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评丨一川:捕捉瞬间的胡弦,架构出两个空间意义

诗评丨一川:捕捉瞬间的胡弦,架构出两个空间意义
诗评丨一川:捕捉瞬间的胡弦,架构出两个空间意义

捕捉瞬间的胡弦,架构出两个空间意义

文/一川

从整体之中观察,最难被唤醒的是那种生命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具体瞬间,是依赖于语言符号的摩擦从空间中分布的夸克碰撞出灵性。是一种“虚拟的外延”朝内弯曲的拐点,那种拐点非必要是不能从语言中把脉作者的意图,然而这又在个人语言经验的汇总中得到某种天然的真实,这是胡弦文本提供的一个诗性“虫洞”。

在生命空间的内部形成一个“蝴蝶”引力场,“穿过草丛、藤蔓、痉挛”将理性和感性黏合于一体,维度不断收缩和扩张,思维的外壳也在两个空间中不断转移“一次次抛给空气,使其从茫然中/恢复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固然不属于真实地上升或下降,而却在诗的内部提供了接近生命空间和自然空间的本体。从这样的一种文本姿态透视过去,便能从日常存在中找到生命快速消亡的碎片,“像置身于一阵风”找到了“另外的一生”。

意象的比喻关系构架出波光粼粼的生命空间,每一片波澜都在表层和内部隐喻中增强了存在者的厚度。与传统现实主义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却在“存在”这个本质的维度上打开了现实的想象,或者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的补充,“草木以灰烬/的秘密为食,孤峰平静,波浪版本不一。一面镜子的后遗症,是空/和深不可测。”这样理解的“现实主义”更加深刻地体现于人类伦理关系中,更加愿意去穿透现实主义苦难的表层而将终极关怀延伸于静态生命空间的深层构架中。

这是一种细腻的温柔,液体的官能解构于“山峰”“青苔”“芭蕉”“大湖”“街巷”之中,这种充分柔软的物质,在闭上眼睛之后依然能从语言符号中链接音象通达脑海深层。想来这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同质化时期中更加高贵的部分,他站在作为更加少数的观察者背后冷静的或接近于冷酷地审视空气中的水分,以及同所有可供觉知的事物共同观看生命空间和自然空间的张合。

这是勇敢的冷静和孤独,需要敲打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扭矩,这种敲打不会发出任何光亮和声影,投射出来的反响只会再次深入生命空间与自然空间的间性中,这正是胡弦文本的超然之处,某种隐形的责任被概括出来,如诗所释“它懂得了观察,以其之后的岁月。”

光芒的诞生已经不再体现出具体意义,而更重要的是关于主体间性的感知和行动,这已然成为理解胡弦文本的一枚钥匙“那梯子明亮、几乎不可见,缓缓移动并把这漫长的静止理解为一个瞬间。”

附:胡弦诗歌作品

琥珀里的昆虫

它懂得了观察,以其之后的岁月。

当初的慌乱、恐惧,一种慢慢凝固的东西吸走了它们,

甚至吸走了它的死,使它看上去栩栩如生。

“你几乎是活的,”它对自己说,“除了

不能动,不能一点点老去,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它奇怪自己仍有新的想法,并谨慎地

把这些想法放在心底以免被吸走因为

它身体周围那绝对的平静不能

存放任何想法。

光把它的影子投到外面的世界如同投放某种欲望。

它的复眼知道无数欲望比如

总有一把梯子被放到它不能动的脚爪下。

那梯子明亮、几乎不可见,缓缓移动并把这漫长的静止理解为一个瞬间。

雪中天池

为燃烧善后的,是水。

沉落之木和漂在

水面的石头,都是寂寞。

废墟中,用于毁灭的力量消失了。

人间事,到头来不免满头冰雪。

草木以灰烬的秘密为食,

孤峰平静,波浪版本不一。

一面镜子的后遗症,是空

和深不可测。

没有一种蓝

能满足水中这片天空的愿望。

雪停了,风也停了。白色事物

现在是心灵的一部分:它们停在

山峦漫长的睡眠中。

前世

芭蕉肥大。山茶花落了一地。

朦胧中,听见雨还在下,听见

一首从未听过的歌,其中,

藏着神秘事物的前世。

而熟睡者像一块顽石,比如,

不远处山涧里的那一块,任流水缠身,

用苔痕的呢喃换鼾声。

而沿着梦的边缘,流水

继续向下,要出山,

最终,又放慢脚步,汇入大湖。

那是昨天我们梦到的大湖,在被

重新梦见时,有点陌生,为了

和雨般配,扮作一件不发声的乐器,

把自己寄存在

山谷空旷听力的深处。

蝴蝶

颤抖的光线簇拥,蝴蝶

从一个深深的地方

浮向明亮的表面:

——一件古老、受罪的遗物,

穿过草丛、藤蔓、痉挛、

非理性……把折痕

一次次抛给空气,使其从茫然中

恢复思考的能力。

翅膀上,繁密的花纹在对抗

制造它的线条,有时

叠起身体,不动,像置身于一阵风

刚刚离去的时间中。

当它重新打开,里面是空的,

没有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

——那是一次次重新

飞来的蝴蝶,仿佛

于回声外的虚无中,已获得了

另外的一生。

诗评丨一川:捕捉瞬间的胡弦,架构出两个空间意义

胡弦,原名胡传义,现居南京,《扬子江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散文家。出版诗集《沙漏》《空楼梯》、散文集《永远无法返乡的人》等。曾获柔刚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腾讯书院文学奖、花地文学榜年度诗歌奖、《诗刊》《十月》《作品》等杂志的年度诗歌奖,凭《沙漏》获鲁迅文学奖。

一川,知名诗评家、诗人,作品散见于《星星》《扬子江诗刊》《诗潮》《鸭绿江》《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等报刊和诗歌选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