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去年和父親打電話時

發現他老咳嗽

就是那種一句話沒講完

氣就好像上不來

緊接着開始咳嗽

咳得倒是不厲害

但挺頻繁

做醫學科普這麼多年

小編已經聯想到各種可怕的可能性

在呼吸内科一系列檢查後

醫生打上了“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

……

哮喘

很多電視劇裡出現的疾病

那麼遠

忽然又那麼近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今天我們就來盤盤它

——

哮 喘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内科李雯主任醫師

談談哮喘那些事,倡導哮喘的早篩早治、科學治療

16個人就有1個哮喘

——有時候,哮喘很隐形

我們常認為,哮喘,“喘”就是它的表現,但其實除了喘,胸悶、咳嗽也可能是哮喘,如“咳嗽變異性哮喘”“胸悶變異性哮喘”,都是支氣管哮喘的不同類别。

是以,大家如果發現周圍有人經常有咳嗽、胸悶症狀的,一定要提醒他盡早去醫院就診評估哦。

反複發作的喘息、氣短,伴或不伴胸悶或咳嗽等症狀的慢性氣道發炎性疾病,就是支氣管哮喘,它同時還伴有氣道高反應性和可變的氣流受限。

據2015年全球疾病負擔調查(GBD)估計全球哮喘的患病人數達3.58億(粗略估計,世界每16個人,就有一個患哮喘)。中國肺部健康研究(CPH)顯示,中國20歲以上成人哮喘患病率為4.2%,估計20歲以上哮喘患者達4570萬。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2022年5月3日是第二十四個世界哮喘日。今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題是“消除差距,實作哮喘的同質管理”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得了哮喘,以下6點要做好

——有時候,“管”和“治”一樣重要

目前哮喘尚不能根治

但通過有效的管理

可使哮喘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哮喘管理是醫生和患者共同參與的過程,建構互動式醫患夥伴關系非常重要。

哮喘患者管理和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貫穿于一切醫療行為中,無論是初診還是複診患者,無論是輕症患者還是重症患者,無論是門診還是病房,無論是社群基層還是三甲醫院哮喘專科門診。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作為哮喘患者自身,應如何正确管理呢,以下這6點很重要。

1

了解哮喘

它是一種可控的慢性氣道疾病,常在夜間和清晨發作、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後緩解,通過合理的治療與長期管理,可以控制哮喘症狀,避免急性發作。但是,不規範治療或依從性差,可導緻反複急性發作、急診、住院,甚至死亡!

2

積極尋找可能的發作誘因,并盡可能避免

不同哮喘患者發作誘因不同,常見的有帶毛的動物、吸煙/二手煙、煙霧、被褥和枕頭的灰塵、飛揚的塵土、強烈的氣味和氣霧劑、花粉、天氣變化、感冒、運動和勞累。

生活中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包括:塵螨、花粉、真菌、貓毛/狗毛、蟑螂,常見的食入性過敏原包括:魚蝦、雞蛋、水果、牛奶、堅果等。在中國,塵螨是最重要的過敏原。

家居除螨小貼士

降低室内相對濕度,保持室内幹燥通風;

使用包裝套,選用特殊的防螨材料包裝的床墊和枕頭;

床上用品及時清洗、烘幹和晾曬;

地毯、布藝窗簾和家庭裝飾定期更換清洗;

毛絨玩具和小件物品(如枕頭和衣物)可放在冰箱中冷凍24小時以殺死螨蟲然後清洗以去除螨屍體及代謝物等過敏原。

3

吸入激素是基石,急救藥物随身帶

哮喘藥物治療包括控制類藥物和緩解類藥物。

控制類藥物:需要每天使用并長時間維持。俗話說“當飯吃的”,一日三餐不能落,一日兩次的吸入藥物也不能落下,不可以自己随意減量或停藥。

目前指南明确強調吸入激素(ICS)是哮喘治療的基石,所有患者都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治療哮喘,而無吸入激素。

吸入激素(ICS)雖然是糖皮質激素,但因為吸入給藥,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主要是在口咽局部,包括聲音嘶啞、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是以使用後一定要認真漱口。

緩解類藥物:也稱急救藥物,在急性發作時按需使用的藥物,救命用的,建議哮喘患者應随身攜帶,以備急需。

首選緩解藥物是低劑量吸入激素(ICS)+福莫特羅,其它可選緩解藥物是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醫師應該評估患者能否堅持含ICS的控制治療,以減少單獨使用SABA所帶來的急性加重風險。

4

正确使用吸入裝置很重要

小編記得當時陪父親第一次就診時,醫生反複叮囑拿到吸入藥後一定要回到醫生這裡,醫生會進行現場“教學”,這是關系到哮喘患者正确治療的重要環節。

到現在,父親已經治療半年多了,但作為女兒的小編還是不放心,總是通過家裡的攝像頭(父母在老家,我們不放心,是以在客廳裝了攝像頭)詢問父親用藥情況,看他用得準不準确。

目前吸入裝置種類繁多,使用不當會導緻哮喘控制不佳,是以哮喘患者學會正确使用吸入制劑非常重要。

第一次拿到吸入制劑的患者,可以先根據醫生的指導掃描産品二維碼觀看教學視訊,再實物示範吸入裝置,反複練習,并且之後每一次門診複診随訪,都攜帶吸入裝置,讓醫生檢查指導吸入方法,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

當你發現用了這個吸吸的藥效果不那麼好的時候,一定要及時來醫院,請醫生現場檢查吸入裝置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5

自我監測,早期識别急性發作

咳嗽是哮喘急性發作的首要早期征兆。

哮喘患者如果反複咳嗽不好,不能當作上呼吸道感染硬扛,建議及時來院就診。

呼氣流量峰值(PEF)監測,是一種非常簡單好用的居家監測方法,建議每一位哮喘患者都備一個峰流速儀,就像高血壓患者家中常備血壓儀一樣。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峰流速儀 使用方法

1. 将峰流速儀指針撥到标尺“0”的位置;

2. 起立,深吸一口氣(快速深吸),屏息同時将峰流速儀口含器放入口中(以上牙齒輕咬于吹嘴前端、嘴唇緊密包住吹嘴為标準),用力快速呼氣,像吹蠟燭一樣吹完,中途不要停;

3. 記下指針所指數值,并将指針撥回“0”位;

4. 每天早晚各做1次監測,每次監測重複吹氣至少3次(3次中最佳2次的實測值差異<40L/min),并将3次測量中較佳一次的數值記錄下來。

6

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哮喘日記内容可以包括天氣、飲食、運動和工作情況,當天的症狀,PEF值,藥物使用情況等。

哮喘日記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關鍵,也有助于和醫生一起總結并分析哮喘發作及治療規律,進而選擇并調整治療方案。

幫助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途徑還有很多種,包括哮喘管理小程式、與手機連接配接的家用智能肺功能測定、智能用藥監測裝置等,期待未來可實時監測哮喘急性發作的可穿戴裝置問世,哮喘管理将越來越簡便和智能化。

科 室 簡 介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浙大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是浙江省呼吸疾病科研、教學、診斷與治療中心之一。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是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機關、大陸第一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呼吸專業)、衛生部呼吸專科醫師教育訓練基地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全國首批PCCM優秀基地國家臨床研究中心核心機關、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内科教育訓練基地、是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醫學創新支撐學科、同時為浙江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牽頭機關、浙江省肺部疑難疾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牽頭機關、浙江省呼吸疾病診治及研究重點實驗室。

點選“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可直接挂号哦

作者 | 浙大二院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華雯

稽核 | 陳國忠 方序 李雯

責編 | 童小仙

圖檔 | 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系

答應我,好好照顧自己哦

别笑,隔着攝像頭觀察老父親怎麼“吸藥”,真的是我的日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