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少年心理咨詢:遭遇校園暴力,15歲女孩兒恐懼上學

世界各地每天總會發生一些校園欺淩的事件,經常聽到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一些屬于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

在日本,校園欺淩已經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有許多學生自殺。校園欺淩不僅給“受傷者”造成傷害,還會對“欺淩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

▼ 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為您解讀。

///

汪暢(化名),女,15歲,初二。

父母反映孩子最近兩周精神萎靡,神情一反常态,不願意說話,悶悶不樂,且不願意上學。

焦急的父母不斷勸說,孩子卻一步都不願再踏進學校,甚至對父母大吼大叫。父母很無奈,隻好求助青少年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據了解,因為個頭大,有點男孩子氣,桀骜不馴,汪暢成為學校裡的“大姐大”,經常欺負看不順眼的同學,加上拉幫結派,幾年下來手下也跟随了多個好姐妹兒。

此次為替同班好姐妹出氣,這個人高馬大的初二女孩子在廁所裡掌掴了隔壁班女生,并将這名女生的褲子扯了下來作為笑料。

這事情讓被欺負者的堂哥知曉,為了“教訓”汪暢,堂哥對她拳打腳踢一番,又扯掉她的外套,拿洗髮乳往她身上亂倒。

事後汪暢放學回家,父母并未察覺到異常。幾日之後聽同學說起,才知曉此事。因女兒經常在學校打架,父母已經習慣了。

母親像往常一樣把女兒訓斥了一頓,希望女兒從此長教訓。孩子當時情緒比較沮喪,不願意聽,嫌母親煩,将母親關在門外。父親也就沒有再提這件事情,更未深思這件事情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汪暢父母關系不好,經常為小事兒吵架打架。

對女兒的教育屬于簡單粗暴型,媽媽不是哭就是責備,爸爸則經常打她,嫌她太調皮。自幼稚園時,汪暢開始經常打人,老師曾教育過,也找過家長,父母雖然呵斥教訓了,但無太大的改善。多次之後,父母也很無奈,又無更好的改善方法,心中便有些放棄了,常常歎息“管不了”。

父母咨詢目标:讓孩子正常回到學校上學。

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咨詢師

邱伊環老師

汪暢雖曾是“校園欺淩”的施暴者,但同時也是這次事件的受害者。

在校園欺淩事件中,欺淩者由于長期欺負别人,霸道稱王的感覺令其内心得到極大滿足,越發自我膨脹,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欺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被欺淩者的傷害更不可小觑,他們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并且容易留下陰影難以平複。

現在汪暢處于創傷應激反應期:内心産生恐懼、恥辱等情緒,自己感覺威信掃地、顔面盡失,難以面對以往跟着她的一班姐妹兒,是以不敢也不想回到學校。

01

支援性傾聽

一個孩子突然不願意去上學,在這之前必然經曆了一些事情。

對于突發事件的沖擊,雖然家長非常急切,希望孩子一見到咨詢師就能敞開心扉,但我并沒有馬上探尋造成來訪者目前心理狀态的原因,而是默默地注視着她,靜靜地聽着,聽她說自己的家庭情況、成長史、學習情況、社交情況等等。

來訪者非常需要一個讓她比較信任、能夠接納她、不對她有評判的人去聽她的述說,包容她的無助、恐懼、羞愧、傷心、流淚,在長長的傾訴中她得到一些釋放。

在第一次咨詢中給予支援性傾聽,給來訪者創造一個良好的傾訴環境,使她信任、有安全感、解除阻抗,這非常重要。

02

恢複自我價值感

在接下來的訪談中,我了解到造成她目前心理狀況的原因——從小到大父母總是打罵自己,不曾給予自己需要的關愛和肯定,好不容易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大姐大”,在同學面前有成就感、價值感,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

現在卻被一個男生那般侮辱,旁人一定都會覺得自己活該,看自己笑話。她說:“這個世界怎麼這樣,做人還有什麼意思!”

被一個比自己強大暴力的男生這樣羞辱,對于一個孤立無援的女孩子來說,不亞于一件災難性的事件,其打擊程度可想而知。而放大這種感受的是一些不良的認知:打赢才能解決問題——父母沒有樹立好的榜樣,在耳濡目染中,孩子隻學到暴力解決問題這一途徑。

根據她與朋友的交往細節,在共同探讨中,她看到了:身邊的朋友之是以願意與她交往,是因為她願意為她們付出,關心她們,有一些共同的話題,面對分歧和沖突時她也做了一些了解和讓步。

在人際交往中她也會使用包容的态度及和平溝通協商的方式跟同學互動,而不單單靠逞強、打架。她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個人魅力和閃光點,而非隻有武力讓他人震懾、崇拜。

這些是她自己及她的父母都不曾關注到的,而通過咨詢師這面鏡子,讓她更加看清認識自己,改變她及其父母對她的看法,提升她的自我認同度,同時學會良好的人際交往模式。

我給她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讓她回去試着聯系自己最好的朋友,看看對方是怎樣的反應。如果對方問及自己不想回答或不知道怎麼回答的事情時,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可以不回複或回複“過兩天再說吧”。

經過嘗試之後,她發現多數朋友還是很關心她的,希望早日見到她,根本沒有取笑她的意圖。她内心輕松了不少,對回學校也沒有那麼恐懼了。

03

化解内心積壓的憤怒與無助

在汪暢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及周圍人對她的評價:

“沒有女孩樣兒”、“假小子”。

這影響了汪暢的性别自我認同,導緻她雖知自己是個女孩子,但又不屑做個“女孩兒”。“别人怕我,我就不會被欺負。我才不要做被人欺負就哭鼻子的乖乖女。”

在汪暢的感覺和記憶中不曾被父母愛與關心,常被打,越哭被打得越慘;也常常被小朋友欺負,覺得很無助,後來就反擊,發現打赢了就不會再被欺負,後來就一直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在咨詢中我用“内在小孩”療法引導汪暢去關愛她内在的小孩,回到當時的情境,引導她将當時的委屈、憤怒在咨詢室裡表達出來。

同時引導她去關愛那個小女孩,給予她了解與呵護。

在咨詢中她哭着與内心的那個小女孩對話,面對那個可憐無助弱小的小女孩,她感到很心疼很心酸,現在的她特能了解小女孩那時出手打人是多麼無奈多麼無助也是多麼恐懼。她不再責備小女孩以這種粗暴的方式保護自己。

在意象中我引導她去安慰、擁抱小女孩,告訴小女孩“不用害怕,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我來保護你,你再也不用使用拳頭了,我有更好的方法來保護我們。”她們就如何保護自己讨論了很多很多方法(有可行的也有不是那麼靠譜的),但這種與内在對話的方式讓汪暢的内心變得溫暖、有力量,不再那麼孤獨、混沌、無助;思維變得開闊,看到了更多的解決方法。

我讓她回去後也多與内在小孩對話,遇到困擾、難受的事情沒人能了解或幫助的時候就與内在的小孩對話,然後再做反應。

經過幾次的訓練,汪暢面對事情的時候變得平和了一些,不再像之前那般沖動、急躁。

04

家庭治療,改善親子關系

我也将咨詢的部分情況回報給父母,與他們探讨孩子身上好的方面,讓父母學會欣賞孩子、肯定孩子,改善親子關系。

母親國小便辍學打工以支援困頓的家庭,對于婚姻經營、孩子教育無太多的意識和良好的方式,遇到沖突沖突,不善于溝通、了解、包容,多抱怨、責罵。對于汪暢,母親更是一肚子苦水,抱怨孩子與她敵對,經常跟她對吵。

父親比較粗犷,不善于情感的表達,又被生活所累,是以對妻子和孩子也無法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關心,咨詢的目标也是強烈希望孩子盡快上學,仿佛孩子一回到學校,事情就結束了。

鑒于父母自身的局限、家庭經濟狀況、孩子學業的問題,我将咨詢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咨詢較多,家庭咨詢部分所占的比例較小,是以,對父母的引導也會少一些、淺一些。

經過與母親的咨詢與讨論,她看到:吵架也是一種親密互動,在吵架中也有愛的流動;吵架中孩子口齒伶俐、能言善辯也是很可愛的。母親開懷大笑,内心釋懷不少,不再與孩子計較,看孩子的眼光也溫暖了很多。

針對父親的性格特質,我跟他們分析了孩子現在回到學校會面對的情況——如何面對朋友,如何面對那些對自己有敵意的同學,如何面對老師校長的盤問,尤其是如何面對打自己的那個男生。

我把問題抛給了父母,讓父母給予一些解決方案。看得出,父母從未想過孩子回到學校會遇到哪些事情,自然也一直搞不清楚孩子為何不願意去學校。面對回學校的各種情況,父親一籌莫展,低頭連連歎息,母親焦慮不安,又準備抱怨孩子太能惹事。

我及時引導他們去感受孩子内心的無奈與無助,鼓勵這兩個成人努力想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職責。經過讨論,終于達成共識,父親願意帶着孩子去學校平息風波。

在校長的主持下,兩個家庭就孩子欺淩事件進行洽談,化幹戈為玉帛。

經過這段時間的咨詢,汪暢重新獲得自信,也回到了學校,保證今後不再以暴力的方式欺負他人,而用咨詢中學到的人際交往方式與朋友、同學、老師互動。母親也反應這段時間母子吵架的次數少了很多。

父母也認識到女兒已經長大了,而且是個女孩兒,不能像對待男孩子那樣粗暴的對待女孩子,保證不再打孩子而是用更溫和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夫妻盡量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

邱伊環

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咨詢師

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師

中科院婚姻與家庭心理研究所學生、國家婚姻咨詢師

精神分析師、專業催眠咨詢師、沙盤遊戲咨詢師

國際注冊心理咨詢師、國際教育協會會員

廣東省心理學學會會員、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會員

廣東省婦聯“維權服務站”心理顧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