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鬼谷子:一個人最進階的修養,不是愛憎分明,而是情緒穩定

鬼谷子:一個人最進階的修養,不是愛憎分明,而是情緒穩定

有鬼谷道友問:阿信,你說什麼樣的人比較靠譜?

在世人眼裡,縱橫家們仿佛是最不靠譜的,他們像極了現代的某些商人,毀譽參半。比如張儀,先是被譽為是“大丈夫”,接着又被貶為“傾危之士”,也就是全民公敵。再比如蘇秦先是有“配六國相印”的風光,接着又淪為被“天下共笑之”的笑柄。

可見,人們果真是喜歡以成敗論英雄的。那麼,熱衷于對他人評頭論足,靠熱點資訊浮想聯翩,借以發洩情緒的人就一定靠譜嗎?

鬼谷子:一個人最進階的修養,不是愛憎分明,而是情緒穩定

事實上,我并沒有,也沒有責任為某人開脫,本文旨在解讀某一群體的心理特征。最近“杭州馬某”的新聞引發了群體熱議,顯然此馬某非彼馬某。即便已經辟謠了,仍然有很多人執着的堅信就是那個曾經被稱為是“爸爸”的男人。好不好奇,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期望,渴望,甚至盼望他出事,不得善終呢?到底是什麼仇什麼怨呢?

其實,這一群體的行為特征正好驗證了《烏合之衆》的一個觀點:某個人想要獲得聲望是以成功為基礎的,這是被人們仰望的根本原因。但是,俗話說得好“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沒有人會一直光鮮亮麗的風光下去,也正如鬼谷子說的“世無常貴”,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恒的尊貴,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通俗地說就是,每個人都有保鮮期。

每一個成功者的光芒也一定會褪去。現實的是,一旦個人因某些不測失利,頭頂上閃耀的光環會立即黯然無光。而群體這時對失利的英豪不再是敬仰和崇拜,情感瞬間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他們會因為之前愛戴此人而加以報複,并表現出鄙視。于是,我們很容易會發現,曾經追捧他的,和現在厭惡他的,其實是同一群人。

這也就是阿信之前說的不要濃烈的熱愛某個人,你愛的可能不是那個人,而是那個人的光輝形象。一旦光輝破滅,就會感到自己被欺騙進而由愛生恨。正可謂,愛之深,恨之切。

鬼谷子:一個人最進階的修養,不是愛憎分明,而是情緒穩定

是以,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衆所周知,阿信是個研究鬼谷子的民間手藝人,鬼谷子講過這麼一句話: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

一個人不會輕易的贊美追捧某個人,也不會輕易的厭惡貶低某個人,不會輕易的情緒失控,喜怒無常,這樣的人才是最靠譜的。

是的,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是感性的愛憎分明,而是理性的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