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天不讀書,你還會“心慌”嗎?

摘要

中青評論

讀書從來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能夠陪伴人一生的生活方式。

最近,又逢世界讀書日,朋友在聊天時坦言:工作後讀書的時間明顯減少了,隻要幾天不碰書,心裡就會有些慌,總覺得生活中少了些什麼。在生活節奏明顯加快、視訊類内容不斷沖擊眼球的當下,她的這個“不讀書心慌症”顯得寶貴而難得。

按理說,讀書哪有什麼“最好的時間”,隻要有心,每天都可以是屬于自己的讀書日。隻是太多時候,我們的精力會被刷不完的資訊流所分散,被工作中紛繁蕪雜的瑣事所羁絆,以至于全然忘了書本的存在,忘了閱讀的必要。類似讀書日、讀書月等充滿儀式感的設定,其實更多是一種善意的提醒,讓我們去反思自己多久沒被書本浸潤了。

幾天不讀書,你還會“心慌”嗎?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有人說,走出校園後,會發現閱讀的“成本效益”不高,沒有多少看得見的“收益”。可是閱讀最大的益處,從不是以即時見效的膚淺形式産生的。辟如讀《道德經》《理想國》等哲學書時,我們也許無法從中獲得拿來即用的知識,卻可以通過一個個思想實驗、一句句“靈魂拷問”獲得頭腦的操練,學習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方法論。閱讀金宇澄、雙雪濤、周恺等帶有明顯地域特色的作家的作品,我們也能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拓寬視野,感受到上海、東北、四川等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知識不是用來被炫耀的,而是應當被思考、被感覺。每個人的閱讀史,就是對其精神世界的忠實寫真。某種程度上,它決定着這條思想的河流究竟是豐沛充實,還是枯竭乏味。

而且,離開校園後,深度閱讀對我們來說其實更加必要。随着年齡漸長,每個人對常見事物都會形成固有認知。如果缺乏嚴肅思考,就很容易被偏見蒙蔽雙眼,看不清問題的本質。深度閱讀,或許不能給人提供“标準答案”,有時還會挑戰我們的既有認知。但正是在這種觀點的争辯、交鋒中,我們才有動力重新審視問題,學會穿透表象,認清事物的底層邏輯,進而鏟除認知上的偏狹和傲慢,成為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人。

其實,當社會經驗逐漸累積,人們在回看經典著作時,往往會有不一樣的體悟。最近讓我感觸最深的,便是對社會學著作的重讀。此前,“消費主義”“科層制”“異化”等對我來說更多隻是抽象的概念,缺乏直覺的了解。可随着自己看到身邊的基層形式主義、過度加班等社會問題,感受到自身從為品牌溢價埋單到回歸理性消費的轉變,也不由得帶着問題意識重新翻閱《經濟與社會》和《社會學的想象力》等經典著作。人的經驗與書本知識,常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用理論工具分析社會現象,在生活體驗中讓知識“落地”,才能真正做到學以緻用,知行合一。

幾天不讀書,你還會“心慌”嗎?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讀書的理由有很多,不讀書的借口也有千百條。網絡時代,人們就總愛抱怨碎片化資訊分散精力,吐槽資訊流對注意力的沖擊,仿佛網際網路便是阻礙閱讀的“毒藥”。可事實上,隻要善用科技,網絡也可以被用來創造“閱讀友好”的環境。比如,網絡上的各種閱讀App,還有電商平台拼多多發起的“多多讀書月”等活動,都在通過技術手段、價格補貼等方式,讓消費者接觸到更多好書,以此推動“全民閱讀”目标的實作,将知識普惠進行到底。而一些學者、知識部落客制作的視訊、播客類内容,也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激發閱聽人的閱讀興趣,讓更多人愛上閱讀。

讀書從來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能夠陪伴人一生的生活方式。也許生活總會有瑣事,工作總會消耗精力,但在閑暇之時,我們永遠有機會拿起書本,用心雕刻屬于自己的閱讀時光。

撰文/李康尼

微信編輯/任冠青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