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兒子年入百萬,你憑什麼退婚”,準兒媳:我是嫁人,不是扶貧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兒子年入百萬,你憑什麼退婚”,準兒媳:我是嫁人,不是扶貧

《名利場》:“人生一世,總有些片段當時看着無關緊要,而事實上卻牽動了大局。”

當一件事塵埃落定有了結局以後,回頭去看,往往能發現自己曾經忽略的東西。當時覺得無關緊要,實際上卻牽動了大局。

我們不能每次都等到結局出現以後才做這項工作,要學會在做一件事之前,慎重對待相關的每個細節,這樣才不至于因為大意而錯失好結局。

對待婚姻也應該具備這樣的态度,不要被動開啟一段婚姻,也不要破罐破摔認為跟誰結婚都一樣,否則這些在你當時看似無關緊要的決定,都有可能造就不幸。

下面這個女人從一次相親中吸取的教訓,講的就是上面那種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我兒子年入百萬,你憑什麼退婚”,準兒媳:我是嫁人,不是扶貧

東林老師,您好:

我想跟您聊聊有關“相親”的問題,我覺得有些人對待相親的态度極不合理,相親過程中有很多雷區需要注意。

就拿我之前經曆的一次相親來說,先是媒人吹噓男方特别好,接着他父母又吹噓他有多厲害,聲稱他年入百萬,每年光交稅就有幾十萬。

我爸媽耳根軟,容易相信人,聽到有這樣的好事,巴不得把我嫁給他。

相親那天,媒人帶着他和他父母到我家,等到我們單獨相處的時候,我問他:“你媽說你年入百萬,是真的嗎?你做什麼工作能賺那麼多錢?”

他看起來很老實,說話輕聲細語,但是沒有擡頭看我,而是低着頭回答我的問題:“沒什麼,就是開網店賣東西。”

說實話,當時我内心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念頭,加上他看起來那麼老實,應該不會騙我。

我隻是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年入百萬的人,一直沒結婚?

我想着想着就脫口而出問了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之前一心想着賺錢,沒考慮那麼多。現在我媽開始催婚,是以……”

我沒等他說完就說我懂,因為我也是被催婚的人。

因為我挑不出什麼毛病,是以就應了雙方父母的要求,兩個人相處一下試試,如果沒問題就早點把婚禮辦了。

他父母很着急讓他結婚,他們讓媒人催我爸媽,我爸媽就轉過頭催我,恨不得讓我立馬跟他結婚。

好在我沒有讓步,否則結婚之後才弄清真相,即便跟他離婚,我也會後悔。

真相是:他前些年确實賺了些錢,但是最近幾年一直沒賺錢,一直在吃老本。為了繼續守住他的生意,甚至把老本都賠了進去,還欠了錢。

我問他為什麼要騙我,為什麼在相親那天不跟我說實話,他低着頭無言以對。

我決定退婚,雖然雙方父母隻是口頭上給我們訂婚了,但我覺得還是要把退婚的事說清楚比較好。

如果他從一開始就跟我說實話,不管我是否跟他繼續,都不會反感。但他騙了我,我接受不了。一想起他父母那些過度美化的言辭,我就氣不打一處來。

讓我感到詫異的是,他父母竟然不明真相。在我要求退婚的時候,他母親甚至還問我:“我兒子年入百萬,哪裡配不上你?你憑什麼退婚?你不嫁會後悔的!”

我不想替他遮掩,因為那樣會讓我理虧,我隻好實話實說:“我是嫁人,不是扶貧!别再跟我吹噓你兒子年入百萬了,你對他真的太缺乏了解了,他早就不賺錢了。我若是嫁給他,非但不會像你說的那樣享福,反而還要跟他一起還債。你們沒跟我說實話,你說我該不該退婚?”

我用隻言片語毀了她兒子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我感覺對她有些殘忍。但是我沒辦法,我必須把話講明,才能讓自己恢複自由。

我覺得相親還是誠實一點比較好,适當美化自家孩子是可以的,但是過度美化不可取,否則一旦證明你言過其實,很容易被打臉。

“我兒子年入百萬,你憑什麼退婚”,準兒媳:我是嫁人,不是扶貧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在她父母和男方父母看來,既然兩個孩子都沒意見,那就應該省去所有的繁文缛節,立即完婚。如果她被動接受這種安排,認為所有的準備工作都無關緊要,那麼她的這種草率的決定,就會造就她的不幸。

好在她沒有輕易讓步,這種一念之差同樣看起來無關緊要,但是卻避免了一段不幸的婚姻。

這就是前文中提到的“看似無關緊要的片段,對全局的牽動作用”,主要指的是選擇和決定。

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你選擇相信的人,選擇相信的事,以及由此而做出的決定,都會直接影響全局。這就需要考驗你的選擇和決定是對是錯:如果對了,就會有好的結局;反之,結局不會好。

希望其他人在對待愛情和婚姻時,能注意這種問題,能認真對待自己所做的選擇和決定。不要随随便便做選擇,不要随随便便做決定,不要随随便便愛别人,不要随随便便接受一個人的愛,你需要給你的愛情和婚姻添加一個穩固的注腳,需要有證據證明你的選擇沒有錯,這樣才能避免不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