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圖/視覺中國 2022年4月11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新釋出45款遊戲版号。距離去年8月版号暫停發放,已有8個月的時間,這8個月被遊戲從業者稱為“版号寒冬”。有着“第九藝術”美譽的網絡遊戲,長久以來被社會诟病為“電子海洛因”。正因它的雙重性,以及國内遊戲産品良莠不齊的現狀,近年來,“未成年實名認證”和“防沉迷”等政策相繼出台,版号的暫停發放便是在此之後。
在這樣的“寒冬”中,遊戲行業的生存與發展現狀如何?業内人士如何預期行業的未來?又如何為此做準備?版号恢複發放後,他們的反應如何?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期“青春派”采訪了兩位業内人士。
4月12日上午9點43分,得知遊戲版号恢複發放時,小洛激動地在朋友圈寫道:“過年了,過年了!”作為一家獵頭公司遊戲領域的負責人,小洛在工作中看到了滿懷遊戲理想的應屆生;也看到了被裁員後二次就業的從業者、未雨綢缪地打探就業市場的在職人員,以及具有優良條件卻果斷被拒的求職者。相關政策和遊戲市場的風吹草動時刻牽動着他們的心,影響着他們的選擇,“但現在大家都覺得遊戲行業的寒冬已經過去了,開始慢慢地向好了。”小洛說。
版号停發後遊戲精品化
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
小洛的職責主要是對接求職者與客戶公司雙方的需求,負責的崗位包括遊戲開發領域的原畫師、戰鬥策劃、資料策劃等。她每天會在各個求職平台上看50到70份求職履歷,從中挑選3到5個對客戶公司進行推薦。
采訪中的小洛語言生動幽默,屬于不會“把話掉地上”的類型,談話中處處顯示着她生活中的活潑風趣。她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樣的性格是她半年前選擇來到遊戲領域做獵頭的原因之一。在這裡,她不需要像其他領域的獵頭一樣,對待候選人和客戶必須保持正式、嚴肅的腔調。她會跟前來求職的候選人說:“我一定要把你‘賣’個好價錢。”面對資質沒達到要求的候選人時,她會跟對方說:“等你養成了一個胖蘿蔔,我再把你‘賣’個好價錢。”對方則用“你要是把我‘賣’個好價錢,我就請你吃飯”回應她。
小洛觀察到,自從去年8月版号暫停發放後,遊戲公司的人員需求發生了變化。“這些公司新出的遊戲減少了,大家都在把已有的遊戲精品化,追求各家的獨有優勢。”是以遊戲公司對應聘者的要求變得更高。“有些應聘者的條件放在以前的話,推給公司是沒問題的,但現在推過去,可能就得不到面試機會了。”小洛說。
小洛回憶,她曾遇到過一名就職過某知名大廠的原畫師候選人。這位候選人的作品曾經得過獎,小洛也根據經驗判斷她的資質不錯,便推薦給一家公司。沒想到,公司秒回:“這個人不合适。”小洛說,因為這家公司認為她的作品不太行。
大廠選擇收縮戰線
行業人才流動變快
盡管如此,小洛發現,遊戲行業的求職者并沒有是以減少,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變得更多。“國家發放的版号中,很多屬于中小型公司,而沒有獲得版号的大型公司則要砍掉一些項目,有些人就會離開公司。”今年4月新發的45個版号中,多數是中小遊戲廠商的項目,而像騰訊遊戲、網易遊戲這樣的大廠卻沒有得到版号。
事實上,從2017年至2021年,國内遊戲版号年發放數量連年遞減,從9369款跌至755款。去年8月至今年3月,遊戲行業度過了連續8個月的版号空窗期,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能恢複版号發放。在這樣的趨勢下,不少大廠選擇收縮戰線,集中發力已經成熟的遊戲IP或市場熱門題材。與之相應的,是一部分從業者回到求職市場。
與此同時,在大廠普遍裁員的背景下,有不少遊戲人未雨綢缪,提前尋找機會作為保險起見。種種原因,“遊戲行業的人才流動變得比原來更快了”。
遊戲版号發放後
崗位數量增加了
自2021年7月22日發放87款版号後,後續的8個月裡,國家新聞出版署再沒有釋出過版号,這8個月被遊戲人稱為“版号寒冬”。時隔263天,今年4月11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的“遊戲審批結果”一欄才更新了消息,公布發放45款版号。“我當時的感覺就是——遊戲人過年了。不光是我,我周圍的人也是一片歡騰,大家覺得,行業的寒冬過去了。”小洛告訴北青報記者,她身邊有很多本來已經打算離開遊戲領域的遊戲人,他們聽說這個消息後,感覺到遊戲行業又“活”過來了,于是重新考慮去留問題。
版号恢複發放後,小洛感覺到各公司提供的崗位數量有所上升,這使她更加明顯地感覺到行業正在向好發展。“我希望目前還沒有着落的遊戲人,不管是應屆生還是從業者,不要過分地焦慮。目前的情況是行業的動蕩和疫情下的經濟下滑導緻的。現在版号放出來了,未來會有更多的崗位,希望大家不要太悲觀。”小洛說。
遊戲行業會越來越好
粗糙遊戲會淡出市場
小洛對接的候選人大多是90後和00後。在與他們的接觸中,小洛觀察到,他們基本上都是資深玩家,甚至曾經是父母眼中的“網瘾少年”,而在内心層面,他們都有着相似的“遊戲夢想”。
“90後和00後是網際網路原住民,他們很多人從小就接觸遊戲,對遊戲有自己的了解。”小洛說,“進入行業後,他們會更希望把遊戲做好,同時抵制一些做工粗糙、内容低劣的遊戲,這就是這一代遊戲人的夢想。”
這些候選人中,條件好的一些人對崗位的眼光也會更高,“他們更願意按照自己喜歡且擅長的領域去挑選項目。”
這些年輕人的志氣讓小洛對行業的未來有了更多的信心。她認為,伴随着遊戲從業者年輕化趨勢的,是行業對遊戲品質越來越高的追求。“中國現在還沒有一款自己的3A遊戲(3A遊戲簡單來說就是開發成本高、開發周期長、消耗的資源多的遊戲),但在未來,這個行業會越來越好的,粗糙的遊戲會慢慢淡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