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結束之前,美國就想趕在蘇聯的前面,通過投放原子彈的方式加速日本無條件投降,以此來獲得更多的國際戰略優勢。可見這種國際競争,在戰争未結束之前就已經顯得非常激烈了。

61年前,美國就曾想把一隻大猩猩送進太空,來加速他們對于太空領域的探索。可是當美國人啟動了這一計劃後,卻發現很多事情已經不對勁了。那今天我們就走進曆史,來看看這段過往。
人類想要飛上天空,在一戰之前就已經實作了這個願望。但到二戰時,人類不僅早已擁有了航空母艦,還擁有了戰鬥機,這時天空就不再是人類想要探索的唯一高空領域,哪個國家能先上太空,這也是大國實力的一種展現。
美國為了在二戰後搶奪更多的國際戰略優勢,他們除了瘋狂地掠奪戰場勝利品之外,他們也在布局更全方位的國際競賽。是以在外太空領域,美國人更不想失去優勢。
61年前,美國決定要讓宇航員在翺翔外太空之前,先通過一場實驗讓其他的生物代替宇航員進入太空,這一計劃相當于是鋪路之行。
1957年11月,俄羅斯科學家選擇了一隻名叫萊卡的獵犬,并通過先進的科技力量讓萊卡成功登陸到了太空。但是通過當時的監控資訊,人們發現萊卡進入了太空後,它的狀态非常不樂觀,不僅出現了焦躁不安,猛烈撲打太空艙等激烈行為之外,而且萊卡至今都沒有被俄羅斯的人接回地球。
是以人們在看完了萊卡的故事之後,紛紛為其感到悲哀。但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曆史上,萊卡的地位似乎也無其他生物可以取代。
美國偏偏不信這個邪,他們把目标放在了黑猩猩的身上。
其實美國在做很多種實驗的時候,似乎都比較偏愛地去選擇黑猩猩。他們像是在模仿和試圖超越蘇聯一樣,在挑選一名優秀的黑猩猩時美國科學家于61年前選擇了一批黑猩猩,其機關為40隻是一組。
在這些黑猩猩當中,有一隻叫做哈姆的黑猩猩,當時已經有6歲了。它雖然是非洲草原上的一隻野生動物,但由于捕獵和買賣的原因它跨過了大西洋,來到了美國的一家動物園中。由于哈姆斯機智,反應靈活,深受遊客的喜愛。
一時之間,哈姆便成為了當地遊樂園中的大明星。後來美國軍方在挑選實驗品時,就将目光放在了哈姆的身上。
而在40隻大猩猩的篩選中,哈姆很快脫穎而出。在美國科學家決心要将哈姆送上太空後,他們還列出了一個新計劃,那就是要比蘇聯人做得更優秀一些才行。比如說,蘇聯的獵犬萊卡并沒有被接回地球,于是他們決定要把哈姆送到太空再讓它回來。
美國人似乎認為隻要這樣的計劃達成了,就可以展現美國當時的實力,是要比蘇聯更強勢的。
哈姆首先接受了為期兩年半的訓練,它不會像萊卡那樣在進入太空後,會在太空艙内做出非常反激的行為。
在這些訓練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香蕉訓練。當哈姆看見黑色閃光5秒時,艙内的推杆會被移動,如果哈姆完成了推杆指令,它将會得到一根香蕉作為獎賞。
以此類推,如果在香蕉訓練時哈姆未完成指令,它也将會受到懲罰。這加深了哈姆在執行指令時的身體記憶,似乎也提高了哈姆能活着回來的可能性。這一切雖然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可不久之後,美國科學家卻也意識到很多事情沒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1961年1月底,哈姆乘坐飛船來到距離地球252公裡的太空區域。其實他們原本的計劃隻要飛行185公裡即可。但是為了能夠超額完成任務,美國科學家讓當時搭載着哈姆的那艘飛船,繼續以每小時8046公裡的速度在外太空保持了6分鐘的飛行時間。
最後哈姆在第 17分鐘時經曆了太空艙墜落,最後人們在大西洋的深處成功找回了這艘飛船。讓人感到驚喜的是,這全球第1隻登上太空的黑猩猩,它沒有像萊卡那樣迎來悲慘和倉促的結局。哈姆不僅還活着,反而非常幽默的一手拿着蘋果,一手拿着橘子,它好像對這次旅行感到十分滿意。
全球人民開始歡呼,因為黑猩猩可以作為哺乳動物的代表,它都能夠在成功登陸外太空後又安全回到地球,那麼人類是否也可以完成同樣的任務,并且受到傷害的幾率會很小呢?
當時所有的國際矛頭就指向了蘇聯,比如說有媒體批判蘇聯科學家不應該選擇哺乳動物中的獵犬當實驗品,還讓它沒有安全回到地球。
對此,蘇聯媒體隻能匆匆作出回應,說哈姆的飛行距離最多隻算是亞軌道,并不能夠算得上一次成功的外太空飛行。這就像人類在門口遛個圈,算不上旅遊是一樣的道理。
緊随其後的蘇聯開始在1961年4月行動起來,他們這回派遣的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号,并且展開了外太空旅行的計劃。這一回加加林作為全球第一個人類登上太空,而聞名于世界。
美國不甘落後,他們在加加林完成太空飛行後的第1個月内,也啟動了讓美國人登上月球的計劃。宇航員艾倫·謝潑德就此進入了太空。但關于他是否真的進入了太空,直到如今還存在争議。不過在時間方面,似乎美國的确曾落後于蘇聯一小段距離。
1962年,美國時任總統肯尼迪為了鼓舞人心,他在演講中表示——人類登陸太空,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目标和計劃,似乎顯得過于飄渺。是以美國決定要在太空行走方面做出新突破,他們把目标定向了登陸月球。
直到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乘坐了阿波羅11号,完成了人類第1次登陸月球的任務之後,國際曆史上也掀開了關于登月的新篇章。而美國人所說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也成為了全球曆史教科書中,非常經典的一句名言。
但是哈姆在太空旅遊後回來,它真的一點影響也沒有受到嗎?
其實在被找到時,哈姆看上去的确與往常沒有任何不同。它的情緒看上去非常興奮,手中的兩個水果也彰顯着它的心情十分愉悅。
而被接回美國後,哈姆還被貼上了英雄和明星的标簽。它雖然在完成了登陸太空的任務後,一直繼續被養在動物園裡。但按照普通黑猩猩的平均壽命40年來看,哈姆的壽命是比較短暫的,因為它隻活了25歲。
按照哈姆所能夠獲得的待遇來看,它不僅有專屬營養師,還有一批醫療團隊可以救治這隻黑猩猩的各種疾病。但很可惜,哈姆連最平均的壽命水準也未達到。可見,作為靈長類動物,黑猩猩登陸月球導緻的有些身體變化,是人類肉眼無法去察覺的。
根據這一現象,人們也發現了一個道理:截止那時的國際科技水準來看,太空的環境其實并不适合生命的探索,隻有當人類的準備越來越充分時,關于太空的奧秘人類才有資格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