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婆婆反對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兒媳堅持離婚後,兒子不肯再婚

婆婆反對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兒媳堅持離婚後,兒子不肯再婚

結婚最好門當戶對,這樣會避免很多沖突。這裡說的門當戶對,應該是指方方面面的,并不單單是指經濟條件或者社會地位。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隻有在相似環境中長大的人,三觀才更容易一緻。

夫妻三觀一緻,遇到事情才會想法相同,不容易産生沖突。如果來自條件懸殊很大的家庭,那思維方式和觀念等會不同,就很容易産生分歧。因為有分歧,夫妻就容易吵架,一旦吵架後就很傷夫妻感情了。

但如果已經結婚了,就要努力磨合,夫妻彼此都要寬容和體諒對方。有很多事情不是隻有一種解決方法的,條條道路通羅馬,要學會接受和了解不同的想法。

子女成家立業後,父母要學會放手,不要過多地摻和在子女的婚姻生活中。父母越摻和,小夫妻越過不好日子,那父母就越不省心。父母要給孩子成長的機會,配偶是他自己選的,是好是壞都由他自己承擔。

婆婆反對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兒媳堅持離婚後,兒子不肯再婚

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婆婆心裡很不平衡

呂娜在一家公司裡上班,每月有6000塊工資,住在機關宿舍裡。父母住在鄉下,老夫妻倆沒有社保,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家裡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很和睦,也很善良,過得挺幸福的。

在工作中,呂娜認識了男友,男友家是城裡的,父母都有正式工作,家庭條件不錯。男友第一次看見呂娜時,就喜歡上了她,然後就死纏爛打式地追求呂娜。

呂娜最初對男友并沒什麼感覺,但男友追了她大半年後,她着實挺感動的。不過,呂娜覺得自己配不上男友,她不想攀高枝,怕婆家人看不起她。男友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不應該再有這種封建思想了。

男友一再表示他絲毫沒有門第觀念,他隻知道自己愛上呂娜了,隻要呂娜也愛他,他們倆就結婚。于是,呂娜接受了男友的感情,男友便把呂娜帶回家去見父母。

到男友家後,未來的婆婆像查戶口一樣詢問呂娜家的情況。當得知呂娜家是農村的,父母在打零工,連社保都沒有,婆婆的臉色就不好看了。她說呂娜和她兒子不合适,兒子很不高興,馬上跟母親争執起來,呂娜很尴尬。

婆婆反對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兒媳堅持離婚後,兒子不肯再婚

初次見面,男友就為了呂娜而跟母親發生沖突,這讓婆婆一開始就不喜歡呂娜了。但兒子非要和呂娜結婚,婆婆沒辦法,最後隻能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了呂娜這個兒媳。

呂娜和男友結婚後,因為不跟公婆住在一起,是以雖然婆婆不喜歡她,但他們的婚姻生活還是挺幸福的。後來呂娜生下了兒子,因為怕産生婆媳沖突,她就讓母親來照顧她坐月子。

因為這件事,婆婆意見很大,認為孫子是他們家的,怎麼能不讓她去照顧坐月子呢?因為婆婆有意見,呂娜出月子後,就讓母親回去了,自己照顧着孩子。

産假結束後,呂娜是很想讓自己母親幫忙帶孩子的,但怕婆婆有意見,就隻好讓婆婆帶了。小夫妻倆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到公婆家,下班後再去把孩子接回來,很是折騰。

老公曾提出讓婆婆住到他們家來,可呂娜覺得婆婆對她有偏見,住在一起肯定會有婆媳沖突的。婆婆也不願意來,她說不能把公公扔下了,而且換了床她睡不着覺的。

婆婆反對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兒媳堅持離婚後,兒子不肯再婚

轉眼間,孩子4歲了,非常活潑可愛,小嘴巴也很會說。有一天,婆婆從孫子嘴裡偶然得知,兒媳每個月要給親家3000塊錢的。孫子是聽見媽媽說的,是以當奶奶問他,媽媽要不要給外公外婆錢的時,他就說了。

呂娜的父母沒有社保,現在年齡大了,打零工掙不到多少錢了。呂娜是他們唯一的女兒,她每個月給父母3000塊錢,想讓他們生活得寬裕一些。

公婆都有退休工資,兩個人加起來每個月有一萬多塊錢,而且他們還有積蓄。老夫妻倆自己沒什麼大開銷,是以孫子的開銷他們全包了。前兩年兒子換新車,他們還貼給兒子十幾萬,平時也總給兒子買這買那的。

現在聽說兒媳每個月要給親家3000塊錢,婆婆的心裡立刻就不平衡了。他們老夫妻倆貼錢給兒子,兒媳卻貼錢給親家,這算什麼事啊?

婆婆反對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兒媳堅持離婚後,兒子不肯再婚

當天呂娜來接孩子時,婆婆就跟她大吵,認為兒媳不能貼錢給親家。呂娜認為她是拿自己的工資貼給父母的,她孝順父母有什麼錯?婆婆說呂娜的錢是夫妻共同财産,她兒子沒給他們貼錢,呂娜就也不能給父母貼錢。

呂娜回到自己家後,很生氣,就沖老公發脾氣,認為婆婆管得太多了。老公很為難,就打電話給婆婆,結果被婆婆訓斥了一頓。挂斷電話後,老公也生氣了,覺得呂娜不該跟婆婆吵架,結果夫妻倆吵起來了。

從這之後,因為呂娜給親家3000塊錢的事,婆婆老是在跟兒子兒媳吵架。婆婆的目的是阻止兒媳再給親家錢了,但呂娜堅持要給,而且還是理直氣壯地給,不想偷偷摸摸給。

呂娜在婆婆那裡受了氣,就把氣撒到老公身上,是以夫妻倆經常吵架了。這樣吵吵鬧鬧了大半年後,呂娜不想再吵下去了,她又不能不給父母錢,是以就堅持跟老公離婚了,孩子跟了她。

老公是不想離婚的,可因為呂娜堅持,最後他不得不同意了。離婚後,他心裡很難過,就一直不願意再婚。看見兒子一直單着,呂娜的前公婆很着急,前公公就怪前婆婆不好,老夫妻倆就三天兩頭吵架了。

婆婆反對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兒媳堅持離婚後,兒子不肯再婚

子女成家立業後,父母少摻和他們的婚姻生活

站在婆婆的立場上,她的确會心理不平衡的。自己老夫妻倆在貼錢給兒子兒媳,可兒媳卻在貼錢給親家,婆婆有一種吃虧的感覺。

但站在兒媳的立場上,她是父母唯一的女兒,她過着好日子,父母卻過着苦日子,她怎麼能不管呢?為人子女者,理應要孝順父母的,是以她每個月給父母3000塊錢。

站在呂娜前夫的立場上,嶽父母生活不太好,妻子要給他們每月3000塊錢,他怎麼能阻止呢?自己父母條件挺好的,當然不需要他貼補父母了,父母還貼補着他。

妻子和母親發生沖突時,前夫夾在中間,幫誰都不行。呂娜跟他吵架時,他也就隻能發發脾氣,結果把婚姻吵沒了。前夫的内心是深愛着呂娜的,是以不願意再婚。再說,對感情專一的人來說,重新開始一段感情也并不容易。

婆婆反對兒媳每月給親家3000塊錢,兒媳堅持離婚後,兒子不肯再婚

每個人的立場不同,想法就不同,做法自然也不同。呂娜和前夫家的事情,各有各的理由,不能随便說誰對誰錯。如果非要找出哪裡出了問題,那隻能說是當初結婚時,兩個人沒有找門當戶對的結婚對象。

如果呂娜娘家的經濟情況,跟婆家的經濟情況相同,那呂娜又何必要貼錢給父母呢?或者婆家的經濟情況,跟呂娜的娘家相同,那呂娜在給父母貼錢時,也給公婆貼一份錢,婆婆自然沒意見了。

是以說門當戶對很重要,不要以為門當戶對就是老封建,這是幾千年來大祖宗對婚姻經驗的總結。愛情雖然美好,但在婚姻中愛情不是全部,婚姻還包括很多其他的東西。當婚姻生活變得一地雞毛時,愛情會悄悄溜走的,婚姻也就不幸福了。

作者:一個情感領域的創作者,專注于情感領域的各種問題,歡迎關注。生活因為有情有愛才有溫暖,讓我們在愛中成長,在真情中度過每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