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全文字數約3.3K,圖檔數量約60張)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古人穿長袍大袖,總是把銀子之類的物件放在袖子裡而又不會掉下來,為何?

在古代帶銀子出門花錢的,都是異類!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把《長袍寬袖的古人出門怎麼放銀子才能不丢?》翻出來,再擴充一下内容,努力把這件事講得更清楚些(并為後續的一篇吐槽鋪一下擴充内容,請看到我狡黠的目光,嘿嘿)。

古人:我沒穿“長袍大袖”呀!

這個問題的先決條件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古人真的很少穿“長袍大袖”。尤其是這個袖子,電視劇裡那種平舉雙手袖子都幾乎垂地的大小,就連不事生産的古代貴族都不穿,貴族的禮服也不會沒事就瞎穿出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且試天下》劇照

你覺得不友善的事兒,古人也覺得很不友善!

要說古人的袖子相對現代服飾有哪些最明顯的穿着體驗上的差別,我個人的感覺是袖長,古人的袖子可以窄,但一定是長的。防無腦噴,再強調一次,這個長短是針對現代服飾袖長到手腕就算長袖來說的。

比如有些人舉例古人袖中藏物的時候,會舉例所謂的袖箭。我查到的資料,袖箭長度有25厘米,還是需要手執促發。這樣的情況下,古人的袖長還是可以掩蓋的,即便它的盛行時間是清代。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中國傳統兵器圖鑒》

但古裝劇的袖子是又短又大,完全是另外一個邏輯。除了我們之前吐槽過很多,會導緻内層外翻的尴尬以外,這種兼顧裝X又考慮演員實用性的拉扯設計,是導緻很多觀衆古人“寬袍大袖”到處走的主要原因。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祝卿好》劇照

古人:我不帶銀子出門啊!

把銀子帶出門瞎逛,這個設定本身也非常現代人。盡管古代的物價起起伏伏,但銀子始終是屬于面額較大的貨币,隻有在較為大宗的交易裡使用,而不會像古裝劇那樣出門就帶一把。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這種到處撒銀票、銀元寶的做法,很虛構

由于銀子的面額很大,無法像銅錢那樣直接進行加減,是以使用銀子做零散支付也很麻煩。古人一般會準備一把專門的剪刀,用來将銀子鉸成“散碎銀子”,接着再準備一個比較小的秤“戥子”,用來稱量碎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戥子

并且,隻要是銀子,就會涉及到成色、造假等問題。交易銀子之前都要檢驗一下,比如碎銀破開後就比較利于檢查是否摻雜了比重相近到價值比較低的鉛等其他金屬。每次交易完也會産生不少非常細小的銀屑,這些也都是有價值的,需要收集起來,攢到一定程度以後熔成大塊兒點的。

古代使用銅錢的情況會更加普遍,而銅錢本身的設計就已經考慮了攜帶問題。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成串的銅錢

網上相關的問題,也從來不問銅錢怎麼帶,問的都是銀子。而銀子特别散碎的情況下,放在袖子裡當然也不合适,古人有時候會帶個蠟塊,就像面團沾面粉一樣收集這些銀屑,友善積少成多。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慶餘年》劇照

其實,由于從袖子裡掏這個設定太過離譜,很多古裝劇都不怎麼采用了。因為讓演員從袖子裡瞎掏,跟使用銀子“一擲千金”的情節設定相比,也太不幹脆利落了。是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古裝劇,其實是讓演員從那條很寬很寬的腰帶裡掏銀子的。當然,古人也沒這條腰帶就是了。

古人:我出門其實沒啥可買的

銀子有時候在古代,象征意義會更重一些,流通性并不那麼高,比如做成銀豆,隻在宮廷裡面作為賞賜之用。這就好比,榜一大哥刷你大火箭,它是值錢的,但你其實無法用大火箭直接去買東西。

有些朝代,還會禁止平民使用銀子。明代為了推行寶鈔,就下過“交易銀兩,罪同黨惡”禁令。不過上有所禁、下有所行,明代中期以後銀子作為價值比較高的交易貨币就比較普遍了,但小宗交易用的還是銅錢之類。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大明寶鈔

此外,古代流通所用的,不僅僅是銅錢貨币,布匹、糧食等也可以作為交易用的硬通貨。以物易物,在古代很普遍,不過最近可能你也發現了,現代其實也少不了這種方式。因為一旦交易市場不夠廣闊,以物易物反而比較友善。

之前《尋找“花朝節”:那些被遺忘的傳統節日,該如何回歸?》裡提過,很多地區的節日得以保留是因為它有一個廟會集市的作用支撐它的現實價值。古代貿易肯定不如現代人友善,打開橙色app,哪怕淩晨也可以下單,古人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去特定的地方趕集。當你帶着自己需要交易的物品前去的時候,還會疑惑區區銀兩應該放在哪裡麼?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皇都積勝圖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1910年的集市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2019年武漢新洲花朝集市

至于古裝劇裡那樣,随随便便哪個日子出門就有一條“步行街”,街道兩邊不僅有固定店面的商人,也有流動售賣的攤販,完全是虛構的。别說古人做不到了,現代也沒幾條步行街能做到這麼密集的業态吧!是以說,古裝劇為了填充畫面,怎麼都能做出來。

古人:袖子裡其實啥也裝不了

每次說到這個話題,漢服愛好者們就會舉例一類肥大但收口的袖子。這類袖子的名稱也比較多,漢服運動早期多叫“垂胡袖”,後來多叫“琵琶袖”以及“收祛”等。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漢服圈所用的袖形圖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收口設計

名稱咱不管它,單說這種袖子是否是古人出門帶東西、尤其帶銀子的實作方式呢?很顯然,并不是。

首先這類形式的袖子并不存在于整個“古代”,隻是在部分朝代裡比較常見,比如明代,可見它的樣式上的流行大于功能性的訴求。如果這是一種解決方式,則無法解答其他不采用這種袖子樣式的漫長歲月要如何解決。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明代服飾

更重要的,也沒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這種袖子承擔類似的作用。的确有一些古典小說裡提到,從袖子裡取物或藏物于袖的現象,但要加以差別。可以實作某項功能,和為了這個功能而做出的設計,是不同的。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西遊記》中的“袖裡乾坤”

不信?其實我們的普通袖子也可以藏物,早年扒手們都是在袖子裡藏鑷子、刀片等作案工具。但我們不會是以認為,現代服飾的袖口窄小,是為了友善扒物。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J方示範袖中藏鑷子的做法

此外,老照片裡的和尚們依然保留着這樣的袖子樣式,但他們往往在更隆重的場合穿着這種收口大袖,在平常日子穿着的卻是直筒的窄袖。難道說,做法事時的和尚比平時有更多東西需要攜帶收納,平時反而不需要了?這也太不符合正常日常秩序了吧!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1919-1919年,甘博拍攝的靈隐寺和尚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同理,在古畫裡,位高者穿着收口大袖,而位卑者穿着直筒窄袖。這麼不符合邏輯的結論,究竟是誰深信不疑?

很多人其實沒注意到,和服、韓服也有類似的袖口小、袖身大的設計(不過和服袖根有開口),但真的又有幾個人會真的把袖子當作口袋用呢?當然,我們不攔着任何人這麼去做。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其次,使用這類袖子裝物品并沒有想象之中那麼輕松便捷。我個人的感受是,藏東西可以,但是收納攜帶東西不行。

就拿現代人必不可少的手機和卡包來說吧,留一條系帶挂在手腕上,物品藏在袖子裡,但外面不露手或隻露出手,是比較友善找尋和使用的。但你如果真的把這個袖子當作一個随身布袋,手機卡包直接大喇喇拋進去,重量不僅會影響袖子的外觀,而且會随着動作而晃來晃去。

比較輕便的小物件,甚至會找不到,畢竟袖口是敞開着的,也不像布袋一樣可以朝上并紮口。難道大家覺得古人永遠端着袖子,走路從來不擺臂麼?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明代 郭诩《東山攜J圖》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而且很多人忽略了古今服飾的尺寸差異,實際上這些袖口可能比你現在穿的袖子本身還大。比如,明代定陵裡的服飾,袖口大多在16-18厘米,而像戰國時期的馬山楚墓,這個資料可以達到20-40厘米。東西從袖子裡掉出來,比想象中容易許多。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最近播出的《風起隴西》中也出現了大量類似的袖子,漢服運動早期稱作“垂胡袖”。即便到了影視劇裡面,它的開口依然很大,又怎麼做到物件安全儲存不灑出來呢?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風起隴西》劇照

很多古裝劇裡看似可以實作的事兒,現實中是做不到的。隻不過,對于古風服飾愛好者們來說,模仿古裝劇會看起來很美很酷,但真的很不生活。放銀兩,就更不可能了,前面已經說了,銀子在古代的價值還是很高的。

古人:我的袖子裡分明沒暗袋呀

有人說,古人會在袖子裡縫暗袋。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微網誌截屏

這種說法其實和袖子收口可收納物品是互相沖突的,如果袖子可置物就不必多此一舉去縫個暗袋了。但諷刺的是,這兩種沖突的說法往往同時出現,并且相信的人也同時相信。

目前沒見過任何考古證據可以支援古人在袖子裡縫暗袋的說法,甚至于這個暗袋多大、形狀如何、位置在哪裡、開口朝向,等等也都說法不同意。是以,沒見過的事兒,一大群人是如何靠臆測與以訛傳訛說地煞有其事的呢?

暗袋縫在袖子内部,也根本不實際。如果袖子太窄,如我在網上找到的劇粉舉例的《将夜》,根本就如法容納另一隻手伸進去取方。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網絡圖檔

如果袖子本來是大的,就像網上有人繪制的示意圖那樣呢?因為物品是有品質的,對于大袖子來說會造成袖身擰轉。有暗袋的那個地方是最重的,就會下垂,根本不美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 網絡圖檔

而且要重申多少次,大家才能意識到人手是活動的呢?現代服飾中,在袖子上縫制口袋也都縫在上臂,因為這裡的擺動幅度會小一些。

傳統服飾裡也并非是完全沒有暗袋,近代服飾裡會在内襟處縫制暗袋,但不至于在袖子上。一般會是在既有隐蔽性又相對友善取用的内襟靠近衣扣或衣擺的位置。稍晚一些的旗袍,還出現了側邊口袋,那就更加友善了。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将暗袋在内襟上也不容易破壞服飾外觀。那麼多覺得袖子裡可以做暗袋的人,就沒想過袖子外面也會有痕迹麼?如果做到挂裡上,袖子裡面該擰成啥樣啊!

寫到這裡,估計就要有人哭唧唧地跳出來表示,你每次都指出這個錯了那個錯了,但從來也不告(哄)訴(哄)我們什麼是對的。唉,大多數知識都得靠自己去搞,但這個可以免費一下——你倒是帶個包啊!

有那種可以紮在腰上的腰包,有可以挂在身上的荷包,還有可以搭要帶上的褡裢……哪個也沒阻止大家用啊!當然,如果嫌棄這些不夠仙氣飄飄,生活痕迹太濃,那就不是我所能解決的了。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至于這些解決方案,為什麼放不下手機、交通卡、護手霜之類的,更加無從解答了。因為這是屬于現代人的煩惱,并不是古人的。古人出門也不帶這些,甚至于,古人出門并不帶這麼多奇怪的零碎,生活軌迹也與現代人不同。

很多煩惱,是現代人找出來的,本身可能連個疑問都不算是。是以,在“為什麼”之前,多問問“是不是”。

袖裡乾坤:古人的“長袍寬袖”裡,裝的不是銀子,而是古裝謠言!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标注,文章為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并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檔、視訊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随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着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歡 記得關注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