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評丨一川:捕捉瞬間的胡弦,架構出兩個空間意義

詩評丨一川:捕捉瞬間的胡弦,架構出兩個空間意義
詩評丨一川:捕捉瞬間的胡弦,架構出兩個空間意義

捕捉瞬間的胡弦,架構出兩個空間意義

文/一川

從整體之中觀察,最難被喚醒的是那種生命空間與自然空間的具體瞬間,是依賴于語言符号的摩擦從空間中分布的誇克碰撞出靈性。是一種“虛拟的外延”朝内彎曲的拐點,那種拐點非必要是不能從語言中把脈作者的意圖,然而這又在個人語言經驗的彙總中得到某種天然的真實,這是胡弦文本提供的一個詩性“蟲洞”。

在生命空間的内部形成一個“蝴蝶”引力場,“穿過草叢、藤蔓、痙攣”将理性和感性黏合于一體,次元不斷收縮和擴張,思維的外殼也在兩個空間中不斷轉移“一次次抛給空氣,使其從茫然中/恢複思考的能力。”這種能力固然不屬于真實地上升或下降,而卻在詩的内部提供了接近生命空間和自然空間的本體。從這樣的一種文本姿态透視過去,便能從日常存在中找到生命快速消亡的碎片,“像置身于一陣風”找到了“另外的一生”。

意象的比喻關系構架出波光粼粼的生命空間,每一片波瀾都在表層和内部隐喻中增強了存在者的厚度。與傳統現實主義保持一定距離的同時卻在“存在”這個本質的次元上打開了現實的想象,或者可以了解為對現實的補充,“草木以灰燼/的秘密為食,孤峰平靜,波浪版本不一。一面鏡子的後遺症,是空/和深不可測。”這樣了解的“現實主義”更加深刻地展現于人類倫理關系中,更加願意去穿透現實主義苦難的表層而将終極關懷延伸于靜态生命空間的深層構架中。

這是一種細膩的溫柔,液體的官能解構于“山峰”“青苔”“芭蕉”“大湖”“街巷”之中,這種充分柔軟的物質,在閉上眼睛之後依然能從語言符号中連結音象通達腦海深層。想來這已經成為一個高度同質化時期中更加高貴的部分,他站在作為更加少數的觀察者背後冷靜的或接近于冷酷地審視空氣中的水分,以及同所有可供覺知的事物共同觀看生命空間和自然空間的張合。

這是勇敢的冷靜和孤獨,需要敲打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扭矩,這種敲打不會發出任何光亮和聲影,投射出來的反響隻會再次深入生命空間與自然空間的間性中,這正是胡弦文本的超然之處,某種隐形的責任被概括出來,如詩所釋“它懂得了觀察,以其之後的歲月。”

光芒的誕生已經不再展現出具體意義,而更重要的是關于主體間性的感覺和行動,這已然成為了解胡弦文本的一枚鑰匙“那梯子明亮、幾乎不可見,緩緩移動并把這漫長的靜止了解為一個瞬間。”

附:胡弦詩歌作品

琥珀裡的昆蟲

它懂得了觀察,以其之後的歲月。

當初的慌亂、恐懼,一種慢慢凝固的東西吸走了它們,

甚至吸走了它的死,使它看上去栩栩如生。

“你幾乎是活的,”它對自己說,“除了

不能動,不能一點點老去,一切都和從前一樣。”

它奇怪自己仍有新的想法,并謹慎地

把這些想法放在心底以免被吸走因為

它身體周圍那絕對的平靜不能

存放任何想法。

光把它的影子投到外面的世界如同投放某種欲望。

它的複眼知道無數欲望比如

總有一把梯子被放到它不能動的腳爪下。

那梯子明亮、幾乎不可見,緩緩移動并把這漫長的靜止了解為一個瞬間。

雪中天池

為燃燒善後的,是水。

沉落之木和漂在

水面的石頭,都是寂寞。

廢墟中,用于毀滅的力量消失了。

人間事,到頭來不免滿頭冰雪。

草木以灰燼的秘密為食,

孤峰平靜,波浪版本不一。

一面鏡子的後遺症,是空

和深不可測。

沒有一種藍

能滿足水中這片天空的願望。

雪停了,風也停了。白色事物

現在是心靈的一部分:它們停在

山巒漫長的睡眠中。

前世

芭蕉肥大。山茶花落了一地。

朦胧中,聽見雨還在下,聽見

一首從未聽過的歌,其中,

藏着神秘事物的前世。

而熟睡者像一塊頑石,比如,

不遠處山澗裡的那一塊,任流水纏身,

用苔痕的呢喃換鼾聲。

而沿着夢的邊緣,流水

繼續向下,要出山,

最終,又放慢腳步,彙入大湖。

那是昨天我們夢到的大湖,在被

重新夢見時,有點陌生,為了

和雨般配,扮作一件不發聲的樂器,

把自己寄存在

山谷空曠聽力的深處。

蝴蝶

顫抖的光線簇擁,蝴蝶

從一個深深的地方

浮向明亮的表面:

——一件古老、受罪的遺物,

穿過草叢、藤蔓、痙攣、

非理性……把折痕

一次次抛給空氣,使其從茫然中

恢複思考的能力。

翅膀上,繁密的花紋在對抗

制造它的線條,有時

疊起身體,不動,像置身于一陣風

剛剛離去的時間中。

當它重新打開,裡面是空的,

沒有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

——那是一次次重新

飛來的蝴蝶,仿佛

于回聲外的虛無中,已獲得了

另外的一生。

詩評丨一川:捕捉瞬間的胡弦,架構出兩個空間意義

胡弦,原名胡傳義,現居南京,《揚子江詩刊》主編。著名詩人、散文家。出版詩集《沙漏》《空樓梯》、散文集《永遠無法返鄉的人》等。曾獲柔剛詩歌獎、聞一多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騰訊書院文學獎、花地文學榜年度詩歌獎、《詩刊》《十月》《作品》等雜志的年度詩歌獎,憑《沙漏》獲魯迅文學獎。

一川,知名詩評家、詩人,作品散見于《星星》《揚子江詩刊》《詩潮》《鴨綠江》《解放軍報》《人民武警報》等報刊和詩歌選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