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自主品牌的混合動力百花齊放,比亞迪、長城、吉利、奇瑞、傳祺……都推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最火的肯定是比亞迪了,應該不用再說一次賣斷貨的事吧?不過比亞迪終究要面對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的對手。
近期的高油價促使很多人轉投新能源車,這種緊湊級混動車是最大衆化的選擇,價格、性能、配置和空間都剛剛好,隻要亮點夠突出就不難吸引大批消費者——秦PLUS DM-i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為自主品牌的龍頭,吉利當然不甘示弱,釋出了很有實力的雷神動力。4月26日,帝豪L雷神Hi·X正式上市,這是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亦是雷神動力的第二款新車。再看帝豪L混動的參數,明顯是奔着比亞迪秦PLUS DM-i去的,那就來比一比誰更有吸引力!
外觀:秦穩妥,帝豪L誇張
帝豪L車系是去年釋出的帝豪家族旗艦,采用吉利最新的“能量風暴”設計語言,風暴中心是非常誇張的能量矩陣前格栅,将現在流行的大嘴設計演繹到極緻。混動版上,外觀沒有作出太多改動,前格栅換成了更閃的亮銀色,車标也從黑色變成白色以突出其混動的身份。此外,左前翼子闆增加了充電插口,換上了新樣式的17寸戰斧輪毂,以上基本就是帝豪L混動與燃油版外觀上的差別。
秦PLUS也是去年釋出的新車型,有EV和DM-i兩種動力,代表了比亞迪未來一段時間的新能源技術路線。外觀沿用了比亞迪經典的“Dragon Face”設計語言,但兩種動力的外觀會有明顯的差別,尤其是EV版采用封閉式的前臉,看起來和漢更像;DM-i版則保留了一個尺寸也很大的六邊形“龍嘴”。
帝豪L混動和秦PLUS DM-i各有各的風格,但都是顔值不低的車。我們對後者的設計更加熟悉,風格穩妥、不冒進也不平庸,看着就挺順眼;而帝豪L車系有最新的設計語言,是以能帶來更多新鮮感,風格更加大膽、張揚。或許帝豪L混動對年輕群體有更大的吸引力,而秦PLUS DM-i則适合審美比較低調的消費者。
内飾:迪氏大屏VS元氣森林
秦PLUS DM-i的内飾最熟悉不過了,非常比亞迪的作風,12.8英寸(低配為10.1英寸)可旋轉中控螢幕當然是内飾的主角,功能和使用方法與安卓手機非常相似,并且有白/藍、全黑、黑/棕三種内飾顔色搭配,尤其是第一種會讓車廂的氛圍更上檔次。
仔細留意的話,秦PLUS其實有兩種内飾設計,不同之處就在儀表盤:最初上市時采用一塊小尺寸懸浮式儀表盤為求行駛資訊最簡化,但太像D1那種定制網約車,後來增加了一種将儀表盤嵌入到中控面闆的設計供消費者選擇,乍一看内飾像Model 3般無儀表盤。
相比較之家,帝豪L混動還是正常的内飾設計,10.25英寸全數字化儀表盤和12.3英寸中控螢幕保證必要的科技感,也讓中控十分簡潔。混動版采用雷神動力專屬的電子擋把,而且全系隻有“元氣森林”一種顔色搭配,以白色和青綠色為主色調,使車廂的氛圍有一種清新的氛圍。
動力:性能針鋒相對
兩款車都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動力是它們最大的看點。先上市的比亞迪DM-i已經成功打出名堂,秦PLUS DM-i是最早搭載這套超級混動系統的車型之一。秦PLUS DM-i有55KM和120KM兩種規格,搭載混動專用1.5T骁雲發動機、雙電機電混系統和單擋位E-CVT變速箱,但動力電池的容量和驅動電機的功率有所不同,相應地純電續航和性能有長短高低之分,永磁同步電機的最大輸出分别為132kW/316Nm和145kW/325Nm。
我們實測過饋電狀态下120KM版的百公裡加速為7.03秒,綜合百公裡油耗亦隻有4.8L(官方公布的為3.8L),相當理想的資料。當然,用車環境理想的話完全可以當純電動車用。
帝豪L混動搭載雷神智擎Hi·X混動技術,核心是混動專用的BHE 1.5T四缸發動機和整合了雙電機的DHT三擋變速箱,純電續航為100公裡。和秦PLUS DM-i相比,其發動機功率更大但驅動電機功率更小,綜合最大輸出233kW/610Nm,官方公布的百公裡加速6.9秒,饋電狀态百公裡油耗同樣為3.8L/100km,最大續航裡程達到1300公裡。
理論上說DM-i的結構更簡單,隻配備了單擋位變速箱,邏輯上跟i-MMD一樣強調電驅動,而且幾乎整套混動系統都由比亞迪自産;而雷神智擎混動技術的結構更複雜,通過油電混合驅動實作極低的饋電油耗。
簡單也好複雜也好,消費者隻看實際療效,兩個系統表現出來的性能和油耗旗鼓相當。秦PLUS DM-i已經過實測考驗,我們希望可以盡早拿到帝豪L混動的試駕車,看看它的實際表現到底如何。
配置:帝豪L混動整體更好
配置還是要比一比的,畢竟是消費者買車時相當重視的項目。先以兩車的頂配版本為例,它們的配置互有優劣:帝豪L混動會有更多舒适配置,例如感應後備箱、更大尺寸的液晶儀表盤、皮/翻毛皮拼搭的座椅、前排座椅加熱、8喇叭音響、空氣淨化系統等;秦PLUS DM-i有并線輔助、倒車車側預警、前駐車雷達、藍牙/NFC鑰匙、更大的中控螢幕等配置。
考慮到前者的頂配車型比後者低了6000元,對需要更多舒适配置的消費者來說吉利的成本效益會更高,而兩者都有完整的輔助駕駛系統和其他基礎配置。
而帝豪L混動的中配車型和秦PLUS DM-i 120KM的低配車型價格同為13.58萬,但前者的配置會更豐富一些。低配車型的話,帝豪L混動的價格比對手高了一萬多元,相應地配置也會更高。
比亞迪在混動市場已經建立起很強的統治力,晚了一年上市的帝豪L混動暫時隻能說是一位強力的挑戰者,還是要避免和秦PLUS DM-i硬碰硬,除了在設計上有自己的特色,制定配置和價格時又會有一定的差異化。例如,帝豪L混動全系隻有一種動力規格,100公裡的純電續航剛好卡在對手(55公裡和120公裡)之間,而且高中低配車型的定價或配置和對手的同規格車型拉開了比較明顯的差距。
總的來說,兩者的産品力十分接近,一時很難分出個絕對的勝負。自主品牌的内卷已經延伸到混動市場,帝豪L混動表現出比較高的成本效益和比較強的産品力,尤其動力系統的名額簡直是針鋒相對,或許最後左右消費者決定的不是誰更省油(因為都很省油),反而是誰更好看,配置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