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紮根惡性良性腫瘤内科35年,他如何與癌症搶生命?

見證并推動大陸惡性良性腫瘤學科發展

撰文 | 汪航

來源 | “醫學界”公衆号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主任顧康生的“敵人”,是大陸緻死率第一、第三高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肺癌和胃癌。

根據他的經驗,大多數剛确診為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病人都非常恐懼,不願接受這一事實,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配合治療的意願不高,也聽不進勸慰,這種絕望情緒,将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紮根惡性良性腫瘤内科35年,他如何與癌症搶生命?

顧康生教授

為了幫助患者盡早适應抗癌持久戰,顧康生教授治療前會先充分了解病人病情,并根據病情不同分期和病人身體和心理狀況,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

他會給病人着重講兩個方面:一個是不同癌症分期下的治療政策——讓患者科學、理性的認知病情,強調早期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經過治療預後較好,希望患者積極配合;另一個是同癌種病人經過治療後所獲得的長期生存現狀——以給患者帶來治療信心和希望。

從事惡性良性腫瘤臨床工作近35年,顧康生教授認為和病人溝通也是門很深的學問。“對于惡性良性腫瘤科醫生來說,要根據患者惡性良性腫瘤階段采取不同的溝通政策,也要和家屬保持聯系,制定出個性化的最佳治療方案,用醫學提升患者的治療期待和生存品質。”

“研究”對惡性良性腫瘤科的意義

上世紀八十年代,顧康生教授大學畢業于蚌埠醫學院,最早涉足臨床是在1987年讀研期間。

他做了一項關于惡性良性腫瘤的研究課題,對臨床診療産生了濃厚興趣。“我發現無論是在基礎研究還是臨床領域中,惡性良性腫瘤學科都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是以想成為一名惡性良性腫瘤科醫生。”

這一選擇在當時并不常見。顧康生教授介紹,由于惡性良性腫瘤診治水準較低,加上治療尤其内科治療的手段單一、藥物稀少,且大部分進到惡性良性腫瘤科的患者都是晚期,生存周期短、治療效果差,這讓大家普遍覺得“做惡性良性腫瘤科醫生沒有成就感”,不太願意到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工作。

剛入門時,顧康生進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工作,這是安徽省最早成立惡性良性腫瘤專科的醫院之一,雖然起初病床不多,但這段時間讓他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癌種,打下了較堅實的惡性良性腫瘤診治臨床基礎,臨床能力快速提升。

他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為了緊跟國際最前沿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方式,科室在國内率先建立起生物治療實驗室,引入免疫療法中的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治療,并派其外出學習。“學成歸來後我把包括LAK細胞、TIL細胞在内的細胞生物治療引入科室中,在當時大大的提高了科室臨床治療水準。”

到了1993年,原衛生部組織專家對包括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惡性良性腫瘤内科生物治療實驗室在内的學科進行檢查。

顧康生至今仍記得很清楚:“檢查組充分肯定了我們的工作,并把我科實驗室作為全國13家生物治療基地科室之一,原安徽省衛生廳也下發檔案,準許為省内唯一一家可以開展細胞治療的科室,促進了學科發展。”

這段經曆,讓他深切體會到“臨床科研”的意義。成為科主任後,顧康生教授提出“發展特色學科,大力提升臨床科研”的理念,在臨床藥物試驗、科研人才培養、課題研究等方面持續發力。

紮根惡性良性腫瘤内科35年,他如何與癌症搶生命?

顧康生教授

“整個藥物臨床研究過程對醫生的要求是很高的,包括熟悉新藥研究臨床設計、研究病例并入組、管理、療效評估等一系列内容,能夠讓我們科室隊伍得到臨床業務能力和科研水準得到鍛煉和提升。我一方面鼓勵大家結合臨床去做科研,另一方面還引進了優秀科研人才,以此帶動學科的整體發展。”

顧康生教授介紹,目前學科現有5個病區,設定胸部惡性良性腫瘤、腹部惡性良性腫瘤、惡性良性腫瘤微創診治和惡性良性腫瘤生物治療4個亞專科病區,還有附屬惡性良性腫瘤細胞診斷室、抗惡性良性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基地及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專科實驗室。他們在院内先後組織和參與肝膽胰惡性良性腫瘤、胃腸惡性良性腫瘤、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和惡性黑色素瘤MDT多學科協作診治團隊,為患者提供規範、優質和個體化醫療服務。

從一個僅有幾人的小科室開始做起,如今的安醫大一附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已經成為安徽省“十二五”臨床重點專科(優先發展)和CFDA準許的安徽省規模最大的抗惡性良性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基地之一。惡性良性腫瘤内科研究成果和研究團隊已得到國内同行的肯定和認可,迄今已培養出上百名博士後、博士與碩士,其中很多人現在都已是領域内可以獨當一面的專家。

與此同時,團隊的學術成就和實力也不斷彰顯。僅2021年,顧康生教授帶領的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團隊發表了105篇學術論文,其中SCI文章49篇,影響因子超過10分的文章有10篇。科室還相繼獲得安徽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第八屆吳孟超醫學青年基金獎和第十六屆安徽青年科技獎1項等衆多獎項。

紮根惡性良性腫瘤内科35年,他如何與癌症搶生命?

顧康生教授團隊項目“胃癌鉑類藥物療效預測标志物篩選、治療方案優化及臨床應用”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拓寬胃癌的治療邊界

今年2月,中國國家癌症中心釋出了最新版中國癌症報告《2016年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由于癌症資料統計通常會延遲3到5年,這也是大陸當下最具代表性的一份資料。

報告共納入487個癌症登記處的資料,覆寫約3.8億人。結果顯示,大陸每分鐘有超過8個人被診斷為癌症,每分鐘有超過5個人因癌症逝世。

在顧康生教授看來,對于癌症,無論是社會認知、發病機制,還是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近三十年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以胃癌為例,報告顯示,胃癌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均排在第三位,分别為39.7萬和28.9萬人。他還解讀稱,“從已有的資訊看,我們國家35歲以下的年輕人患胃癌的幾率還不是很高,主要集中在45歲到60歲年齡段,沒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從2000年到2016年,高發而預後較差的胃癌,死亡率其實呈逐年降低的趨勢,但發病人數多了起來。

其中收治的大多數胃癌患者,發現時就已經是晚期。“由于早期胃癌起源于黏膜層,癌竈表淺,很少影響到消化功能,是以很少出現症狀,偶爾有腹脹、胃痛等症狀,患者會單純地認為就是胃炎、消化不良等,覺得忍忍就過去了。”

他分析,這也與對早期診斷所采用胃鏡檢查有抵觸心理有關。認為胃鏡檢查很痛苦,難以接受,實際上,目前胃鏡檢查已發生改變,尤其是無痛胃鏡的廣泛應用,使胃鏡檢查不再是痛苦的事。

如果能及早發現,通過手術,90%以上一期胃癌都能獲得治愈。随着越來越多的緻癌因素被發現,如高鹽腌制和富含亞硝胺的食物、幽門螺杆菌、癌前病變等,針對這些危險因素予以關注和避免,并積極的幹預,胃癌可以做到很好預防;在診斷領域,無痛胃鏡成為主流,患者得以通過早期篩查,治療可盡早介入。

紮根惡性良性腫瘤内科35年,他如何與癌症搶生命?

MDT團隊進行臨床讨論

另一個變化發生在治療領域。“以前胃癌惡性良性腫瘤内科治療隻有化療,且可用的化療藥物數量有限,療效不高,随着靶向治療和免疫藥物加入後,臨床可以根據癌症不同分期采取個性化治療,II期、III期患者采取圍手術期綜合治療,療效發生了很大改善。”

但對于晚期胃癌,醫學能做的依然有限,一組最直覺的數字是,晚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不到10%,顧康生教授認為,目前胃癌的臨床治療水準盡管已有進展,但還需要研發出更多的靶向藥物和免疫制劑。

為此,“我們目前仍在探索胃癌聯合優化治療方案,尋找更多且可用于臨床的免疫治療預測标志物,在術後輔助中探索延遲複發的新方案。”

作為安徽省最大的抗惡性良性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基地,他帶領科室積極參與抗惡性良性腫瘤新藥臨床研究,迄今已承擔國際多中心臨床藥物研究超過30項,國内多中心臨床藥物研究100多項,所完成項目的品質獲得CFDA肯定。

成為一名優秀的惡性良性腫瘤科醫生

在顧康生眼裡,當好一名惡性良性腫瘤内科醫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要在基礎知識、研究能力、專業英語等方面具備優勢。

“惡性良性腫瘤是一個綜合學科,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比如需具有内科中的心血管、消化、腎髒、呼吸、感染等學科功底,還有紮實的影像專業知識,是以要在掌握基本功的前提下,具備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和處治技能;其次,外語也很重要,可以在國内外學術交流會議中學習到惡性良性腫瘤前沿訊息,還要有很強的臨床研究能力。”

紮根惡性良性腫瘤内科35年,他如何與癌症搶生命?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團隊

今年是顧康生教授紮根臨床與科研一線的第35年,他不僅要時刻專注于科室發展和提升診療能力,更多時候,也在思考和關注如何照顧病人及家屬情緒。

“癌症病程長,病死率高,治愈難度大,人們難免心生恐懼,患者在知道癌症降臨前,很少有人會做好準備,慌亂、迷茫、崩潰等其實是正常表現,這時候就需要有專業人員站出來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他把醫患溝通當成學問,并細分為了幾個階段。“如果是診斷初期,我不會直截了當說就是惡性良性腫瘤,而是委婉表達某個地方發現了一些問題,還要進一步明确,目的是讓患者配合。”

一旦明确診斷後,顧康生教授會根據不同分期給予建議。“早期病人預後好,給予專業的醫學治療政策就可以,如果是晚期患者,我一般談話比較含蓄,比如告訴患者我們有一些治療措施可能會對你有幫助,再舉一些經過治療後成功的病例,患者看到效果不錯就有信心了。”

而和家屬溝通時,顧康生教授用“實事求是”和“量力而行”來概括,不僅要把病情進展、可能出現的後果、預後效果如實告訴家屬,也會勸家屬結合自身經濟條件,選擇最适合的藥物。

雖然已年近60歲,但顧康生教授依舊停不下來。周一、周二和周五,他需要趕到醫院的各個院區出診,其餘時間開展病區查房、會診、學術研讨會等各種事宜,日程排得滿滿當當。

紮根惡性良性腫瘤内科35年,他如何與癌症搶生命?

顧康生教授團隊與研究所學生

依托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室還承擔了大學生、碩士研究所學生《惡性良性腫瘤學》課程帶教,國際學院的《惡性良性腫瘤學》的外語帶教、考核及外國留學生進入臨床實習的帶教工作,并參與人衛出版社組織編寫的英文版教材。

每年,從他所在的惡性良性腫瘤學教研室畢業的博士、碩士就有20多人,還要接收來自省内其它醫院的進修生,并通過舉辦安徽省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大會、安醫惡性良性腫瘤論壇、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新進展研讨班、惡性良性腫瘤内科住院醫師教育訓練班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培養惡性良性腫瘤專業人才。

“我非常鼓勵有志于在惡性良性腫瘤領域發展的年輕人繼續深造下去,通過臨床、科研等多方面不斷提升綜合能力。”他告訴“醫學界”,這不僅是為了學科發展,也關乎癌症患者的命運。

專家簡介

紮根惡性良性腫瘤内科35年,他如何與癌症搶生命?

顧康生 教授

惡性良性腫瘤學博士、主任醫師、二級教授、惡性良性腫瘤學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惡性良性腫瘤科主任、惡性良性腫瘤學教研室主任、安徽省“江淮名醫

中華醫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學分會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惡性良性腫瘤醫師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會(CSCO)理事會理事

長期從事惡性良性腫瘤内科臨床和科研工作,尤其關注肺癌、胃腸惡性良性腫瘤和惡性淋巴瘤的個體化治療。已出版主編惡性良性腫瘤學專著2部,參與編寫9部,其中作為編委參編國家“十三五”英文版規劃教材《Oncology》,以第一作者發表論著100多篇,其中SCI論文20多篇;并擔任《臨床惡性良性腫瘤學》和《安徽醫藥》雜志編委;主持近100多項國家臨床藥物研究,10多項國家、省級科研課題;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

來源:醫學界

責編:淩駿

校對:臧恒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