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家之間,不要做這4件事,否則可能會結仇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

婚書曾經很浪漫,因為一對男女,兩個家庭最終走到了一起,從陌生人變為相伴一生的親人。

親家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智慧和耐心;

兩家人來往和互助的初衷,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希望小兩口的小家和多口人組成的大家都能幸福和樂;

如果能和平共處,知恩知禮,一切還好說;

如果出現了沖突分歧,最容易被摧毀的,就是小夫妻的感情。

是以,為了避免家庭這個港灣出現問題,親家之間,不要做這4件事,否則可能會就此結仇。

親家之間,不要做這4件事,否則可能會結仇

不要插手小夫妻的生活

俗話說:

兒孫自有兒孫福。

做為成年人,有責任對自己的人生和婚姻負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磕磕絆絆中,學會了處理親密關系,緩和沖突和糾紛。

《戰國策》中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愛子之心,可以了解和被尊重;

一些父母,即便孩子已經娶媳婦了,或是已經嫁人了,依然把孩子當成一個需要精心呵護的寶貝;

從衣食住行,到工作婚姻,處處提點子女,應該如何處理,總是小心翼翼地幫扶着子女,唯恐子女的生活出了什麼差錯。

但問題就在于,一件事情,參與的人越多,沖突就越多,處理起來越耗費心神,更容易因為意見不和,造成親家之間起沖突;

因為兩家人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不同,處理問題難免站在各自的立場;

在你看來習以為常的事情,在親家看來就是你不識大體;

為什麼人家小兩口沒說道的事情,你卻喜歡橫加幹涉,而不懂得尊重小夫妻的意見?

這就導緻,有些本來不大的問題,經過兩家人一摻和,反而容易讓事态嚴重,讓生存在夾縫中的子女無所适從,難下決定。

心理學上說,一個習慣性由父母來控制人生的孩子,就像走路沒有腳一樣,經常會摔跟頭;

是以,明智的父母,懂得慢慢地對子女放手,讓子女學着處理婚姻中、生活中的坎坷和問題,擁有個人意志,從容而有擔當的活着;

不要霸道強勢,瞧不起親家

《離婚前規則》中,生在普通家庭中的張小凡,“被迫”嫁給了富二代黎昕。

從一開始,婆婆就瞧不上小凡家,隻是因為小凡“不小心”懷了黎昕的孩子,家世又清白,就索性接受了小凡。

婚後,小凡的媽媽提出,讓小凡去和她公公溝通,讓公公想辦法,幫小凡爸爸開一家計程車公司。

柔弱沒主見的小凡,拗不過媽媽的唠叨,和公公說明了情況,又做起了婆婆的工作,希望婆家能幫襯她們家一把;

誰知,婆婆卻認為,小凡按照她媽媽的訓示,撺掇婆家出錢,就是仗着肚子裡的孩子,趁機不顧廉恥地斂财,小凡有口難辯。

小凡爸爸出車禍,婆家怕肚裡的孩子出事,堅決不讓小凡去醫院看爸爸;

婆婆還在她懷孕期間,對她陰陽怪氣,暗諷她麻煩事多,在家裡稱王稱霸。

親家之間,講究的也是平等和尊重,不是一方仗着自己錢大氣粗,就肆意踐踏别人的尊嚴,或者歪曲事實;

很多時候,瞧不起親家,也是瞧不起自己。

親家之間,不要做這4件事,否則可能會結仇

不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人和人相處,保持合适的距離是最好的;

因為同是一家人,如果過于親近,在一起生活,就會出現各種磕磕碰碰,彼此難堪;

有些問題也不便當面講,就隻能表面客氣,暗自‘窩火’。

電視劇《親愛的小孩》中,方一諾生孩子後,丈夫肖路叫來了他媽媽來幫忙照顧,一諾的母親又擔心女兒辛苦,也來了一諾家居住;

兩位母親,共處一個屋檐下,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一個“非常講究”,一個“随性灑脫”,就連買菜、給孩子穿衣服,都會出現摩擦。

終于,在肖路弟弟在一諾家吃住之後,戰争徹底爆發了,一諾剛生完孩子心力交瘁,肖路夾在中間也很為難。

一個家庭中,說了算的隻能有一個人,否則要麼彼此包容、懂得退步,要麼就會産生隔閡。

住在一起,沖突點隻會更多。

是以,聰明人,不會選擇和親家住在一起,會适當地回避;

這樣就避免了對方“侵占”自己的地盤,或是挑釁自己的觀念,子女也會松一口氣,不必緊張地生活。

親家之間,不要做這4件事,否則可能會結仇

不讓親家單方面付出太多

親家相處,遇到難處或逢年過節,總需要一定的“禮尚往來”。

你幫我一下,我幫你一次,讓子女婚姻的這艘小船,得以平穩運作。

但兩家人,本身的資源各不相同,就會在遇到問題時,出的“力”不一樣。

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中間有不平衡,作為一家人,這些本不該計較,畢竟,一家人平安和樂才是關鍵。

但有時,也會遇到一家人付出的很多,而另一家付出很少的局面,這不僅歸結于每個人的能力,更關乎是否重情義、明事理。

如果讓親家單方面付出很多,就容易讓對方生出怨氣;

覺得為什麼我們能全力相助的事,到了你們那,就都躲得遠遠的,好像事不關己一樣,把困難都扔給我們一家人?

嫌隙沖突越積越深,裂痕就會越大,最終讓小夫妻難做,還會鬧得日子不得安甯。

親家之間,是非常重要的一種人際關系,學會和諧共處,一起為子女創造幸福生活。

END

說明: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文章觀點不絕對,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