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語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在中國的廣大農村迎來更為波瀾壯闊的山鄉巨變之際,中國作家協會啟動了“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力求以原創長篇小說形式聚焦新時代中國山鄉天翻地覆的史詩性變革,多角度展現鄉村時代變遷,生動講述感天動地的山鄉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為人民捧出帶着晶瑩露珠、散發泥土芳香的新時代文學精品,以文學力量激發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昂揚鬥志與堅定信念。這是前所未有的大氣魄、大制作,無疑将在文學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農村題材一直是《長篇小說選刊》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特别是随着舉世矚目的脫貧攻堅戰進入高潮,我們不遺餘力地向讀者們推介那些帶有時代溫度、真正沉入生活深處、紮根新時代的山鄉大地、投身山鄉巨變的精品力作。《兩河口》(向本貴)、《大地》(楊遙)、《暖夏》(王松)、《三山凹》(李天岑)、《大婁山》(王華)、《太陽轉身》(範穩)……這些作品,或忠實記錄脫貧攻堅曆程,或讴歌鄉村振興偉業,無一不以現實主義的強健筆力,書寫現代化程序中中國鄉村的命運變遷,以及在這一程序中鄉村蘊藏的新變的希望和新生的可能,彰顯着“幸福源自奮鬥”的價值理念。我們還專門推出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号,并且在第六屆長篇小說年度金榜評選活動中特别設定“緻敬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專題。我們還将積極配合“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的開展,向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人民、偉大的土地、偉大的實踐緻敬,向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家和經典作品緻敬。
《長篇小說選刊》本期轉載著名作家陳應松反映江漢平原農民通過種植葡萄脫貧緻富的新作《天露灣》。這部厚重的作品雖完成于“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啟動之前,但其主題、風格卻與本次創作計劃高度契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天露灣》講述的正是最生動的中國故事,是一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發展變遷的史詩。是以,我們将其視為“創作計劃”啟動的一聲号角。魯敏的《金色河流》雖然不是寫農村,但同樣是對四十餘年來中國發展曆程的回溯與審視。主人公穆有衡、王桑父子之間互相拮抗,尤其是他們對金錢與藝術之間辯證關系所持的不同立場,折射出了兩代人對于“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以及積累起來的财富将何去何從的迥異态度。所謂“金色河流”,便是一條财富之流,它從幽暗中來,滾滾向前,泥沙俱下,裹挾着友情、愛情、親情,以及貪欲和無數不足為外人道的隐秘,金光閃閃中映出的正是時代的倒影。“佳作推介”推出萬甯的《城堡之外》和厚圃的《拖神》。前者以血脈親情作為故事原點,将時代巨變放置在小人物的日常細節中再現,記錄了幾代人跨越百年的信仰追尋,呈現出濃濃的鄉土情懷和家國情懷;後者是一部構思獨特、視角魔幻的作品,複雜的人性、色彩瑰麗的風土人情、悲壯開闊的時代背景交織,定會給讀者們帶來一種别樣的閱讀感受。
目錄
2022年第3期·總第104期
長篇小說
陳應松天露灣
陳應松我的筆,與他們命運相系,心心共鳴(創作談)
趙 依“山鄉巨變”:陳應松《天露灣》的主題、方法與聲音
——兼談新時代文學與傳統赓續(同期評論)
魯 敏金色河流
魯 敏惦記“有總”許多年(創作談)
新作茶館:魯敏《金色河流》評論輯
張 濤大水緩緩降落——《金色河流》讀劄
樊迎春書寫與傳承的有無辯證法——讀魯敏《金色河流》
佳作推介
厚 圃拖神
陳培浩為一個族群的精神偉力作證
萬 甯城堡之外
賀紹俊一部呼喚“親親”的小說——評萬甯的《城堡之外》
本期長篇小說作家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