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手、廢料成搶手貨,缺芯潮還未到頂?

二手、廢料成搶手貨,缺芯潮還未到頂?

出品| 虎嗅科技組

作者| 丸都山

頭圖| IC Photo

“ASML的CEO說國外已經有公司開始拆解洗衣機晶片了。”

“不錯了,至少他們還有的拆。”

上午10點05分,王濤的航班從新鄭機場準時起飛,如無意外,他将在4個小時後抵達深圳華強北,與自己的多年好友陳昕相會。

對于長途奔波的生活,王濤早就習以為常,他形容自己所在的行業像是過去走街串巷的古董掮客,隻不過商品從古玩字畫變成了呆滞物料,業務範圍從琉璃廠拓展至全國各地。

所謂呆滞物料,是指那些良率無法滿足下遊廠商需求的晶圓,這些物料通常隻能低價賣給他這樣的處理商,或者放在倉庫裡吃灰。相比之下,陳昕的“拆機件”生意更容易讓人了解,簡單地概括就是從國外進口二手電路闆,在經由汕頭的工廠分類再加工後重新賣給産業鍊内有需求的廠商。

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過去不受重視的他們開始被終端廠商視為座上賓,且牢牢掌控着對後者的定價權,但眼下他們卻面臨着無貨可賣的尴尬局面。

“過去那些老料根本沒辦法出手,現在連老料都已經不好找了。”王濤告訴虎嗅,行業内把出廠時間在兩年内的呆滞物料稱之為新料,超過兩年的則為老料。而如今,即使把十年前的庫存發給終端廠商,他們也會照收不誤。

王濤是幸運的,因為隻要國内的晶圓廠不停産,他就能獲得那些被淘汰下來的晶圓來維持生意的運轉,但依賴海外二手電路闆開展業務的陳昕已經面臨着停業的風險。

“高規格的德州儀器車載晶片價格已經上漲數百倍,但市面上根本沒有貨,之前進口的庫存早已消耗殆盡。”陳昕告訴虎嗅,這些在廢舊汽車電路闆上拆解下的晶片,由于使用壽命的限制是無法回到汽車行業的,但在工控領域,二手車規晶片因其可靠性高而成為硬通貨。

不過,随着行業内的供需關系日益緊張,即使是工控行業所需的二手晶片,陳昕他們也無法滿足,而在生産分工高度明确的現代社會,缺芯的浪潮正沿着産業鍊蔓延開來,左右着一切。

“拆無可拆”

3個月前,一艘貨輪從美國長堤港出發,按照計劃它将在25天後抵達香港,這艘貨輪上就有陳昕租下的集裝箱,裡面裝滿了從電腦、工業子產品、汽車,甚至是飛機上拆下的電路闆。

“從飛機飛控單元上拆下來的晶片至少是15年前的産品,雖然技術上有些落伍,但可靠性極高,在一些特種作業領域還是有市場的。”在談及這些晶片的來路時,陳昕告訴虎嗅自2020年缺芯潮開始,他們幾乎把回收市場中有晶片的東西拆了個遍。

原本這批電路闆在抵達香港後會迅速發往汕頭的工廠,在那裡,熟練的勞工會把有回收價值的晶片拆下,然後再通過褪錫、電鍍、整腳等工藝,讓晶片恢複到出廠狀态。

“這些晶片會不會被當作新品售賣出去?”面對虎嗅的疑問,陳昕表示的确有很多商家都會這麼做,而且大多數都是在華強北市場中完成“自我消化”,手機檔口在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報廢機後,會從他們那裡購買各種晶片替換掉損壞的部件,然後挂在鹹魚上批量出售。

那些“女生自用九成新”的手機就是這一産業鍊下的直接産物。

不過現在這一産業正逐漸走向衰落。陳昕透漏,規模較大的店鋪會明确表示自己售賣的是二手晶片。一方面,車規、工控晶片十分緊缺,其利潤要遠遠大于消費電子晶片,另一方面,使用這些回收晶片的主體也從個人轉變為了企業。

“都是行業裡摸爬滾打過來的,是不是回收晶片,他們一眼就看的出來。”

耐人尋味的是,在這個背景下,華強北市場的晶片回收業務竟然開始回歸正途,陳昕這些回收商開始購進檢測裝置,對晶片的性能和剩餘使用壽命進行測算并進行歸類,即使是同一款晶片,其價格也會因為實際情況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當然,他們這麼做也并非是良心發現,用陳昕的話說,“市場上晶片缺貨至少還得持續一年半,企業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們不想做一竿子買賣。”

華強北+半導體的組合,聽起來十分奇幻,一邊是電子市場野蠻生長的産物,另一邊代表着當今的科技前沿,但在全球缺芯潮之下,原本歸于垃圾掩埋場的廢舊晶片卻在“一米櫃台”之下迸發出新的生機。

二手、廢料成搶手貨,缺芯潮還未到頂?

缺芯潮下,衰落的華強北重回人們視野

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突如其來的香港疫情讓這股熱潮戛然而止。為什麼回收晶片要先抵達香港?在被問及這一問題時,陳昕無奈地表示确實是迫不得已。

2020年9月,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其中明确指出國家要逐漸實作固體廢物零進口。陳昕回收的廢舊電路闆過去在報關時填寫為“二手電子元件”,但在這項法律出台後,這些物料被部分地區海關判定為固體廢物。

與陳昕一樣,華強北大部分做二手晶片業務的經銷商如今都不得不将香港設為貨物的中轉站。

但這些貨物并沒有如陳昕所願安全抵達汕頭的工廠。今年二月,香港疫情日漸嚴重,廣東的海關幾乎截停了除必須保障品外的所有貨物進口,本就遊走于灰色地帶的二手電路闆自然也在此列之中。

這三個月以來,陳昕打了無數通電話詢問貨物何時能放行,卻始終沒能得到準确的時間。

舊料迎新,喜憂參半

不同于陳昕的灰色生意,王濤的呆滞物料處理業務完全合法合規,甚至被一衆晶圓廠視為救星。

2016年,河南某半導體工業園區動工,王濤捷足先登與園區達成了合作,以配套業務的名義成立了公司,專職處理那些良率不達标的晶圓。

這一年,他發出的第一條朋友圈是,“還在為呆滞物料發愁嗎?本公司高價回收省内呆料。”

這些呆滞物料大多是那些良率不達标的晶圓,一位從業人士告訴虎嗅,在常見的六、八吋晶圓産品中,單片的芯粒良率至少要達到90%才會有下遊廠商買單,“如果是小版圖的話,良率至少要達到95%以上。”

實際上,如果以成品芯粒來計算價格的話,良率的高低不會對價格造成影響,但對于封測廠而言,高良率的晶圓是封裝效率的保障,而且良率和芯粒的品質也存在着正向關系,可靠的良率能夠代表一家晶圓廠的品質管理水準。

而如果一家公司的呆料囤積過多的話,不僅會延長現金成本回收周期,還會徒增企業的庫存壓力,尤其是對于那些上市公司而言,财報中的關聯性名額也會受到影響。

是以那些良率不及預期的晶圓通常會以原價20%-40%的價格交給呆滞物料回收商,由他們來統一處理。

王濤向虎嗅表示,這些晶圓雖然價格便宜,但處理起來并不容易,首先這些呆料會被拉到工廠中,由勞工在顯微鏡下逐片辨識哪些芯粒是不良品并進行标記,再經過裂片後分揀出來,剩下的就是可以使用的芯粒。整個過程都需要人工操作,雖然規模受限但對于呆滞物料處理業務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二手、廢料成搶手貨,缺芯潮還未到頂?

上圖為碳化矽MOSEFT晶圓晶片

當下,呆料的價格也随着缺芯潮而水漲船高,更重要的是,在上海疫情的影響下,呆滞物料甚至變為緊缺商品。

申萬宏源的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江浙滬地區半導體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值占全國62%,營收占比63%,在疫情封控下,這些地區無論是晶圓還是呆滞物料都很難再向省外輸送,而且大部分呆料回收商并不具備封裝能力,必須交由封測廠來處理。

而封測端恰恰是半導體産業鍊中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環節。

集微咨詢研究總監趙翼向虎嗅表示,“疫情對半導體産業中設計、晶圓制造、封測等環節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由于很多工廠都是閉環生産管理,是以晶圓制造環節影響相對有限;但封測環節受到的影響則相對較重,一方面封測行業勞動力更加密集,另一方面疫情對于其物流、原材料儲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産業鍊流程的間斷不僅影響新品投入市場,也讓呆滞物料的處理陷入僵局,王濤不得不在全國的晶圓廠中間,挨家挨戶地去尋找那些被人遺忘的、可能是十幾年前的庫存産品,以維持業務的正常運轉。

“從業二十年,我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呆滞物料也能成為搶手貨。”對于當下供不應求的市場現狀,王濤深感有心無力。

環環相扣

實際上,全球範圍的缺芯潮帶來的影響可能還沒有達到峰值。

汽車行業資料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資料顯示,截至4月24日,由于晶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産量約為158.55輛。僅僅一周的時間,全球汽車就因缺芯減産8.75萬輛。

而Bloomberg釋出的另一份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季度晶片産量同比下降4.2%,這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二手、廢料成搶手貨,缺芯潮還未到頂?

從時間上來看,第一季度國内半導體重鎮上海地區并沒有受到封控的影響,考慮到本月初至今封控對物流造成的大面積影響,第二季度國内半導體出貨量可能會進一步萎縮。群智咨詢總經理李亞琴認為,“上海封控對于汽車行業,乃至消費電子行業的影響将在今年的二、三季度顯現。”

根據群智咨詢的測算,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汽車産量将從去年同期的640萬台下降至570萬台,同比下降11%。

當然,缺芯的問題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各大半導體廠商近兩年的産線建設工作可謂空前。IC Insights的資料顯示,2022年将有10座新的12吋晶圓廠投入使用,這其中包括華潤微和士蘭微的電池管理晶片廠、華邦電的儲存器廠、德州儀器的模拟晶片廠,以及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的新代工廠。

這些晶圓廠的投産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缺芯壓力,但在短期内仍然無法扭轉市場的供需關系。一位從業人士告訴虎嗅,即使最樂觀的情況下,一座12吋産線從産品點亮到滿産至少也得3年。

“晶圓廠投産的前6個月,更多的工作是進行裝置調試與磨合,根本談不上什麼産能使用率。”言外之意,今年投産的大批晶圓廠恐怕并不能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

而晶片的大面積缺失,也讓看似不相及的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或許巴西的蝴蝶震動翅膀,不會在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飓風,但MCU晶片的缺失,真的會讓内蒙牧區的奶牛度過一個饑餓的冬天。

一家位于安徽的機械手臂制造商負責人向虎嗅表示,他們生産的機械手臂正因缺少MCU晶片而無法向客戶按時交貨。該負責人透漏,這批機械手臂是一家農用機械廠商去年定制的,原本應該在今年1月份完成交貨,但目前隻能向客戶請求延長交貨時間。

“其實可以用PLC取代MCU實作電機控制,但這意味着我們必須要重新程式設計,那可能就得拖到明年交貨了。”在中國市場,大部分的MCU晶片都被新車載行業所消化,而二手晶片的進口困境讓工控領域陷入一片難求的境地。

據悉,該負責人提到的農機廠商的核心産品是青貯飼料加工器械,如果交貨時間繼續延遲,可能嚴重影響國内青貯飼料産業,進而影響到畜牧業的正常運轉。

混沌下的新機

某些場景下,這股缺芯潮甚至反過來影響到半導體上遊行業。

從事半導體裝置經銷的李俊向虎嗅透漏,就在上周,日本Disco的二手減薄機價格已經突破60萬美元,而這台機器的新品報價是50W美元。

“即使是二手價格高于新品,二手市場仍然是供不應求,因為現在訂購一台減薄機,Disco至少要在一年後才能發貨,很多晶圓廠根本等不了這麼長時間。”李俊向虎嗅表示,之是以發貨周期被一再延長,一方面是大批晶圓廠的投建讓裝置供給已經無法滿足暴增的需求,另一方面适用于Disco裝置的晶片供應也十分緊張。

是的,你沒有看錯,半導體裝置廠商正因缺少晶片而發愁。

這幾乎成為了一個死循環,晶圓裝置生産商因為缺芯而無法按時交貨,而裝置傳遞周期推遲的晶圓廠又無法及時地擴充産能滿足市場需求。

但混沌的秩序下,也催生了半導體行業内新秩序的形成。

“今年年初,公司讓我們着手IGBT産品的開發,當時我們都挺懵的。”從事晶片産品開發的高博所提到的IGBT産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很大,電動控制系統、充電樁逆變器、車載空調系統都離不開這個元件。

可問題是,高博所在的公司過去以MOSFET産品開發為主,二者雖然都是功率半導體,但在技術路徑上存在着較大的差異,況且這家公司隻有一條6吋晶圓産線,而IGBT産品過去大多以8吋晶圓産線為載體。

“從今年開始,這個行業明顯能夠感覺到在不斷‘下沉’。”高博所提到的下沉,反映了缺芯荒下的一個現狀,即廠商主動把市場讓出技術、産線相對落後的廠商。

舉個例子,過去的台積電會同時代工智能駕駛晶片和電子控制晶片,前者需要28nm,甚至是14nm的先進制程,而後者隻需要90nm的成熟制程,但在車規晶片需求暴增的背景下,台積電就會傾盡資源去生産利潤更高的智能駕駛晶片,将後者的市場讓給其他廠商。

同樣的道理,過去需要12吋晶圓廠生産的産品如今會下放到8吋晶圓廠,而8吋晶圓廠過去生産的産品會進一步下放到6吋晶圓廠,高博所在的公司正是在這一市場變化的過程中提出了IGBT産品的開發。

這迫使晶片制造廠商不得不增加研發投入,以完成高規格産品的開發,國内半導體行業也是以加快了技術積累的速度。歐洲專利局公布的《2021專利指數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全球半導體專利為3748件,同比增長2成,從不同地區專利的申請數量來看,中國大陸比上年增長了4-5成,明顯要高于美國(3%)和歐洲(14%)的增速。

專利申請數量的暴增也反映了國内半導體行業的空前繁榮,Wind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已經釋出一季報的86家半導體上市公司中,有38家公司的歸母淨利潤接近或實作倍增,其中甚至不乏有企業實作超過10倍的增長。

全球缺芯潮危機之下,新生的行業巨頭似乎就隐匿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