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京生:全民閱讀是中華民族走向複興的基礎工程

為搭建全民閱讀交流平台,彰顯深圳作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先行示範和文化擔當, 4月21日下午,2022“世界讀書日高端對話”活動在深圳書城中心城24h書吧舉行。此次活動為深圳出版集團第27個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的首場,拉開了世界讀書日深圳上百場活動的序幕。本次高端對話主題為“全民閱讀:個人、城市、民族——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為什麼是深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獎章”獲得者、深圳讀書月組委會總顧問王京生,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深圳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創院院長李鳳亮圍繞“全民閱讀的推廣可以為深圳建立全國文明典範城市作出哪些貢獻”、“閱讀應如何為創新助力”、“閱讀對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起到怎樣的作用和影響”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讨,活動由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胡洪俠主持。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活動以線上直播形式為主。

王京生:全民閱讀是中華民族走向複興的基礎工程
王京生:全民閱讀是中華民族走向複興的基礎工程

“深圳在全國全民閱讀當中創造了很多個第一”

從深圳開始做世界讀書日的活動以來,每年4·23期間,王京生一定會在中央媒體上發表一篇關于全民閱讀的大文章,思考城市與閱讀之間的關系。今年也不例外,在此次對話中,王京生“劇透”了關于他最近的思考,也就是從個人、城市、民族三個次元來思考與研究全民閱讀,從這三個角度談閱讀的重要性和怎麼推動的問題。

王京生表示,讀書對個人的重要作用就是三句話,以讀書為榮成為我們的價值觀念,以讀書為樂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以讀書為用成為我們進步的階梯。

從城市層面講,王京生表示,結合深圳這些年開展全民閱讀的一些認識和實踐。第一首先深圳是全國全民閱讀當中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比如說我們做這個書城,書城這個概念在中國第一個出現就是從深圳開始的。這個書城的意義在哪?它不光是一個讀書的場所,它等于締造了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到書城來可以看書,也可以娛樂,也可以交談,就像我們這樣的。包括也可以吃飯,這成了市民一種休閑和讀書的生活方式,是以樂就在其中了。是以這是一個第一。

另外圖書館之城,也是全國第一個提出。還有我們讀書月全民閱讀這個概念就是從深圳發展到全國去的,而發展讀書月也是很多城市向我們學習的,現在我看廣州都開始做讀書月了。還有剛才說的24小時書吧,之前全國絕對沒有,深圳是第一家。包括我們還有很多個,包括出版方推動全市認可的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這個概念在全國也是走在前列。深圳還是第一個推動培養0-6歲的兒童如何開始他的閱讀習慣,跟美國的耶魯大學合作,共同推動這件事等等。

“全民閱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之一“

深圳為什麼做這些呢?深圳為什麼能獲得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呢?王京生認為,其實就是和我們這城市的上司者和市民對這個城市概念的定義與深刻認知。很多人還認為城市就是賺錢的機器和賺錢的場所和獲得物質生活場所的時候,深圳已經認識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就像芒福德說的那句話,認識到城市最終的發展必将經過拼經濟、拼管理,但最終拼的是文化。

王京生表示,深圳從立市那天開始就不存在和任何城市的競争問題,因為深圳不與任何國内城市為對手,無論北京、上海,還是什麼其他的各種城市,因為中央設立特區的目的是讓我們帶領中華民族殺出一條血路,走向世界,我希望我們這個城市最終是在文明之颠和世界,不是跟任何一個國内城市競争。是以作為深圳人,我一直覺得城市有這種胸懷,不會跟人家比這個比那個,我們走我們的路,帶着民族去探索自己的新路。城市的核心競争力是文化,以文化論輸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敗。這就是開展讀書月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另一方面,更直接的是要涵養城市文化,我們認為必須從讀書開始。比較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讀書是所有市民都需要的。通過我們的讀書活動滿足市民的文化權利。

“最重要的就是閱讀本身我給它一個概念和定義,閱讀是創新的發動機,是創新之母。閱讀伴随創新的全過程。那麼怎麼使它的創新可持續、源源不斷?必須通過閱讀。很難想象這個城市沒有書香、沒有閱讀氛圍他還有這麼旺盛的龐大的創新。“王京生說。

講到全民閱讀和民族的關系。王京生表示,全民閱讀決不是單獨的文化,或者有文化行為,它是我們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之一。為什麼從2014年開始,政府報告已經做了九屆,每一屆必提全民閱讀?就因為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化體系,那麼多文化活動為什麼把全民閱讀推出來?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走向複興的基礎工程。

“一個城市的閱讀氛圍實際上是由每個個體、每個家庭最終形成的“

對于王京生從“個人、城市、民族“三個角度去思考全民閱讀,李鳳亮認為,整個邏輯非常清楚,從一個全球視野,國家立場,時代精神,深圳表達,最後把自己的城市放在一個縱向的中華民族幾千年文脈的傳承創新當中,放在一個橫向全球創新城市發展的代表國家參與全球文化競争當中,是很有高度也非常深厚的表達。

李鳳亮表示,深圳整個城市在先行示範區的架構之内,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全球的第一個全民閱讀典範城市。它在内部的血脈上面,在行動目标的一緻性上面實際上是高度吻合的。一個城市的閱讀氛圍實際上是由每個個體、每個家庭最終形成的。我們城市文明典範它不是一個虛幻的存在。

在樹立城市文明典範過程中高校也在積極參與,南方科技大學作為深圳第一所雙一流大學,是一個科技大學,但是我們非常注重營造這種全民閱讀、全校閱讀的氛圍,師生共讀。這裡面有幾個方面:一個是作為大學的一個中心,我們有三個圖書館,分别叫琳恩圖書館、一丹圖書館、涵泳圖書館,都有捐贈。整個圖書館是學校最優美的地方,你到圖書館自習室就不願意離開。我們也有24小時自修室,我們的圖書館為了推動大家的閱讀,設每年評選總借閱量最多的10本書,還有總在館時間最長的前10位同學,都有排行榜,這就是很好的閱讀的導向。我們6個書院,每個書院都有自己的閱讀角,這個讀書當中不僅有科技大學科技類的書籍,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科技類的書籍,還有文化、曆史人文的書籍,讓我們這些科技的同學、理科的同學涵養人文素質。

李鳳亮表示,大學有個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學校特别強調專家薦書。現在通過幾年上百位教授已經給同學推薦了300多本書,不僅推薦,每個人用手寫閱讀體會,以及推薦理由。還有跨校的一些閱讀活動,如與其他學校的同學發起閱讀的漂流活動等,這種互相的交流,形成一個共同推廣的書香校園的氛圍。

采寫:南都記者 謝湘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