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2021年7月,上海保時捷體驗中心。一場品牌釋出會如期舉行。

舞台的主角不是保時捷跑車,更不是俊男靓女,而是一輛輛兩輪電動車。

這個叫VFLY的品牌聽起來很陌生,但價格卻絕對重新整理了台下觀衆的認知。

新釋出的5款兩輪電動車,價格從6999元到19800元。

VFLY到底是何方神聖,竟敢賣這麼高的價格。

一切都要從20年前說起。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VFLY

2001年,31歲的機車廠老闆董經貴和妻子錢靜紅做了個改名的決定。

創業四年的董氏車業由此改名為雅迪科技,名字更洋氣了,但業務還是機車生産制造。

2004年前後,全國各地相繼出台“禁摩”“限摩”措施,雅迪的機車銷售受到很大的影響。

董經貴意識到,必須要另尋出路了。

2004年頒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電動自行車納入非機動車管理範疇。

不要駕駛證即可上路行駛的兩輪電動車進入了董經貴的視線。

加上電池、電機、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技術取得突破,董經貴果斷關停了機車生産線,從日本引進自動化生産線,雅迪由此轉型進入電動車行業。

轉型轉得及時,董經貴一下就站在了行業風口,短短幾年,雅迪的年産銷量已超過70萬輛。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雅迪老闆董經貴

當時雅迪的生産基地在江蘇無錫,這裡可以輻射華東地區。中國北方的自行車工業基本盤則在天津。

董經貴不滿足于偏安一隅,更是看到了北方自行車更新的必然趨勢。

雅迪北上建立了天津基地。同時順應南北消費差異将電動兩輪車分成兩個方向,偏摩托的豪華型和偏自行車的簡易型,形成了從單一到多的産品線。

2009之後,中國的電動兩輪車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從上遊原材料到中遊生産再到下遊銷售,湧入了很多玩家。

行業競争激烈到什麼程度,2009年光持有電動自行車生産許可證的企業就有2600多家。

進入門檻低,産品同質化,品質沒有保證,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誰賣的便宜誰就有市場。

劣币驅逐良币的結果是全産業鍊幾乎都賺不到錢。

相比賺錢,董經貴更加煩惱的還有兩件事。

一是從南到北,雅迪基地沒少建,産品開發也緊跟,但卻一直無法做到行業銷量第一。

二是由于生産成本較高,相比于友商更低的價格,雅迪隻能在價格戰中疲于應付。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打價格戰永遠沒有明天和未來。

但是沒有人知道下一步要往哪走。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2014年起,董經貴帶領雅迪開始從“草根”到“高端”的艱難轉型。

董經貴的三闆斧首先揮向了車型,主動放棄三輪車等車型,集中力量做高端兩輪車産品。

高端兩個字的背後,其實是将生産标準從自行車切換到機車。

畢竟兩者天然存在着鄙視鍊。而雅迪卻是做機車起家,有着高端的基因。

但這也對雅迪原有的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時的市場主流需求是1800元到2500元,供應商們判斷,高端産品的需求不會那麼高。

如果要給雅迪供貨,就必須要采用機車的零部件生産标準,這直接導緻有一部分供應商的生産裝置無法滿足雅迪需求。

雅迪采取的方法是,不僅借錢幫供應商購買裝置,更增加了零部件的采購成本。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雅迪生産線

更高端的電動車,是董經貴對雅迪的全新定位。他的第二闆斧砍到了市場推廣。

他需要給雅迪尋找一個符合調性的代言人。

而當時韓流正盛,要演技有演技,要顔值有顔值的李敏鎬成為首位登台春晚的南韓藝人。

就是他了。

2014年,雅迪聘請李敏鎬出任品牌形象大使,完美演繹雅迪高端品牌氣質。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李敏鎬代言雅迪

雅迪的廣告更是聚焦央視、湖南衛視等主流頻道進行高頻次投放。

董經貴對雅迪管道的改造也在這個背景下展開。

雅迪摒棄了“降價、買贈、換購”的打車促銷手段,而是采用模特展示、城市快閃、試駕體驗等高端推廣活動。

與同行相比,客戶立刻能感受到雅迪電動車産品的不同。

過去,雅迪的經銷店面相對陳舊,董經貴要求經銷商對終端門店形象進行統一更新。

客戶一下子有了從路邊攤到Shopping Mall的感覺。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雅迪專賣店

轉型不是請客吃飯,董經貴的更新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

如果高端的路那麼好走,那些比雅迪更早起家的老牌巨頭更有機會成功。

事實上,老闆想通了,不代表手下的管理者的員工就能了解和執行了。

轉型之際,董經貴最重要的事,便是讓雅迪上下一心。

董經貴對高管們放了狠話:“以前的方式是走不通的,我認定這條路了,你們要是搞不定,咱們就不搞了,甯肯關了。”

看到老闆對轉型的堅決,再加上頻繁的溝通和開會。高管們逐漸接受這樣的轉變。

大家逐漸意識到,沒有其它路可以走時,上下才達成一緻。

圍繞着更高端的轉型之路,雅迪生産、産品、品牌和售後服務各條線開始像齒輪一樣緊密地咬合在一起。

2015年下半年,中國電動車行業銷量整體下滑20%,雅迪全年銷量同比增長近20%,中高端車型的銷量同比增幅80%。

雅迪的轉型初步成功了。

2016年5月,雅迪作為中國電動車行業首家上市企業在香港上市。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雅迪港交所上市

上市不是終點,更像是一個新賽道的起點。

回到制造業原點上,董經貴開始尋求改造雅迪的整個供應鍊。

雅迪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找對标企業,學本田的國際化,學華為的營運管理,學豐田的精益生産。

過去,中國的電動車行業,一條生産線的産能大概在一天400台左右,需要50-60個勞工。

改造之後的雅迪,八小時之内可以做到800台,效率比過去翻了一倍。

過去的生産是生産一千台,就把一千台的物料都搬運到生産現場。現在則是進行投料,一百台就投一百套。

高端化的支撐是紮紮實實的制造更新。

品牌和價格的向上突破,背後是全方位工業效率的提升。

蘋果如此,特斯拉也如此。

2017年行業洗牌開始,一些電動車品牌紛紛倒閉,雅迪的年銷量卻突破了400萬輛。

第一次沖上了行業第一,就再也沒有下來過。

2019年,雅迪釋出了锂電新品G5,邀請《速度與激情》主角範-迪塞爾作為全球品牌形象大使。

沒錯,就是那個把車當飛機開的光頭男。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硬漢代言

雅迪在國内電動車行業沒有對手,7999元的G5是董經貴和雅迪回答如何保持更高端的答案之一。

5年前的高端始于對标機車。

5年後的保持高端則是對标汽車。

G5在技術上向電動汽車标杆特斯拉看齊,同步使用了特斯拉同款的松下動力電芯和電池管理技術。

性能上鎖定頂級标準,工藝、設計、材料則媲美豪華汽車品牌。

無鑰啟動、3m範圍内自動解鎖、電子防盜等高端汽車上才具備的功能全部配置到位。

2021年,雅迪成立20年,雅迪旗下高端品牌VFLY正式釋出。

除了保時捷設計工作室設計和各種硬體堆料之外,VFLY産品與雅迪其他産品不太一樣的地方,那就是車載智能系統的全面覆寫。

從智能APP解鎖到語音聲紋解鎖、語音操控,甚至傳統電量顯示的顯示屏也做成了平闆。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更高端的雅迪電動車

是不是聞到了一些智能汽車的味道?

2021年,雅迪另一個消息是年銷量突破1380萬台,連續5年重新整理了記錄。

放眼全球,在兩輪電動車獨孤求敗的董經貴,下一步會不會進軍四輪市場呢?

可參照的對象也有,2020年爆火的五菱宏光MINI價格也隻是VFLY頂級産品的兩倍。

越來越貴的雅迪,下一步會造四輪車嗎?

五菱宏光MINI EV

别不敢想,五菱汽車市值不到40億,雅迪的市值可是有300億。

4萬的電動機車注定是展覽的孤品,4萬的電動汽車可是實打實的爆款。

你覺得,國民代步車會有雅迪的身影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