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親讓小女孩在烈日下挖藕4小時為逼其讀書:到底什麼是有效教育

湖北鹹甯的葉先生說, 11歲的女兒正處在叛逆期,學校老師和自己反映說,女兒不想讀書,還跟老師頂嘴。葉先生很生氣,便問女兒是想讀書還是想回家。女兒選擇回家,不要繼續讀書了。葉先生帶女兒回家後,在烈日當頭的正午,讓女兒去地裡挖藕,意圖讓女兒知道“不吃讀書的苦,就必須吃生活的苦”,如果不好好讀書就會像爸爸和爺爺一樣,等待她的将會是吃不盡的生活的苦。在被太陽曬了4個小時之後,小女孩苦苦哀求父親,并承認自己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

父親讓小女孩在烈日下挖藕4小時為逼其讀書:到底什麼是有效教育

很多人都贊同父親的做法,覺得父親的做法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小女孩終于“迷途知返”, 主動要求重回學校。

但是,事情到這裡就圓滿解決了嗎?讓孩子回到學校就足夠了嗎? 筆者覺得父親是希望小女孩能夠好好學習,而不僅僅是待在學校裡就可以了。

然而,父親利用強迫勞動的做法,隻能讓女孩在父親的權威之下,選擇了一個不用身體受苦的退路,并不能讓她發自内心地喜歡學習。日後,小女孩但凡遇到了一個沒有那麼辛苦的出路,比如服務員或者保潔員,既不會忍受“學習的苦”也不用忍受身體的苦的工作,她仍然會放棄學業,另謀它路。

父親讓小女孩在烈日下挖藕4小時為逼其讀書:到底什麼是有效教育

其實解決孩子想要放棄學業的問題,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是不想上學還是不愛學習,并針對具體的原因來解決問題。

不想上學:

很多時候,孩子不想上學,可能和學習本身無關,比如學校的環境對自己不太友好,比如因為某些不足遭到了同學的嘲笑;再比如說我們常常聽說的校園霸淩;還有老師過分體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等等。都可能導緻孩子不想上學。

有很多時候因為孩子年齡比較小,很多事情不能很好的處理和解決,也不知道如何跟父母說,隻能采取回避态度,不願意去上學。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找出成長過程中的遇到問題的原因并加以解決,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權威去逼迫孩子服從你所謂正确的結果。這樣隻會适得其反,還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父親讓小女孩在烈日下挖藕4小時為逼其讀書:到底什麼是有效教育

不愛學習: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讨厭學校,而是不喜歡學習,那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給予正确的引導,讓孩子了解:學習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學會一項知識之後的成就感卻也是金錢買不到的甜。而教育孩子要“吃學習的苦”的家長,往往是自己本身就沒嘗到過學習的甜。

我們都知道,管理學的“胡蘿蔔和大棒”理論,要想讓驢子多幹活,隻用大棒威逼那肯定是下下策,要想讓驢子多幹活,必須讓它們嘗到胡蘿蔔的甜,即幹活的好處。

如果一項工作的計酬方式有兩種,即不好好幹活就扣錢,和幹得越多賺得越多兩種,那麼哪一種會更能調動工作的積極性,結果不言而喻!這就是心理學中,正向激勵的重要作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更應該重視正向激勵和積極引導。

而故事中父親的結論表面看似有道理,其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教育孩子,不能粗暴地下結論,育兒先育己,高明的育兒方式是父母成為孩子的榜樣,而不是逼孩子認罪的警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