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父母是天然的教師,

他們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 著名教育家、列甯夫人

克魯普斯卡娅

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嚴禁超前教育訓練,嚴禁占用休息日和寒暑假進行學科類教育訓練,嚴禁刊發校外教育訓練廣告。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陸家庭教育立法正在進行中,家庭教育促進法草案二審稿不久前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雙減”政策下,家庭教育作用突顯。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在一些業内人士看來,家長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改變是決定“雙減”政策能否落地的關鍵因素。

常言道,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家庭是最早的學校。為人父母希望培養不僅成績好而且有教養的孩子。

但是“教養”從哪裡來?其實就是從良好的“家教”“家風”中來。

父母的言傳身教,家庭環境的潛移默化,才是“讓孩子赢在起跑線上”的根本,才是孩子成長成才的關鍵。

而院士,是全球學術界給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稱号。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當代中國科學技術的最強大腦、最強心髒。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這10個院士家庭。看看這些站在學術界最高端的人,是怎麼學習成長的,是如何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一步步變成科學家的。(按姓氏拼音排序)

01

“為人民服務,大家好就好了!”

——徐靜娴(陳薇院士母親)

陳薇

(1966.2.26 - )

浙江蘭溪人,生物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少将軍銜

1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陳薇研發疫苗半年頭發由白變黑”的話題登上熱搜時,面對女兒的辛勞,陳薇媽媽徐靜娴卻說:為人民服務,大家好就好了!驕傲!

其實,陳薇媽媽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人。在父親早逝的時候,她一手拉扯着弟弟長大,硬是把弟弟送入了浙江大學。

陳薇在人生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候,甚至是放棄高薪從軍時,她也沒有做出幹涉。

哪怕在年老的時候,因為女兒一直奮鬥在護國一線,常年無法陪伴自己,她也沒有絲毫怨言。

“國家好就是大家好。”這樣為國為民着想的大局觀,更是時刻感染着陳薇。

可以說,陳薇能夠成為今天的人民英雄,她母親可謂功不可沒。

陳薇媽媽,給陳薇的最好的禮物可能就是給予她充分的選擇權。

在采訪中,陳薇媽媽表示,對于女兒自己基本是放手不管的狀态,女兒愛做什麼就做什麼。

陳薇在碩士畢業的時候,本來與一家著名生物公司簽了約,工資十分可觀。但是,在臨門一腳的時刻,陳薇卻選擇棄高薪從軍。

對于普通的父母來說,這時一般就要炸了。自家寶貝女兒放着錢多待遇好的工作不做,要進軍隊受苦,這哪裡受得了?

可陳薇媽媽卻沒有阻攔,而是放手讓女兒去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要是當時,媽媽的女兒阻攔了,還會有今天的站在抗毒前線的護國戰神嗎?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陳薇父母觀看陳薇院士授勳)

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背後必然有着更優秀的父母。深以為然。一個人之是以能夠成功,與父母背後的努力不可分割。

陳薇院士站在媽媽的肩上,成為一代铿锵玫瑰,令14億國人敬佩。

“栩栩(陳薇乳名),好好幹!加油!爸爸媽媽永遠支援你!”8月19日醫師節前夕,徐靜娴夫妻倆提起筆,親手為仍奮戰在一線的女兒寄出了一張明信片。

02

李氏家訓:

愛我中華、興我家邦、

少小勤學、車胤孫康、

弦歌雅樂、翰墨傳香、

尊師益友、孝德永彰、

和親睦鄰、扶幼尊長、

敬德修業、發奮圖強、

女紅針黹、娴淑賢良、

詩書共讀、蘭桂齊芳、

扶貧濟困、造福一方、

克勤克儉、家道隆昌。

——李貞發

(李德仁、李德毅院士曾祖父)

李德仁(李德毅胞兄)

(1939.12.31 - )

江蘇鎮江人,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會員

2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李德毅(李德仁胞弟)

(1944.11.28 - )

江蘇鎮江人,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會員,少将軍銜

1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李德仁是普通職員家庭出身,姐弟7人中,他為長子。其父母薪水微薄,幼年時期的清貧激發了他勤奮、自強的信念。.

李家的子女從小就學到了要勤學讀書、尊老愛幼、與人和睦相處等道理。

在江蘇泰州市姜堰區溱潼古鎮上的著名景點院士舊居,指的李氏家族。

古色古香的舊居主人,就是李德仁、李德毅、李德群三兄弟院士的高祖父李承霖。

李承霖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文科狀元,為官清廉,著述很多,在大陸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

鹹豐初年,因為兵荒馬亂,李承霖一家避居到溱潼,購置了這處當年就有百年曆史的老屋。後來又經過不斷改建,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其廳堂懸挂着李氏80字家訓:“愛我中華、 興我家邦、少小勤學、車胤孫康、弦歌雅樂、翰墨傳香、尊師益友、孝德永彰、和親睦鄰、扶幼尊長、敬德修業、發奮圖強、女紅針黹、娴淑賢良、詩書共讀、蘭桂齊芳、扶貧濟困、造福一方、克勤克儉、家道隆昌。”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江蘇泰州市姜堰區溱潼古鎮的院士舊居)

家訓由李德仁三兄弟的曾祖父李貞發手書于1890年,距今已有135年曆史了。

可見,李家的家風、學風都是不一般的。

一般人家的家訓隻是通過口耳相傳延續,并沒有形成文字,這難免會在傳教中變樣甚至喪失。可李氏卻是還把雕刻上匾,代代相傳,嚴格遵守,是以産生了神奇的效果。

03

“說實話,哪怕說實話會帶來尴尬。”

——李四光(李林院士父親)

李林

(1923.10.31 - 2002.5.31)

湖北黃岡人,實體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3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李林出生時,父親李四光在北京大學任教,母親是學鋼琴的,是北師大附中的教師。

科學與藝術結合,使李林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她4歲時已能讀書寫字,5歲開始彈鋼琴,常跟父親爬山和野遊。

父親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熱愛祖國、熱夫妻民、熱愛科學、忠誠樸實的思想作風對李林影響很深。

李林從小就立下志向,學科學、搞科研,幻想着将來也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名科學家,為祖國的強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林的人生有個關鍵轉折: 1946年, 她獲得獎學金,到英國伯明翰大學讀碩士,畢業後在劍橋找了份實驗員工作,負責磨金相。

有一次,磨着磨着,金屬片就飛了出去,那個金屬片由實驗員一對一磨制,是要撰寫金相報告的。

李林很着急,英國同學跟她說沒關系,我們也常常飛出去,就給她找了個吸鐵石,往地上一吸,吸了一大堆片片。她說哪個是我的,英國同學說老闆也不清楚,你挑一個就行。後來,就挑了個幹淨的,磨了,寫報告給教授。

但她從小就知道,做科學要做老實人。後來還是跟教授說了,教授當時沒說什麼。過幾天,系裡秘書來找她說:教授找你有事。

她當時吓壞了,以為工作丢了,結果教授就問她:你想念書嗎?她說:當然想了,但我沒錢。教授說:你要想念,我給你找錢。教授覺得這個人比較适合做科學,因為她誠實。就這一個機遇, 她就在劍橋讀了博士。

父親李四光家教中很重要一點是說實話,哪怕說實話會帶來尴尬,這影響了兩代甚至三代人。

另一個重要的影響,是喚起大家對科學、尤其是對自然科學的熱愛。

“我對父親最大的印象就是工作,他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李林說。

李四光當然忙,32歲到82歲,半個世紀始終保持工作狀态,大學教書、野外考察、建立理論、當部長、找石油、找鈾礦、研究地震,去世前四天住院,還讓秘書幫着找地圖。

李林先天柔弱,常常肚子痛。結束工作回到家的李四光,經常是先解開衣服,把襁褓中的女兒包在衣服裡,用自己體溫給小嬰兒捂肚子。

即使壓力巨大,李四光仍用早餐時間,傾力陪伴一個還是小寶寶的李林的女兒。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李四光與李林合照)

細細品味,會發現兩代父母都較少陪孩子。但隻要有機會和孩子相處,哪怕一分鐘,給出的愛也是飽滿的,短暫的陪伴成為孩子一生記憶中的高光時刻。

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我們得到的愛是足夠的,從沒想過有什麼缺憾。李林的女兒這樣說。

04

“帶你看世界,路你自己選。

在讀書之餘,

把塑造健全人格放在首位。”

——梁啟超

(梁思成、梁思禮院士父親)

梁思成(梁思禮胞兄)

(1901.4.20. - 1972.1.9)

廣東新會人,建築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4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梁思禮(梁思成胞弟)

(1924.8.24 - 2016.4.14)

廣東新會人,飛彈控制專家,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主要發起人之一

1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梁思禮(談父親梁啟超):“我受他的影響,是以他遺傳給我的基因,就是‘愛國’兩個字。”

“寶貝,我晚上在院子裡徘徊,對着月亮想你們,也在這裡唱起來,你們聽見沒有?”

以上這句聽上去有點肉麻兮兮的真情表白,不是出自互訴衷腸的小情侶之手,而出自梁啟超——一個思念孩子的老父親。

梁啟超對家中九個孩子的純愛,發自内心,訴諸言行,他絲毫不願掩飾父母對下一代熱切的關愛,而是願意大聲告白、大膽展現。

家裡九個孩子,他一視同仁地疼愛,每個孩子還都被他起了有趣的诨名——

他稱大女兒思順為“大寶貝”、“我最愛的孩子”,他給三女兒思懿取了個外号叫“司馬懿”,小兒子思禮叫“老白鼻”(老baby)。

當然,梁啟超對孩子的濃情蜜意,不僅展現在日常陪伴與親昵稱呼上,他對孩子們的愛護,甚至到了事無巨細的地步。

孩子生病的時候,他會親自探望、護理;孩子平時穿什麼衣服,他都要過問,甚至女孩子衣服的花色,他也會提出建議。

頗有名氣的“梁啟超家書”,也是在對孩子們一片熱忱的愛意中寫成,400多封信件,涵蓋了生活起居、課業求學的方方面面,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進行不同的鼓勵和指導。

梁啟超認為,“天下最神聖的莫過于情感,老實說,要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

而這份來自父母的愛與尊重,也終将成為孩子們一生自尊、自信的源泉。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孩子們需要指引的時候,梁啟超必然是以良師的身份出現,給予理性的建議。

可是,這也并不意味着梁啟超會為孩子們包辦一切,甚至逼着他們一定要按照自己預設的道路前進,不容置疑,次女梁思莊的事業選擇,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與其在家中發号施令,還不如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在自由平等的氛圍中,将自己的所見所想娓娓道來。

“帶你看世界,路你自己選”,父親的建議打開了兒女們的思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人生,屬于孩子自己。

梁啟超無疑是一位對子女寄予厚望的精英父親,但他的殷切期望,從不在于一時,也不僅僅在于兒女們的學業成績。

除了學業,梁啟超更注重培養孩子的品質,磨練他們的意志,在讀書之餘,把塑造健全人格放在首位,他的教育觀,一直很正。

也正因如此,隻有他會在孩子們埋頭于專業小有成績時,提醒他們放下書本,多去鍛煉、遊樂;也隻有他,在聽到孩子們做出一番成就後叮囑,早睡早起,注意身體。

三觀正的教育,關注孩子的心性、志趣、健康、幸福,成效也顯著——梁家的九個子女不僅有健康的思想體魄、淵博的知識,還具有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這一切,恰恰得益于梁啟超三觀極正的理念。

而在家國天下的大事上,“三觀正”更代表着一種底線、一種堅守、一種信念。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之時,梁家兒女也和父親一樣,始終是頂天立地的人,堅守底線,永不妥協,一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所流露的,滿是澎湃的家國情懷。

梁家的孩子們,可以說用盡一生都在踐行父親的教育理念——先做人,再做事。

好的三觀會凝結成家風,成為家庭的無價之寶。梁家後人的種種事迹為人稱頌至今,寶貴觀念的積澱與傳承,正是關鍵所在。

05

“在國外學習了知識,

一定要回國來為祖國服務。”

——劉筠(劉少軍院士父親)

劉少軍

(1962.7.6 - )

湖南武岡人,魚類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7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劉少軍說:“五六月正是魚類的産卵期,魚類産卵從早上四五點就開始了,我們要觀察魚類産卵情況,作息時間就得跟着魚類走。每天淩晨6點準時開始上班。我的父親也是這樣過來的,小時候我就常常跟着他在池塘邊搞科研。”

劉少軍教授是已故著名魚類繁殖和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筠的兒子。

劉筠院士一生緻力于魚類及水生經濟作物的生殖生理和人工繁殖及育種的研究,創新成果很多。

“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潛移默化地教育我。”

劉筠院士工作了幾十年的辦公室。辦公室大約十來平方米,陳設很簡單,一個舊沙發,一套“上了年紀”的老辦公桌椅,桌旁的書架上,整齊碼放着各種學術書籍、資料。

“這套辦公桌父親用了幾十年,學校要給他換新的,可父親總是說,還能用就不要浪費,錢要用在科研或人才培養上。父親八十多歲了,還跟整個實驗室的人共用一台飲水機,每天總是拄着拐杖,自己去接水。”劉少軍說。

家裡生活不富裕,父親平時非常節儉,卻主動捐出了一百萬元,給貧困學生作為獎學金。

“父親一生勤勉,座右銘就是‘事業成功之道在于勤奮’。他總是告誡我們兒孫,搞科研一定要紮紮實實。”

無論寒冬酷暑,父親的辦公室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每天最早開門。年邁後,父親也總是呆在辦公室裡,不管誰向他請教都會耐心解答,傾囊相授。

“專注科研創新報效祖國的理念,貫穿父親一生。”劉少軍說,從1995年當選院士到今年初去世,劉筠院士收到過許多外校擔任名譽教授、兼職教授的邀請,卻都一一拒絕了,他一生就紮根在湖南師大,專注科研,不圖虛名,不圖利益。

劉少軍說,父親從小就教育我們兒孫要愛國愛黨,他常說搞科研一定要為國家人民造福,他還要求我們後輩都要加入中國共産黨。

1998年,劉少軍被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到法國學習魚類分子生物學,當時有留在法國的機會,優越的科研條件和生活條件讓他有些心動。

可是父親每次寫信,打電話,都會對他說,在國外學習了知識,一定要回國來為祖國服務。劉筠院士甚至拿小孫子當“人質”,他對劉少軍說,如果不回來,也不準把小孫子帶出去。

父親的教誨劉少軍記在心裡,學成後如期回到了國内。如今他繼承了劉筠院士的衣缽,從事魚類遺傳育種方面的研究,他領銜的科研團隊的項目“新型和改良多倍體魚研究及應用”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曾經被當作“人質”的小孫子劉啟智,如今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進行魚類模式動物研究。劉少軍常常對兒子說,學成後要早點回國,為祖國服務。劉啟智也決定,博士畢業後就會回到國内。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劉少軍與劉筠)

“父親已經走了,他的教誨、他的精神,一直潛移默化影響着我們後輩。”

劉少軍說,我們祖孫三代與魚類有緣,持續幾十年研究,将使中國在魚類遺傳及創新研究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專注科研報效祖國,貫穿我們祖孫三代的生活。

06

《錢氏家訓》

個人篇

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皆當無愧于聖賢。

曾子之三省勿忘, 程子之四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謹嚴 ,臨财不可不廉介。

處事不可不決斷, 存心不可不寬厚。

盡前行者地步窄 ,向後看者眼界寬。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

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能改過則天地不怒,

能安分則鬼神無權。

讀經傳則根柢深 ,看史鑒則議論偉。

能文章則稱述多, 蓄道德則福報厚。

家庭篇

欲造優美之家庭 ,須立良好之規則。

内外門闾整潔, 尊卑次序謹嚴。

父母伯叔孝敬歡愉,

妯娌弟兄和睦友愛。

祖宗雖遠,祭祀宜誠 ;

子孫雖愚,詩書須讀。

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奁;

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

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

歲饑赈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

勤儉為本,自必豐亨;

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社會篇

信交朋友,惠普鄉鄰;

恤寡矜孤,敬老懷幼;

救災周急,排難解紛。

修橋路以利從行,

造河船以濟衆渡;

興啟蒙之義塾,設積谷之社倉;

私見盡要鏟除,公益概行提倡;

不見利而起謀,不見才而生嫉;

小人固當遠,斷不可顯為仇敵;

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

國家篇

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愛民如子,去蠹如仇;

嚴以馭役,寬以恤民。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

利在一身勿謀也,

利在天下者必謀之;

利在一時固謀也,

利在萬世者更謀之。

大智興邦,不過集衆思;

大愚誤國,隻為好自用。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讓。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廟堂之上,以養正氣為先;

海宇之内,以養元氣為本。

務本節用則國富,進賢使能則國強;

興學育才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

——錢镠(錢家先祖吳越國國王)

錢易

(1935.12.27 - )

江蘇蘇州人,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會員

1

人們将錢氏家族的名人編成了一句口頭禅,“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

錢易在“人文清華講壇”講起父母的故事:我父親錢穆是一位教曆史的老師,他的人生道路很曲折。他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曾經有過五世同堂的規模。但是我父親12歲時,我的祖父去世了,而且家道中落,我父親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辍學了。

于是,他開始做國小教師,後來又做中學教師。因為他對中國的文化曆史興趣濃厚,是以工作之餘不斷讀書、寫文章。

他就是因為在蘇州一所中學教書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劉向歆父子年譜》,受到了學術界的注意,特别是顧颉剛先生非常欣賞我父親的那篇文章,特意來到蘇州找我父親,還對他說:“你不适合再在中學教書了,我推薦你到北京的燕京大學去教書。”

這件事情對我的啟發很大。一方面,我父親能夠在艱苦的條件下不懈學習,這值得我學習。

另一方面,像顧颉剛先生這樣的伯樂願意幫助一個年輕人,幫助他找到自己的位置繼續成長,這也讓我看到了一個老師應該有的品質。

我父親給我的3個哥哥起名字,也很有寓意。第一個哥哥叫錢拙,“笨拙”的“拙”;第二個哥哥叫錢行,“行動”的“行”;第三個哥哥叫錢遜,“謙遜”的“遜”。這3個名字都不是那種很響亮很光輝的名字,而都有鼓勵孩子的含義。比如“拙”,就是提醒兒子勤能補拙,要勤奮。“行”,就是行勝于言,不能光靠講話,要多行動。“遜”,就是要謙遜。

從3個哥哥的名字中,我體會到父親對于下一輩的期望和教導。

1963年港英政府建議把新亞書院與崇基書院、聯合書院合并成香港的一個大學,我父親非常贊成。

他提了兩個建議,一個是這個大學的名字叫香港中文大學,另一個建議是希望香港中文大學的校長都由中國人來擔任。

這兩個建議讓我深深體會到,雖然父親離開了大陸,但是他心裡愛國的情懷并沒有消失,他是非常愛國的。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錢易赴台探望父親錢穆)

我與父親第二次再見面,是在1988年。和父親在一起的27天時間裡,常有父親的學生來看他,我也了解了很多我父親教育學生的故事,它們使我深刻體會到,父親将一生獻給國學和教育是多麼有意義。

我的母親張一貫曾經是蘇州一所國小的校長,她白天在國小工作,晚上回來除了照顧我們5個孩子,還要準備學校裡的工作。

我家住在蘇州的耦園,那是一個很大的蘇州園林,當時有十幾個人家都住在那個院子裡。每天晚上吃完晚飯,鄰居就會把他們的孩子送來,讓我母親給他們輔導功課,大約有七八個小孩,我母親就在兩張桌子間跑來跑去,一個一個地輔導。

我當時還沒上國小,但是我看得出來孩子們都很喜歡我的母親,都聽我母親的話,是以我從小就感覺到做老師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老師是非常受人歡迎的。

從那時起,我心裡就埋下了一顆種子,我決定長大了要像我母親一樣,做一個老師。

07

“教學和科研要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科學研究是探究自然規律的真理,

教學是傳播真理。”

——唐仲璋(唐崇惕院士父親)

唐崇惕

(1929.11.26 - )

福建福州人,寄生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5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唐崇惕的父親唐仲璋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大陸著名生物學家、寄生蟲學家和生物學教育家,大陸寄生蟲學開拓者。

12歲便成孤兒的唐仲璋通過半工半讀勵志求學,在人體、經濟動物及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病原生物學和流行病學的研究領域付出一生心血,對大陸寄生蟲病害的防治和寄生蟲學基礎理論的建立和發展,以及寄生蟲科學的人才培養做出了傑出貢獻。

唐崇惕耳濡目染,早在大學時代,就跟随父親深入血吸蟲病區、絲蟲病病區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調研和防治工作。

她的治學方向和遠大志向,在父親的影響下,清晰而堅定。

1957年,唐崇惕調到福建師範學院,又成為父親的助手。在父親的學識和學風熏陶下,她得到了迅速的成長。

在用培養皿儲存好幼蟲後,唐崇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她的父親和“戰友”。還在吃飯的父親放下手中的筷子,二人重回實驗室,在顯微鏡下不斷求證、繪圖,終獲成功。

就是這樣的“傳幫帶”和“并肩作戰”,成為父女之間聯系的親密紐帶,也成為他們共同回憶的美好歲月。

回憶起跟随父親從事教學科研的往事,唐崇惕目光愈加柔和。

她深情地說:“父親常常對我講,教學和科研要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科學研究是探究自然規律的真理,教學是傳播真理。父親潛心科研、愛生如子,他的一言一行影響了我的一生。”

“以實驗室為家,以家為實驗室”,唐崇惕在科研上的癡狂和智慧,得益于父親,踐行于己身,受贊于業内。

“年輕人強則中國強,以後我們國家的希望還在年輕人身上。”唐崇惕常說,自己最喜歡人家稱呼她“唐老師”。她把從父親那裡繼承來的科研精神和家國情懷,傳承給了她的學生們。

動蕩歲月,縱使家徒四壁,一家人飽受疾苦,父親唐仲璋仍在攻堅克難,潛心于血吸蟲病的研究。抗戰時期,因日寇侵占北京,他不願在日軍占領下工作,憤然離開。留學美國期間,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他又毅然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曆盡艱辛回歸祖國。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在幾十年歲月的浸潤中,唐崇惕也如父親般在祖國需要的領域披荊斬棘、探索求真。

每談及為何做科研,唐崇惕樸素的話語中不無力量:“當時的中國的确籠罩在寄生蟲病的陰霾裡,我們做科研不為人類健康着想,那就失去意義了!”

于是,在衛生條件極差的流行病區,在寄生蟲疾病面前,在簡陋的科研條件下,唐崇惕和她的父親選擇的是迎難而上。

“她不僅繼承了父親艱苦奮鬥的科研作風、祖祖輩輩除害滅病的奉獻精神,還有一顆奉獻祖國的心。即使面對當時西方國家先進的實驗條件和優越的生活環境,她也不為所動,堅持留在廈門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做祖國需要的逆行者、開拓者!”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左正宏說。

在唐仲璋、唐崇惕弟子眼中,從對人體危害性較大的日本血吸蟲病和西裡伯瑞氏縧蟲病,到對畜牧業危害嚴重的胰闊盤吸蟲病和肝雙腔吸蟲病,從寄生蟲病害的防治到寄生蟲學基礎理論的建立,父女兩代人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危害國人健康的寄生蟲學疑難問題。他們所具有的家國情懷和科學家精神,也影響了一批批青年學子和科技工作者砥砺前行。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唐仲璋與唐崇惕合照)

“欣逢盛節數年華,未稱良師愧佩花。願為晏陶充騁力,崎岖路上作泥沙……”在1985年中國第一個教師節之際,唐仲璋創作了一首《教師節》詩詞,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崇高信念在詩中一覽無餘。

父女共同從事寄生蟲學研究,又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實為一段佳話。在外公唐仲璋和母親的悉心教育與培養下,唐崇惕的兒子也成為從事寄生蟲學研究的學者。祖孫三代攻克課題并發表論文,也成為一段美談。

“如果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依然年輕,即使再有一次生命,我選擇的也将是這項事業”。“我熱愛的是科研,不是背後的身份。”已是耄耋之年的唐崇惕院士曾不止一次地對她的學生說。

08

“孩子的智商如同寶庫,

唯有品德和情操,

才是打開寶庫的鑰匙。”

——華靜(袁隆平院士母親)

袁隆平

(1930.9.7 - 2021.5.22)

江西九江人,農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6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袁隆平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無法想象,沒有您跟我講尼采,講這位昂揚着生命力、意志力的偉大哲人,我怎麼能夠在千百次的失敗中堅信,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使萬千群眾告别饑餓。

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袁隆平說,他一生受母親影響最大,“小時候她教我英文,晚上檢查我的作業。她很虔誠,做事一絲不苟。”

而袁隆平能夠在水稻的研究領域取得令世人矚目的發展,也是得益于母親對他兒時的諄諄教導。

袁隆平的母親華靜,她教兒子英文,經常引用箴言,出口成章。

19歲那年,袁隆平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取西南農學院。“無法想象,如果沒有您的英語啟蒙,在當年閉塞的環境中,我怎麼能夠用英語閱讀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文獻,用超越那個時代的視野,去尋訪遺傳學大師孟德爾與摩爾根?”

不光是英語啟蒙,袁母更是袁隆平的品德導師。他說在他母親看來 :“孩子的智商如同寶庫,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開寶庫的鑰匙。”

是以,袁老母親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開發孩子的智商,把平生學習到的知識傳授給孩子。

袁隆平擅長拉小提琴,通曉音律,知識面廣博。這都是母親對他啟蒙教育潛移默化的果子。

袁隆平成為科學家之後,華靜經常提醒他、矯正他、甚至批評他。

華靜非常看重休息,袁隆平卻是在工作上很拼命。她責備說:“我知道你是科學家,可是稻農們尚且知道要午休,你一直如此拼命,身體遲早會被累垮的!”

得母親提點,袁隆平懂得節制,鍛煉身體。他說正因為堅持母親教導的“勞逸結合”,後面這30年裡,他的身體才一直棒棒的,沒出現過大礙。

華靜教育兒子愛妻子,教育孫輩謙卑低調,被子孫世代稱贊。她超前樸素的育兒理念和方式的确值得現在的所有父母深思和學習。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袁隆平(左)和母親)

父母以什麼樣的方式工作、生活、交際、為人處世,孩子看到就會不自覺地去模仿。袁隆平在母親熏陶下,自童年起,他便開始對上天與土地有着敬意,後來便在心中立下美好的夢想。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畢生的追求。一生隻做一件事,執着、頑強,永遠向前,這就是他的性格。

這樣的性格得益于母親為他樹立的信念,那就是 “一生專心做好一件事,并在其中尋找到人生的真谛與價值”。

09

家訓:

誠實守信、剛正不阿、

悉心鑽研、锲而不舍、

愛國愛家、寬厚待人。

——張國熊(張俐娜院士父親)

張俐娜

(1940.8.14 - 2020.10.17)

江西萍鄉人,高分子實體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7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1940年8月,張俐娜出生于福建光澤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其父張國熊畢業于清華大學,後擔任江西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母親是一名認真負責的中、國小教師,是以她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父親喜歡藏書,她從國小時就接觸過許多中外名作,耳濡目染,讓她養成了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培養了她超群的自學能力和責任意識。

由于是家中長女,父親對她要求較為嚴格,這樣促使小俐娜從小做任何事都有條有理,認真執着。

1949年,正在讀國小三年級的張俐娜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

“父親工作的大學當時有很多進步學生,他們當時都歡欣鼓舞,自發迎接解放軍,還帶我和弟弟去看慶祝遊行。”

張俐娜回憶當時的情形,當看到解放軍甯可在露天空地宿營也不打擾老百姓時,幼小的她在心中對新中國的未來隐隐産生了許多美好的向往。

“父母親也經常教育我們要愛國愛家。”張俐娜說,父親的言傳身教對她影響深遠。

“我的父母告訴我,家庭非常重要,它是國家的一個小單元。”張俐娜說。

“父母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為我的成長播下了愛的種子。從小到大,我的父母都教育我要愛國、愛校、愛學習、愛科學、愛家庭。而且結婚後,我與先生杜予民教授一路互相扶持、鹣鲽情深,家是我成功的堅強後盾。”

那一代知識分子講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父親78歲從圖書館館長的位置退休後,還為圖書館義務工作了16年,他對奉獻及責任的诠釋,影響張俐娜很多。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父母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特别是當母親的要把愛和責任傳承給子女。

後來,父親為家裡的孩子們定下了24個字的家訓:誠實守信、剛正不阿、悉心鑽研、锲而不舍、愛國愛家、寬厚待人。

這24個字一直被她視為父親留下的最寶貴财富。也正是這樣的教育伴随和支撐她走過特殊的年代。

10

“一個人在世界上如果能給人類留下點什麼東西,那就不算白活。”

——鐘世藩(鐘南山院士父親)

鐘南山

(1936.10.20 - )

福建廈門人,呼吸内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會員

8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1936年10月,一個瘦小的男孩在南京中央醫院降生了,由于醫院位于鐘山之南,于是父母親就給他取名叫鐘南山。

鐘南山的母親廖月琴畢業于護士專業,她不僅給了鐘南山生命,還教育他做人要有同情心和責任心。

在鐘南山院士對母親的回憶錄中寫到,他的母親廖月琴是一個跟大家合得來,很寬容的女人。她充滿着人情味,特别是對有一些比較困難、家裡頭年衣服都沒有的家庭,她經常把家裡成員穿過的舊衣服都給到這些家庭。

這個事情對鐘南山的性格形成影響很大,因為母親時刻都表現出對周圍鄰居的同情和愛心,母親的這種待人接物的方式,後來一直影響着他,讓他成為一個善良、有擔當的人。

鐘南山一直珍藏着1950年騎自行車的黑白照片:小的時候,他看到别的孩子有自行車,非常羨慕。國小六年級時,媽媽對他說:"你要是國小畢業能考到前5名,我就獎你一輛自行車!"

1949年,他在嶺南大學附小讀書,因故不舉行畢業考試。後來,學校根據平時的成績發了一份成績單,他排在第二名。但他當時不敢說,因為媽媽說的是考試,這次嚴格算起來不算是考試。而且,那一年因為通貨膨脹,家裡生活得很困難。

可他沒想到,自己沒提起,媽媽依舊給他買了輛自行車。 “從那時起,我就記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隻要你答應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媽媽教給我的。我現在對我的孩子、對我的研究所學生也是這樣,要麼不答應,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上世紀留美歸來的醫生,是中國著名兒科醫學專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鬥的他被下放到醫院的換洗室。白天洗瓶子倒痰盂,晚上筆耕不斷。

從小父親就對鐘南山講了,一個人在世界上如果能給人類留下點什麼東西,那就不算白活。

鐘世藩身為一個兒科醫生,對待病人,盡心盡責。下了班,他也給孩子看病,有時孩子太小,還會上門出診,堅持大查房。他認認真真書寫每一份病例,即使非醫學專業都能“看得懂”。能少用藥就少用藥,能用便宜藥就不用貴的藥。

這給鐘南山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原來當醫生,既能救死扶傷,還能受人尊敬!”

鐘世藩在70歲高齡和身體多病、眼睛幾乎失明的情況下編寫了兒科著作《兒科疾病鑒别診斷》,有50多萬字。他對醫學的熱愛,是認真一輩子的。

鐘南山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小時候頑皮,将父母給他交學校夥食費的錢偷藏起來,自己買東西吃。他以為父親知道後,一定會打他一頓。可是父親卻沒說太多,隻是說:“南山你想一想,這麼做是不是很誠實?”

這樣的質問,比打他一頓感受更深。父親這句話,讓他明白了,什麼叫講老實話,做老實人。

有一次鐘南山獨自看診,因為診斷失誤,對一個女孩錯誤用藥,差點危及生命,回憶起這次錯誤,他說:“診斷錯了,我永遠都忘不了”。 他才明白父親說過的那句:“醫者人命,沒有十足的證據,不可輕下判斷。”

“父親很少說話,但他一般說話都有證據的”,這是鐘南山83歲時對父親的評價。

在非典和新冠到來時,鐘南山沖鋒在前的精神,無疑就是繼承了來自父親勇于擔當的精神。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鐘南山兄妹與父母合影)

中國自古文人重家風,鐘南山從父母那裡就學會了治病救人的關鍵一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終南山逐漸形成了自強不息、心懷天下的性格特點。

父母身上的品質就這樣深深地刻入鐘南山的骨子裡,讓他懂得為人處世的品格,和職業使命的嚴謹。

優秀的人從來沒有偶然,所謂醫者仁心,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三代人,刻在骨子裡的堅定。

院士“養”成記:傳家風之沃土,育大國之棟梁

這些院士的成長成才之路,

後來者是不能照搬照抄的。

院士家庭的家風家教,

不乏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對中國人來說,有家就有家風。

家風,是現代家庭教育的淵源與根基。

社會就是由千萬個家庭組成的,

嚴家教,守家風,後世必昌。

原标題:《院士是如何培養成的?“雙減”落地回歸育人初心》

作者:袁仕聯

來源:院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