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智力正常

編輯拖拽自定義布局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劣性刺激”

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

何宗林

劣性刺激,指采用一些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這些刺激對孩子來說是有益和必需的。大部分父母認為這是可有可無,更重要的是爸爸媽媽舍不得對孩子這樣做。但若從小不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等孩子長大後,總有一天他會對你說:“誰讓你在我小時候不好好教育我的。”是以,爸爸媽媽适當給孩子一些劣性刺激,對孩子成長來說是極其有益的。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據大量社會調查結果表明,現代孩子常表現出懦弱、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狀态。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孩子普遍缺乏應有鍛煉所緻,應引起年輕父母的高度重視。要提高孩子的競争意識,使孩子在今後的社會中有所作為,作為家長須循循善誘加以引導。

首先,要克服孩子“輸不起”的心理障礙,要能謙讓,能合作,能吃虧,長大後才能具備适應社會的競争環境。其次,如不給予孩子普通勞動者的教育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教育,孩子從小到大就缺少吃苦耐勞經曆,再加之缺乏遭遇挫折乃至失敗後的心理準備,一旦挫折降臨,後果不僅危及某個人,還會涉及一個家庭。現今,孩子在家長的呵護和老師的不敢也不能“變相體罰”下,過得順風順水,但孩子一旦遇到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顯然越來越讓大人擔心。畢竟孩子要走向社會,走向獨立,我們要明白:“溫室裡永遠長不出參天大樹”。是以,要使今天的孩子成長為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戰勝一切困難且有自信心的人,必須要給孩子适當“劣性刺激”的艱苦磨煉。那怎樣的磨煉對現今的孩子更有益呢?

感受寒冷或炎熱。當今多數孩子不曾嘗到這種磨煉的滋味。如給孩子适當的耐寒和耐熱的鍛煉機會,恰好是給他們進行強身健體的一種重要手段。為什麼生活在大陸氣候寒冷的冰城哈爾濱的兒童,在嚴冬隻穿毛衣就能在雪地上嬉戲?在大陸氣候炎熱的重慶生活的兒童,能耐受40攝氏度的酷暑?這都是他們長期經過寒冷或炎熱磨煉的結果。據有關專家研究證明,經過這種磨煉的兒童抗疾病力強,很少感冒或中暑,而且意志力比“溫室”中長大的兒童更堅強。進而說明對孩子進行寒冷或炎熱鍛煉是有益的,有利于孩子堅強意志的培養。

适當忍耐饑餓。饑餓可以說是一種挑戰生理極限的刺激。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挑食或抱怨這、抱怨那的毛病,而且大都食欲極差,主要原因是他們随時都零食不離口,不曾領教過生活中真正挨餓的滋味,哪有胃口應付一日三餐?此時,要想增加他們的食欲,不妨有意識地讓孩子挨餓一點,體會一下饑腸辘辘的滋味,在饑餓的刺激下學會控制自己的偏好。餓過之後,孩子一定是“吃麼麼香”“饑不擇食”,不愛吃青菜的愛吃了,不愛吃的魚肉也能咽了,不愛喝的稀飯也能喝了,慢慢地,孩子挑食、偏食的毛病就能逐漸糾正過來。大陸中醫育兒的理論:“欲求小兒安,應忍三分饑與寒”,這話很有道理。為此,在生活中家長須杜絕孩子每天吃過多的面包、巧克力、糕點、餅幹、糖果等零食,吃飯要做到定時定量,合理安排好一天中孩子的膳食,注意粗細雜糧巧搭配,多吃一些水果和含營養豐富的各種蔬菜,用以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進而避免孩子貪戀零食。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适時勞累吃苦。現在的孩子可謂是“幸福享不了”,時刻在順境中生活,處處都是呵護和關愛,過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般的神仙日子,自己的事情由父母代勞、由爺爺奶奶代勞,自理能力得到不應有的“扼殺式退化”,加之現今生活水準有很大提高,生活檔次也高,孩子們生活中一點苦也沒有吃過,幾乎與勞累絕緣。與20世紀七八十年代相比,兒童的家務勞動量減少,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身體缺乏應有鍛煉,久而久之,以緻肢體懶散,肌肉軟弱無力,不堪負重,不僅妨礙身體發育,而且還會影響智力開發和吃苦耐勞品質的培養。這是形成脆弱自私和好逸惡勞品格的原因之一。對此,家長要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鍛煉,自己“閑”一點不要緊,應給孩子适當勞動鍛煉機會,教孩子從事洗衣、掃地、提水、做飯、買菜、倒垃圾等勞動,使他們從小就養成熱愛勞動的優良傳統美德,認為勞動光榮,勞動有樂趣。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正确面對困難。由于生活總是一帆風順,緻使現代兒童意志力薄弱者甚多,在家裡有長輩無微不至的照顧,沒有讓他們感到為難的事兒。然而,往往許多成功都是在不斷戰勝困難中獲得的。困難是前進的磨刀石,挫折是奮鬥的動力器。有遠見、懂教育的家長一定注重孩子的全面培養,真正按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磨砺、鍛煉他們,讓他們在困難、挫折和逆境中變得堅強、變得堅韌、變得不屈不撓。據有關兒童專家指出:有條件的父母應為孩子有意識地設定一些困難,常給孩子制造一些經過努力可以克服困難的磨砺經曆。但爸爸媽媽要記得教給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也要教給孩子克服困難的辦法,讓孩子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增強對生活的自信心和勇氣,以開拓孩子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能力。其實,生活中困難、挫折無處不在,比如,和夥伴相處的沖突、搭積木的失敗、考試成績差……父母應利用這些日常生活情景,通過自然方法妨礙或幹擾孩子某些目标的實作,讓他們擺脫依賴,增強對困難的承受力。在現實生活中,家長不妨買回蔬菜、肉、蛋、糧等食物,放在家中顯眼處,寫張紙條,提示做什麼菜,到時真作檢查,無論好與壞,隻要能做即可,必要時家長與可作示範指導,指出不足,肯定成績,如經曆多次實際鍛煉,克服困難的能力将會逐漸增強。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給以恰當批評教育。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少家長看着孩子的臉色行事,不敢批評,不敢訓斥,不敢嚴格要求,即使孩子錯了,惟恐“逆耳”也是不敢“忠言”,甚至還大加偏袒、護短。這樣,隻會使孩子變得驕橫跋扈、我行我素、為所欲為、唯我獨尊。這不是愛,而是埋藏了深深的害。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紀律的限制,需要對錯誤的糾正,需要對缺點的認識和克服,一切的護短和對錯誤的遮蓋,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有害的。大部分孩子的心理都是非常脆弱的,無法接受别人的指責和反面評價。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以,爸爸媽媽必須明确規定一些孩子不應做的事情,使他們明确自己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如打人、罵人、偷東西等,這些都是絕對不允許做的。若孩子做了,就要接受批評、懲罰,有時還要嚴厲一些。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是有益的。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是育人非常必要的一種手段,要想孩子有教養,有出息,必須要從小就從嚴管教,孩子一旦做錯了事,家長要采用批評與表揚相結合的育人原則,批評時措詞要準确,要充分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多加鼓勵。孩子在成長中給他們制定一些紀律,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對錯誤采取批評,能更好地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使孩子順利地向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減少對孩子過分的關注。父母們總是一味以孩子為中心,無論是在哪種環境下,孩子們似乎永遠是主角。那麼,如果環境發生變化,孩子不能再當主角了,不被重視了,孩子的心理就會失去平衡,他就可能承受不了這種角色的轉變。是以,父母在生活中不要把孩子作為生活的重心,有時可适當忽視孩子,讓孩子調整自己的心态,進而幫助孩子在與人交往中保持良好心态,改變自己該怎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處世的方式方法。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總之,給孩子吃一些苦頭,有意識地制造一些“劣性刺激”的機會,将有助于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這樣孩子們長大後才能真正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當然,在給孩子設定障礙、給以挫折和使用“劣性刺激”時,一定要根據孩子實際,要适度而用,方法科學,目的明确,既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更不能對孩子造成身心傷害。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何宗林(彜族,1963年生,四川會理人,進階教師,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員,四川溫江微篇文學會員,會理市作家協會會員)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檔、音視訊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資訊。文章所含圖檔、音視訊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教育】“劣性刺激”——培養孩子自立的有效措施‖何宗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