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以胡安·何塞·拉托雷命名,是一艘為智利海軍(智利無敵艦隊)建造的超級無畏艦。這是計劃中的兩艘艦艇中的一艘,是南美巴西,阿根廷的無畏艦軍備競賽的産物。這一期的名艦系列就來聊聊她的故事。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1941年,上将拉托雷号(獨家修複)

1904年,巴西雄心勃勃的海軍造艦計劃震驚了當時同為南美三強的阿根廷,智利。導緻他們立即取消了 1902 年的軍備限制協定,進而各自開啟海軍擴軍計劃。智利在 1906 年 2 月做出回應,但該國的1906 年的大地震和 1907 年金融蕭條,推遲了海軍計劃。直到1910 年7月6日,智利國民大會通過了包括建造兩艘大型無畏艦的軍備法案(其中一艘就是被HMS回購改造為航母的鷹号)。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上将拉托雷号的“前身” HMS 加拿大号

該船于 1911 年 11 月訂購後不久在泰恩河畔紐卡斯爾的埃爾斯維克開始建造,并在接近完工時被英國皇家海軍購買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就英國這麼玩的……)。它于 1915 年 9 月投入使用,在戰争期間作為 HMS 加拿大号服役于大艦隊,并在日德蘭海戰期間發揮了作用,直到1920年智利重新購回。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拉托雷号戰列艦前甲闆的14 英寸/45 口徑主炮

拉托雷号戰列艦與英國的鐵公爵級外形比較相似,主要差別在于拉托雷号戰列艦更長,前甲闆更短但尾甲闆更長,并且有更大的艦橋和船尾桅杆。該艦的主炮由 10 門 14 英寸/45 口徑火炮組成,安裝在五座雙聯裝炮塔中。布置也與鐵公爵級相同,兩個炮塔向前,一個炮塔在船中部與尾部兩座炮塔通過上層建築和桅杆分開。副炮為十六門 6 英寸 Mark XI單管炮和四具水下 21 英寸魚雷發射管。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日德蘭海戰中的拉托雷号戰列艦

作為HMS 加拿大号期間,于1915年10月15日服役于皇家海軍。它最初在大艦隊的第 4 戰列艦中隊服役,并在 1916年5月31日和6月1日的日德蘭海戰中參戰。在戰鬥中她共發射了109 發14 英寸炮彈,42 發6 英寸炮彈 。但均未造成對方傷亡,自身也毫發無傷。加拿大号于1916年6月12日被調入第 1 戰列艦中隊,在 1917 年和 1918 年接受進一步改裝,并于 1919 年 3 月進入預備役。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1930年,上将拉托雷後甲闆上加裝的 費爾雷3水上飛機

1920年11月27日正式移交智利政府,同日,和兩艘驅逐艦結伴離開普利茅斯。于 1921年2月20日抵達智利,在那裡受到智利總統阿圖羅·亞曆山德裡的迎接,并正式更名為上将拉托雷号。這艘船被指定為智利的旗艦,并經常作為總統的交通工具。1929-1931年間,它在英國德文波特造船廠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還加裝了水上飛機)。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智利海域内遊弋的拉托雷号

1931年9月,由于智利大蕭條期間的經濟困境和大幅減薪,上将拉托雷号上的船員煽動了一場兵變,智利艦隊的大部分船員迅速加入。當叛亂分子之間出現分歧後,這場叛亂分崩離析,船隻重新回到政府控制之下。然而由于大蕭條,上将拉托雷号在 1930 年代曾一度被封存(甚至隻有一名船員看守,可能還有他的一隻汪星人……)。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智利海域内停泊的拉托雷号

在珍珠港事件後,她引起美國的注意,美國有意購買這艘無畏艦和兩艘驅逐艦(幾乎智利的全部家當,過分……),智利政府(果斷)拒絕了這個提議。這艘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為智利巡邏。一直到了 1951 年,當時機艙發生事故,導緻三名船員死亡。這艘戰艦停泊在塔爾卡瓦諾,成為浮動的燃油儲存設施。在1958 年10月退役,于1959 年 2 月作為廢料出售給日本拆解。

曆史名艦——智利上将拉托雷号戰列艦

【主要性能資料】

排水量:

28600 噸 标準,32120 噸 滿載

總長度:201米

寬:28米

吃水:8.8米

功率:37000馬力

推進:21台燃煤和燃油Yarrow鍋爐

低壓Parsons和高壓Brown Curtis/Parsons汽輪機

航速:22.75節

航程:4400海裡/10節

武備:

10×14英寸(356毫米)/45口徑BL炮

16×6英寸(152毫米)火炮

2×3英寸(76毫米)高射炮

4×3磅炮

4×21 in(533 毫米)魚雷管(水下)

防護:

主裝甲帶:9至4英寸(230至100毫米)

甲闆:4至1英寸(102至25毫米)

炮塔:10至4英寸(250至100毫米)

炮塔正面:10英寸(250毫米)

司令塔:11英寸(280毫米)

艦員:1167(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