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憋尿一時爽,膀胱火葬場”。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了憋尿與膀胱癌沒有直接的關系(點選藍字回顧經常憋尿會導緻膀胱癌?尿中出現這個信号才要警惕!)。
但是,憋尿
卻有可能會引起膀胱炎
人體正常的尿液循環,會在細菌還沒有開始繁殖的時候,就将尿液排出。
但如果長期憋尿,讓尿液在膀胱中儲存的時間太長,就相當于給了細菌足夠長的繁殖時間,就有可能引起發炎。
同時,長期憋尿,還可能會破壞膀胱黏膜和黏膜下血液運輸,影響膀胱壁結構,讓膀胱黏膜抵抗細菌侵犯能力下降。
人體的排尿結構包括尿道括約肌和膀胱逼尿肌,憋尿會讓尿道括約肌收緊,長期憋尿就可能會導緻這個肌肉越來越強壯,對膀胱功能産生影響,到了後期還可能會抑制膀胱收縮,導緻尿不出來,或形成殘餘尿。
是以不光是膀胱炎,還有膀胱功能障礙、排尿功能障礙等,長期習慣性憋尿都可能是其誘因。
膀胱炎主要症狀
尿頻、尿急、尿痛
從廣義上講,不同病原體侵犯膀胱,導緻發生發炎,就是膀胱炎,主要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尿血的症狀。
根據起病速度,膀胱炎可分為急性膀胱炎、亞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
根據緻病因素不同,膀胱炎還可分為細菌性膀胱炎,和非細菌性膀胱炎(比如間質性膀胱炎),其中,細菌性膀胱炎在臨床中較為多見。
女性更易發生膀胱炎
一般來說,女性發生膀胱炎的幾率高于男性,這是因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男性尿道有25cm左右,而女性尿道隻有5cm左右,細菌等病原體更易通過尿道逆行入侵膀胱。
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激素水準下降,雌激素對尿道黏膜的滋養作用下降,女性抵抗感染的能力也會下降,是以更年期或者絕經期女性也更容易發生膀胱炎。
男性通常很少發生單純的膀胱炎,往往和其他疾病并存出現,比如前列腺炎、膀胱結石等。
一些老年男性可能會有尿不幹淨,存在殘餘尿的情況,也可能出現膀胱炎。
膀胱炎要注意及時規範治療
細菌性膀胱炎,還是比較容易治愈的。
一些病情較輕的年輕人,甚至可以憑借自身抵抗力而自愈。是以,我們可以注意增強自身抵抗力,并在此基礎上盡量多飲水,多排尿,以促進細菌排出體外。
但通常來說,并不主張硬抗,如果有明顯感染症狀,尤其病情較重,排尿如刀割的人,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
細菌性感染的治療,以使用抗菌藥為主,比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頭孢拉定、磷黴素等,一般服用3-5天,症狀就可以消失。
用藥時要注意,症狀消失後應該繼續服用3-5天,才能真正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
對于間質性膀胱炎,治療起來就比較複雜了。
抗菌素治療常是無效的,需要服用一些抗組胺藥物,以及一些能夠增強尿道和尿路上皮防禦能力的藥物,也可以在膀胱内灌注透明質酸鈉、肝素、水等來進行治療。
如果這些保守治療無效,就需要使用手術進行治療,比如安裝膀胱起搏器,或者是在膀胱壁上注射肉毒毒素等。
總之,發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發炎狀一定要及時就診,規範治療!
參考資料:醫學微視官網 - 周利群 主任醫師《膀胱炎》、廖利民 主任醫師《間質性膀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