
而船長松本滿次後來也将他們目擊到的怪獸稱為“南極哥斯拉”。
望着船頭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船長急忙轉身沖回船艙,他想要拿出相機拍下怪物的影像……
然而,當他再次傳回夾闆的時候,海面之上空空如也,除了浮冰哪裡還有什麼“黑褐色”的怪物。
船員們告訴他,大概也就30秒之後,“哥斯拉”就轉身潛入水底,不見了……
可以想象,在日本“哥斯拉”電影大火的年代,突然在南極洲曝出這樣一則“怪獸出沒”新聞,其轟動效應有多麼巨大!
這起“怪獸目擊事件”,當然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各方猜測不斷。
有嚴謹一些的專家根據“宗谷号”的航行線路認為,他們當時看到的“怪物”可能就是一個“廢棄鐵桶”!
原來,就在日本船到達那片海域不久之前,美國的“伯頓島号”破冰船也從那裡經過。
專家認為,可能是美國船上掉落或廢棄的黑褐色物體飄落在水面。而日本船員們經過長時間航行,形成了“幻覺”,将其當成了“怪物”。
更為巧合的是,這個怪物怎麼“長得”和日本電影裡的哥斯拉那麼像?按照船員們的描述,可不正是潛意識受了電影的影響嗎?
面對多方質疑,“宗谷号”上的人也無法一一應對。不過,船長在後期出版了一本名為《南極輸送記》的書,一時間成為了熱門人物。
當然,這本《南極輸送記》中最具争議的便是一幅插圖——“南極哥斯拉”的手繪圖!
質疑的人則抓住這個細節,大肆渲染!
原來,這幅怪物手繪圖,并非目擊者松本滿次親手所畫,而出版方也從未對外公布執筆者是何人……
然而,在《南極輸送記》成稿出版時,松本滿次已經因病去世,内容整理部分則是由他的兒子全權負責。
根據松本滿次兒子的說法,他的父親在世前,經常向他提起“南極哥斯拉”,他是根據父親的描述,請人繪制的圖形。
事情到了這一步,似乎有點越描越黑的感覺……
幾十年過去了,進入南極洲的各國科考船隻,卻再也沒有任何“目擊”怪獸的事件曝出……
日本“宗谷号”成為了唯一的目擊船隻,卻也成了“孤例”。
面對這個神秘的南極怪獸,無論它是否存在,絲毫不影響人類對其的熱議……
那麼,如果這樣的深海巨獸,真的存在,它到底會是什麼呢?人迹罕至又深不見底的南極洲水域,還有多少秘密存在?
或許當下,還無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然而,二十年後,又是一艘日本船,又是在海上,又是“海怪目擊”事件,再次發生。
1977年,紐西蘭海域的日本“瑞洋丸”号再次發生海怪目擊事件。這一回,這艘日本拖網漁船居然從海裡“撈出”一具奇怪的海洋生物屍體!
經過測量,怪物屍體長約10米,有1.5米長的頸部和2米長的尾巴!遺憾的是,船員們因為恐懼心理最終将屍體丢入海中!
幸好,他們帶回了一些照片(圖3),證明這件事确實發生過。
關于“瑞洋丸”海怪的故事,下次有機會我再詳細講給大家……
大家覺得,“哥斯拉”或者“海怪”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