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樣打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适得其反

當你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你有過被父母打罵的經曆嗎?

對于父母打罵形式的教育,你覺得對你産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當你長大成為别人的父母以後,你也會學着父母當初的樣子,以打罵的形式教育孩子嗎?

這樣打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适得其反

打與罵,确實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教育方式,但是否行之有效,就不得而知了。這一點,在很多人心中可能有數,但是卻不能對父母講,因為會被冠上,“長大了,翅膀硬了,就不服管教了”這個莫須有的“罪名”。

那麼打罵教育,真的能夠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讓孩子成為父母所希望他們成為的,那樣的人嗎?下面,我們就通過兩個案例來看一下。

案例一:父母的打罵是最嚴重的負擔,就算上了大學也無可逃避

這樣打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适得其反

在大學生小李的印象中,從小到大,父母隻會對自己進行打罵。事情做不好了,會被父母打罵;學習成績下降了,會被父母打罵;有時候哪怕隻是說錯了一句話,也會被父母打罵。是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小李從來不敢跟父母開口,怕又被父母責罵。

在父母嚴厲的打罵教育下,小李不負所望考入了一所211大學。但是自從上了大學後,小李就遇到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大學課程的困難,以及周圍同學的優秀,讓小李産生了極其嚴重的挫敗感。于是他迷戀上了網絡遊戲,因為在網絡遊戲裡,他可以不去想那些讓他煩心的事情,也不用去應付父母的責罵。

可以看到,父母的打罵就是小李最嚴重的心理負擔,就算上了大學也無可逃避。

案例二:困難隻是一時的,媽媽一通電話罵醒迷茫的女兒

這樣打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适得其反

小張,是一個非常自律、自信、自尊、又懂得與人相處的優秀大學生。在别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她總是會第一時間去安慰别人。但是大二的時候,小張也遇到了一個心理上的坎,一直走不出去,她競選學生會幹部失敗了。

因為競選的失敗,小張陷入了自身的迷茫,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來精神。不得已,小張打通了媽媽的電話,想得到來自媽媽的一些安慰。結果媽媽接起電話就把小張罵了一頓,“你不是平時挺會安慰别人的嗎?怎麼輪到自己了,你就沒辦法了呢?”“在我印象裡,你是一個有自信的堅強女孩。可是我不知道,你竟然這樣懦弱!”

這樣打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适得其反

整通電話,小張沒有說一句話,就被媽媽罵得挂斷了電話。挂斷電話以後,小張情不自禁哭了出來。媽媽那一句“你竟然這樣懦弱”,太紮心了,她在腦海裡不停回想着那一句話。

終于,小張停止了哭泣,又一次自信勇敢地擡起了頭,因為她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不就是一次失敗嗎?有什麼過不了的,大不了重整旗鼓再來一次吧!”就這樣,媽媽一通電話罵醒了迷茫的女兒,讓女兒明白了“困難隻是一時的”這個道理。

是以說,教育中打罵孩子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而像下面這樣打罵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可能會适得其反。

1、隻要孩子一犯錯,就打罵孩子。

這樣打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适得其反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聖人還難免會犯錯呢,更何況孩子了。是以要容許孩子犯錯,不要孩子一犯錯就打罵孩子。因為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孩子不僅記不住自己被打罵的原因,還會與父母産生隔閡感。就像案例一中的大學生小李一樣,遇到困難了也想不起父母,隻會選擇逃避。

2、不問青紅皂白,就打罵孩子。

這樣打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适得其反

因為被父母冤枉而被打罵,在孩子心裡永遠是最深的傷。是以請一定不要不問青紅皂白就打罵孩子,因為會對孩子的心理帶來極大的傷害。

3、在吃飯或睡覺前打罵孩子。

這樣打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适得其反

吃飯和睡覺前打孩子,對于心理學家來說也是一個忌諱,因為吃飯和睡覺前是人一天中最輕松的兩個時間,可以不用理會學習,也可以不用考慮其它事情。假如這兩個時間打罵孩子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吃飯和睡覺前這兩個時間适合做的事情是,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溝通交流的事情可以是關于孩子的事情,及時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可以是有關家庭和社會的事情,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正确合理地看待家庭和社會。

最後,對于父母打罵形式的教育,你如何看呢?歡迎留言讨論!也謝謝朋友們每一個點贊、收藏、評論和轉發的支援!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