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唐僧臨死前才知道,孫悟空對他有多重要!
文/姜子說書
《西遊記》故事裡,唐僧一直覺得孫悟空不仁,動不動就發脾氣,打殺凡人,又不聽教誨,是以,他曾經多次驅逐孫悟空。

有一回,孫悟空三次打殺白骨夫人,唐僧以為他先後打殺了人家一家三口,在豬八戒的慫恿之下,趕走了孫悟空,猴王回到花果山,說了這樣一番話。
大聖道:“小的們,你不知道,那唐三藏不識賢愚。我為他一路上捉怪擒魔,使盡了平生的手段,幾番家打殺妖精,他說我行兇作惡,不要我做徒弟,把我逐趕回來,寫立貶書為照,永不聽用了。”
還有一回,幾個毛賊攔路搶劫,遭行者棍下傷身,三藏恨恨道地:“猴頭過去!等我撮土焚香禱告。”你看他如何禱告?
唐三藏祝雲:“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看官聽說,唐僧推了個幹淨,豬八戒和沙僧也跟着撇清,孫悟空當場揭穿唐僧忒沒情義,他打殺毛賊,卻也隻是為唐僧取經。
後來,六耳猕猴打暈唐僧,這老和尚更是對孫悟空恨得咬牙切齒。取經路上,唐僧無數次對着孫悟空念緊箍咒,恨不得将這劣徒當場暴斃。
看官聽說,唐僧不聽孫悟空勸告,又恨他不遵師命,師徒兩個的沖突,比天高、比地厚,但是,唐僧好多次臨死之前,想到的第一個人卻是孫悟空。
《西遊記》故事裡,取經團隊路過小西天,唐僧不聽孫悟空之言,非要進去,結果孫悟空被黃眉大王關進了金铙,唐僧等人也被捆了。
三藏哭道:“悟空啊!我自恨當時不聽指令,緻令今日受災危。金铙之内傷了你,麻繩捆我有誰知。四人遭逢緣命苦,三千功行盡傾頹。何由解得迍邅難,坦蕩西方去複歸!”
看官聽說,大聖是個不計前嫌的人,他大人有大量,見唐僧憶念自己,立刻生了憐憫之心,主動與師父冰釋前嫌,救他性命。
行者聽言,暗自憐憫道:“那師父雖是未聽吾言,今遭此毒,然于患難之中,還有憶念老孫之意。趁此夜靜妖眠,無人防備,且去解脫衆等逃生也。”
《西遊記》故事裡,車遲國一站,唐僧見孫悟空被滾油烹死了,念及孫悟空自從歸教,曆曆有功,又雲先死者為神,要為大徒弟燒一陌紙,表師徒一念,你看他對鍋怎麼祝來着?
三藏對鍋祝曰:“徒弟孫悟空!自從受戒拜禅林,護我西來恩愛深。指望同時成大道,何期今日你歸陰!生前隻為求經意,死後還存念佛心。萬裡英魂須等候,幽冥做鬼上雷音!”
你看,唐僧和孫悟空雖有萬般嫌隙,每次唐僧臨死之前,都會感念孫悟空護法有功,并認為孫悟空與他本是一體,都是龍華會上人。
即便是平日裡專門與孫悟空作對的豬八戒,此刻亂罵孫悟空是油烹的弼馬溫,在面對黑白無常的時候,還惦記着與孫悟空一同去幽冥界呢!
《西遊記》故事裡,西天路上,孫悟空這個徒弟反倒是多次給唐僧講解《心經》,難怪觀世音菩薩說西天路上少不了齊天大聖,唐三藏這個師父,也是明白孫悟空對取經團隊的重要性的,不信你看這師徒兩個談經論道情景。
行者道:“師父隻是念得,不曾求那師父解得。”三藏說:“猴頭!怎麼又說我不曾解得!你解得麼?”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聲。
這師徒兩人為啥突然不再作聲呢?豬八戒和沙和尚不能了解,以為孫悟空不過是說大話,而唐僧卻明白,這大徒弟果真是解得。
旁邊笑倒一個八戒,喜壞一個沙僧,說道:“嘴臉!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裡禅和子,聽過講經,那裡應佛僧,也曾見過說法?弄虛頭,找架子,說甚麼曉得,解得!怎麼就不作聲?聽講!請解!”沙僧說:“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長話,哄師父走路。他曉得弄棒罷了,他那裡曉得講經!”三藏道:“悟能悟淨,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國文字,乃是真解。”
可知西天取經,所取乃是無言國文字的《心經》,而孫悟空恰是心猿,如來把無字天書給取經人,并非兩個尊者作假,實在是世人看不懂《西遊釋厄傳》罷了!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