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自己的另一半都有不同的要求,不同時代不同年齡段的人,擇偶觀念也是不同的。過去大陸人民的生活條件受限,大部分人對另一半的要求并不高,隻要對方為人踏實,能夠和自己安穩過日子,就算是不錯的結婚對象。
但現在随着生活品質的提高與社會的發展,不少年輕人的擇偶觀念都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對另一半的要求也顯著增加。除了身高長相等硬性條件外,年輕人也會要求另一半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及能夠和自己和諧相處的三觀。
90後常常被人們稱為叛逆的一代,垮掉的一代,這是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特殊時期,與前人享受截然不同的教育。90後生活在物聯網科技高速發達的現代社會,從小就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新興電子産品。
這也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得與其他人交流,提前接觸到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文化,思想也比較先進開放。随着義務教育的越來越普及,年輕人開始接受高等教育,并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思考。
他們是以産生了較為強烈的個人意識,更喜歡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生活。在面對婚姻與生育這個話題時,90後展現出了與前人完全相反的觀念與态度。大部分90後都不願意輕易結婚生子,甚至有不少人都是丁克一族的主力軍。
90後大規模出現這種思想,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父母的教育,對他們的人生認知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信大部分人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都會對父母争吵的場景印象深刻。年幼的孩子并不了解什麼是婚姻什麼是愛情。
他們隻是感到疑惑,平日裡看起來相愛和諧的父母,居然會在那個時刻辱罵對方,甚至像仇人一般反目成仇,大打出手。正是因為父母向孩子展示出了極為不和諧的家庭生活,才讓這些孩子對自己今後的婚姻産生恐懼。
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幸福美滿,即使父母當初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結合在一起,孩子仍然會認為他們是相愛的。父母發生争吵時,孩子也隻會天真的認為他們遇到了某些沖突,一時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但随着時間的流逝以及自我意識的增強,這些孩子漸漸意識到現實是殘酷真實的,這些父母目前沒有選擇離婚,僅僅是因為他們顧及到孩子尚為年幼。每年聯考結束後,各個地區的離婚率都會出現小幅度上漲。
不少感情不和的夫婦為了孩子忍耐,就是為了能夠在這一刻徹底解放,去尋找自己新的人生。因為他們擔心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母任何一方的陪伴,都會産生較為嚴重的性格缺陷,或是在日常生活中遭受不必要的非議與嘲笑。
隻有保證孩子已經成年可以接受現實,他們才敢放手離開。過與前人相比,這已經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因為人們不會再為了家庭生活的和諧委屈自己。愛情和婚姻也不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從個人角度來看,注重個人感受追求個人生活,顯然能夠提高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以及幸福感。但遺憾的是,我們并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在生活中也需要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年幼的孩子并不能夠了解獨自生活的意義,在他們看來隻有父母和諧的生活在一起,人生才是幸福完整的。
幼年時期,手無寸鐵的孩子隻能選擇依靠父母。父愛與母愛的缺失 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打擊。這些孩子原本也是向往婚姻與愛情的,隻是父母并不幸福的生活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父母無休止的争吵伴随着他們的成長,以至于他們恨不得想要迅速逃離婚姻。随着受教育水準的提高,這些孩子也會不斷産生屬于自己的思想。在形成自己世界觀與人生觀的過程中,他們也會結合自己的家庭狀況,思考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婚姻。
恰好這一代人的成長伴随着網絡,與自己的祖父輩相比,他們能夠更加迅速的接收到其他國家的思想文化。這使得他們不再固執的堅持傳宗接代的傳統,并且意識到生活中的絕大部分壓力都是外界賦予自己的。
從小就是獨生子女的90後,更加習慣并且早已享受獨自一人的生活,單身時他們并不會感到孤獨,反而覺得生活品質得到了提升。當然每個人的想法都會發生改變,選擇不孕不育就意味着,需要長時間接受外界的指責與批評。
或許某些人會因為外在的壓力妥協,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能夠遇到那個讓自己真正打開心扉的人。當然也有一批人非常特殊,他們明白自己是父母不幸福婚姻的受害者,也發覺自己是以産生了嚴重的性格缺陷。
他們選擇逃離婚姻,是為了不讓下一代人繼續走自己的老路。自由的90後更願意花時間去實作自我的價值,或許随着時間的推移與社會的發展,不孕不育的年輕人會變得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