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給予孩子指令時,孩子難免會有負面情緒,如何消除這種情緒?

最近有家長反映:因為孩子在家上網課的緣故,是以家長和孩子總會因為面臨一些問題而産生沖突,比如每次家長想要讓孩子好好學習的時候,孩子卻對家長這種強制性指令有了負面情緒,甚至起了逆反心理。

通過這件事就告訴我們,其實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起來需要更多的交流技巧,在面對家長與孩子的隔閡的時候,我們如果能夠給孩子更多的一些套路,那孩子才會更容易去接受家長的教育。

如何在生活中将我們的強制性指定變成一種更高效更有效率的表達?以下三種技巧教給你。

在給予孩子指令時,孩子難免會有負面情緒,如何消除這種情緒?

一、将指令轉變為建議

家長可以學會在生活中對孩子的指定性指令變成建議。

在給孩子建議之前,父母首先要确定我們的底線和原則是什麼?比如對于一些安全隐患性的問題和一些道德原則性的問題,家長決不允許孩子的質疑和反駁,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是沒有建立好完整的價值體系和道德觀念的,是以需要家長的督促和監督。

除此之外的指定性指令,家長就可以适當地轉變成建議,比如在給孩子講述道理和原理的方式,能讓孩子明白家長之是以讓孩子這樣去做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然後通過給予更好的解決方式,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解決辦法與孩子的解決辦法哪個更有效率,哪個更直接影響更大。

這種以理服人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真正的信服。

在給予孩子指令時,孩子難免會有負面情緒,如何消除這種情緒?

二、堅持底線

家長要堅持自己的底線,堅決不允許心軟和輕易改變。

有時候對于一些問題的态度上,家長很容易因為孩子的要求變得心軟或者輕易改變自己的态度,就會讓家長的權威性大打折扣,在孩子心中也很難樹立這種父母的立場。

而且因為家長的這種猶豫不決,左右搖擺的這種心态,也會讓孩子變得更不聽話。因為他們覺得在家長這裡自己是有餘地可以逃避的,是以他們做了什麼錯誤,家長也可以包容自己。對于某些事情的态度與觀念上他們就不會那麼堅定。

是以家長們要說一不二,不管孩子遇到什麼難題都要讓他們努力去克服,而不是想着通過讓家長幫忙或者改口的方式去解決。

在給予孩子指令時,孩子難免會有負面情緒,如何消除這種情緒?

三、賞罰分明

在家長指令過程中可以采用獎懲并行的方式,讓孩子加強服從。

對于孩子來說隻有家長的鼓勵和贊許,才會讓孩子更積極并且内驅力十足的去繼續努力。這也就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可以通過獎勵與懲罰的方式來讓孩子真正願意去接受。

比如孩子如果成績考得不錯有進步,家長就可以通過獎勵來犒賞孩子的進步,并贊許孩子的日常努力,讓孩子知道他們的付出和辛苦家長都看在眼裡,這樣的話在之後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就會更有幹勁兒。

在給予孩子指令時,孩子難免會有負面情緒,如何消除這種情緒?

其實如果孩子發生了原則性的錯誤,那家長也要嚴厲以待,通過懲罰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家長對于這種原則性問題是堅決不能容忍的,讓他們以後不敢再犯。

聲明:文中圖檔均來自ins,部落客為@kidzootd,如果你在教育育兒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遇到了讓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歡迎一起來探讨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