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有道是“天不渡人,唯有自渡。”
運氣好的時候,我們還能受到老天的照顧。而運氣不好的時候,别說老天照顧了,也許連身邊人都會抛棄我們。
在這個殘酷的人世間,其實人們活着,就像是踩在鋼絲上行走一般。走得平穩了,就不會掉下去,還能安穩到老。走得不平穩,也就隻能堕入到深淵當中,一夜回到解放前。
就拿晚年來說,人老了,真的就一定能受到兒孫的尊重嗎?就一定可以享受到天倫之樂,安心順暢一輩子嗎?不見得。
這世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老年人孤獨終老,或者老年人被抛棄的案例,在生活中數不勝數。這些人,大多沒有什麼依靠,沒有什麼底氣,最後就隻能在晚年受苦,活得卑微了。
有句話很難聽,但說得很現實,人類社會本質上就是更新版的叢林社會,裡面的所有人都活在了“弱肉強食”和“利益至上”的環境當中。
你我終究會明白,晚年缺少這3樣東西,就連老天都會落井下石。
02
晚年太窮,缺少金錢,連老天都會落井下石。
《增廣賢文》有言:“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放根讨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有錢有勢的時候,别說家人和親戚了,哪怕是外人見到我們,都會故意奉承客套一番。别人并非是看着我們本身來做人,而是看着我們手中的錢财來做人。
沒錢沒勢的時候,别說外人和過客了,哪怕是兒女老伴見到我們,都會感覺到厭惡。人老了,并非是罪過。而年紀大了,兜裡面也沒有錢,那才是原罪。
經曆半生,每個人都能感覺到,人的本身是不值錢的,隻有這個人擁有的資産,才能讓他的個人更加值錢。
想起一些農村的老人,既沒有資源,也沒有資産,更不能幫到孩子什麼忙,是以他們的親人都會離他們而去。到最後,他們也就成為了孤寡老人。
每當看到這樣的事兒時,我都特别心酸,難道這世道就真的隻看錢财而不看感情嗎?
後來,等卑微過了,被人瞧不起了,才突然恍然大悟,什麼感情,什麼親情,什麼高品質的生活,都需要錢财的“加持”。前者,是樓閣,而錢财則是萬物的基礎。很現實。
03
晚年太執着,缺少知足之心,連老天都會落井下石。
丘處機說過,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
人活一世,吃得好,穿得暖,手上有點小錢,那人生就圓滿了,又何必執着那麼多呢?當然,人就是因為過分執着,進而惹來了無數的禍患。
人到晚年,為什麼人們的身體會出現問題,心态也變得不好,家庭沖突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不幸福?我想,這都跟人之“執着”之心息息相關。
首先,在瑣碎的問題上斤斤計較,不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他的心态不就越來越差,身體狀況不就出現問題了嗎?
其次,偏執到了最後,不僅激發了家庭的沖突,而且放大了家人的缺點,那家庭又怎麼可能和諧安穩下來呢?
最後,看到别人的資産比自己多,别人的兒女事業有成,自己就想不開,攀比到執念叢生。如此,晚年的我們又怎麼可能“常樂”呢?
活得幸福的關鍵,就在于知足常樂。很多東西,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該是你的,永遠都是你的。而不屬于你的,哪怕你愁得滿頭白發,也有什麼意義。
是以說,人到晚年,摒除執念之心,好好地修養自己的心态。我想,這才是福氣的源頭。
04
晚年太做作,缺少體諒之心,連老天都會落井下石。
有這麼一句話:“老人無德,牽連一家。”
這番話很刺耳,也頗有些大不敬的意味在裡頭。但是,它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沒有德行的老人,終究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安穩。
為什麼有些老人會被兒女抛棄,同時也被身邊人厭惡?
沒錢,那是物質因素。而個人的品德不行,總喜歡倚老賣老,不懂得體諒身邊人的難處,這才是家庭關系破裂最主要的原因。
兒女辛辛苦苦付出了,但父母沒有體諒,反而覺得兒女付出得不夠多,依舊壓迫兒女。結果,也不過是兒女“背叛”父母罷了。
家人都一團和氣,互相幫助,誰知道長輩喜歡當“攪屎棍”,讓家庭變得混亂起來。試想,又有誰喜歡跟這樣的“攪屎棍”生活呢?
人老了,家庭地位高了,不代表就一定要倚老賣老。有錢是一回事,有沒有品德又是另一回事。要知道,有德有錢的老人,才算是幸福者。
與兒女或者家人相處,切勿盲目自我,而是要體諒兒女的難處。你尊重我,我才能尊重你。否則,沖突叢生,晚年一地雞毛。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