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珍惜與善待

文/譚玉峰

青未了|珍惜與善待

處在百年未有的世界大變局之中,在小小的地球村裡,一場疫情,讓所有人清醒,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讓我們更加懂得,生命的重要關鍵是身體健康,比什麼都強。人這一輩子,除了健康,什麼都不是您的。疫情蔓延一定要積極防護,并肩攜手。讓我們一起,歲月共度。讓我們守住健康,戰勝疫情,平安快樂,一路同行!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患得患失,會舉步難行;過分在意,注定心力交瘁。把心放寬,不要疑神疑鬼。擁有豁達的心境,凡事看開一點,人生的憂愁和焦躁才能少一點。随着年歲增長,我們會更加明白,身體健康勝過萬貫家财,心間安甯勝過未知快樂,家人平安勝過世間所有。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值得的人和事。陪孩子玩玩遊戲,和父母聊聊家常,同伴侶一起烹煮可口的飯菜......當下的每一刻過好,就是彌足珍貴;身邊的每個人都在,就是莫大幸福。

求無人欲之私而純乎天理地正當存在,發端是将天地間人的存在視為一切的終極意義,求的是人的完美存在。承認這個世界并非固化,天理并非固态,一切都在運動,運動存在發展方向。人之“善在”并非站在正确的原地,而是行走于正确的坦途。

在尋常中守住善在。《紅樓夢》中有一首曲子唱到:“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這讓我想起了楊绛先生說的一句話: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患,人間也沒有永遠。當你明白了無常,會發現一切都隻是尋常。

青未了|珍惜與善待

在《我們仨》中,楊绛回憶并寫下了兩段親人離世的經曆。1997年3月,楊绛的愛女錢媛,因病住進醫院。在女兒去世前一天,楊绛像是有心靈感應般,提前有預知。當時她走在路上,低聲說了一句話:“圓圓,阿圓,你走好,帶着爸爸媽媽的祝福回去。”1998年12月,錢鐘書也因病住院。在臨終前,深受失親重創的楊绛,強忍内心的悲痛,從容地附在錢鐘書先生耳旁,對他說了一句話:“你倦了,閉上眼,睡吧。”後來,錢鐘魯先生曾去看望楊绛,本想勸慰,沒想到見面時,她一點眼淚都沒有,一切如常。此後,楊绛一頭紮進書堆,每日筆耕不辍,花了13年的時間,整理出錢鐘書的所有學術遺稿。在忙碌且充實的生活中,她漸漸撫平了内心的悲痛,在105歲時安然離世。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人何其脆弱,一次病毒的入侵,一次微小的走神,一次毫無征兆的意外,都會讓生命消逝。當一個人明白死亡是一件随時降臨的事,他就收起了自己的狂妄。當一個人明白死亡是一件必定降臨的事,他就收起了自己的散漫。唯有知道生命無常,才能珍惜和善待,每一個日常。

在得失中守護善在。對待生活中的得失,莊子說: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知道時序是無終止的,洞察事物盈虛的道理。是以得而不自喜,失而不自悲。人都希望十全十美。其實:“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風光得意總有時,跌宕起伏才是人生,随遇而安才是面對無常最正确的心态。

青未了|珍惜與善待

宋代大詩人蘇轼在鳳翔任職的時候,上司陳希亮修建了一座淩虛台。上司很看中蘇東坡的才華,命他作文以記之。蘇轼看不慣上司的做派,于是寫下《淩虛台記》:“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複存者......而況于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欤!”古時候那些富麗堂皇的宮殿早已變成斷壁殘垣。人生得失,本來就是這樣忽來忽往,難以預料。

明白這一點的人:得意時不猖狂,因為他們知道必有坎坷在前方。失意時不絕望,因為他們知道暗到極緻必有光亮。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但求半稱心。面對人生的起落,不如放平心态,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在這個事情上,蘇東坡看的很開,但是卻讓上司很不爽。

在交往中守定善在。“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隻在人情反覆間。”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太行路》的感悟。據說漢文帝時期,有個大臣翟公,他擔任高官時,家中每日車馬盈門,賓客如雲。等他丢了官帽,賓客絕迹,門可羅雀,如此強烈的反差,讓他很是憤懑。于是他在自家門口寫了一行大字:“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态;一貴一賤,交情乃現。”

由此我讀懂了一個道理,許多時刻,我們總會高估與他人的關系。但當你處在困境中時,即便血脈相連的人,也有冷你之時;即便親密無間的伴,也有棄你之心;即便情同手足的友,也有遠你之意。

終有一天你會明白:在這個世上,沒有永恒不變的關系,也沒有牢不可破的情誼。唯有以平常心面對,看輕人情的反複,看淡世态的炎涼,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才能釋懷坦然。沒有誰的生活一成不變,沒有誰的人生年年如一。一年四季更疊,季季不同,一生悲歡離合,樣樣嘗盡。對事對物、對名對利,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一切順其自然,才可以在這無常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靜與安甯。

青未了|珍惜與善待

迷茫和壓力其實貫穿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并随着年紀的增長,不斷疊代。但不一樣的是,有人自甘沉淪,有人成為更好的自己。二者之間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能保持清醒的自律。持續自我提升,應對人生無常。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唯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附加值,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能力素質是個人的根基,自身強硬則無懼波瀾,自身松垮便瞬間坍塌。人要不斷學習提升,優化思維和認知,才能突破現實的困境。平時多讀書,借鑒智者的智慧;專業多鑽研,力争做得更精;或者學習新的技能,多尋一條出路。堅持提升自我,修煉謀生本領,不觀望,不停滞,最能應對無常的變化。這也如楊绛先生所說:“唯有身處卑微,才最有機緣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圖檔源自網絡)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聯系電話: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壹點号當代散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