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長海醫院獲悉,4月初至今,長海醫院已成功完成各類急診呼吸内鏡治療50多例次。
為危重症氣道狹窄、肺部疾病等導緻的呼吸衰竭患者開展呼吸内鏡介入診療服務,性命攸關。4月初以來,長海醫院組建呼吸内鏡快速救治小組,設定“緩沖支氣管鏡室”, 24小時備班值守全力救治相關疾病患者。
長海醫院介紹,86歲的孟老伯,家住浦東,确診食道癌6個月,一直接受放化療治療,未進行手術。疫情期間突然出現氣急、呼吸困難,不能平躺等症狀10天,肺部CT提示食道惡性良性腫瘤外壓緻氣管中上段重度狹窄,氣管最窄處直徑僅2-3mm,随時有氣管窒息死亡危險,輾轉多家醫院于4月21日收治到長海醫院急診。
經過該院呼吸内鏡團隊評估,孟老伯有急診支氣管鏡下氣管支架置入術指征,也就是通過支氣管鏡在最狹窄的氣管中放置一個支架,把狹窄擴撐開,進而達到呼吸順暢的治療目的。治療團隊僅耗時10分鐘便成功完成靜脈誘導麻醉下的氣管覆膜支架置入術,術後孟老伯即可自行下地行走,呼吸困難完全緩解,第二天解除急診留觀出院回家。

急診經支氣管鏡氣管重度惡性良性腫瘤性狹窄經支氣管支架置入術 本文圖檔均由上海長海醫院供圖
和孟老伯不同,患者朱阿姨需要定期接受呼吸内鏡治療才能平安生活。家住崇明62歲的朱阿姨前不久右下肺癌術後複發,受疫情影響,她一直治療的那家醫院内鏡中心關閉,她2個月未進行支氣管鏡下消融治療,逐漸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加重。
4月22日,朱阿姨了解到長海醫院支氣管鏡不停診後,來到長海醫院急診就診。經多學科會診,确定她有急診支氣管鏡治療指征,呼吸内鏡團隊及時為朱阿姨成功實施了靜脈誘導麻醉下的右主支氣管支架兩端惡性良性腫瘤及肉芽組織高頻電凝消融及清理術,這樣不但通暢了氣道,還清理了部分惡性良性腫瘤,術後朱阿姨呼吸困難明顯緩解,可以正常行走,于翌日解除急診留觀出院。
密切監測患者麻醉蘇醒。
“這20多天裡,我們團隊為車禍氣管插管後重度瘢痕狹窄,腦梗塞、重症肺炎、氣管切開套管位置不佳伴氣管阻塞、大氣道異物等急診患者實施了及時有效的電子支氣管鏡介入治療,解決了大氣道的問題,及時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絕大部分患者第二天就可以解除急診留觀了,部分患者大氣道問題解決後,也為下一步治療基礎疾病提供了可能。此外,做好病人術後防疫監控也很重要,術後1周内我們會電話随訪患者開展健康檢測,及時上報。” 長海醫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黃海東說。
長海醫院呼吸科主任董宇超教授表示, 目前兩類重點治療人群一定要關注,一是需要持續進行化療、靶向和 PD-1 等周期性系統治療的肺癌患者;二是特别關注急診收治的急難危重患者,嚴格把握急診支氣管鏡指征,嚴格落實各項術前評估、流調、上報及術中的三級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