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Introduction
長安深藍将面對一次沒有參考案例的考驗。
作者丨楊 晶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朱錦斌
中國還需要一個新汽車品牌嗎?這幾年,行業無時無刻不在發問。
鈴木、歐寶、菲亞特、雷諾等國際車企敗走中國,力帆、獵豹、衆泰等自主品牌破産重組,拜騰、賽麟、奇點等新勢力陸續消失在大衆視野中。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馬太效應明顯、黑天鵝頻現、産業淘汰加速,被抛棄的品牌如此之多。
無論是曆史悠久的傳統汽車品牌,還是野蠻生長的自主車企,通通證明,無法順應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終被掃進故紙堆。而另一面,特斯拉迅速成長、比亞迪半路殺出、長安歐尚冉冉升起,人們才發現,原來中國市場還是需要一些有着獨特魅力的汽車品牌。
這些新晉的汽車品牌隻不過是遵循了一個規律,那就是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創新、加速轉型,在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競争中生存和發展。尤其是中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對那些立志往前奔跑的品牌來說,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
是以這幾年也總有人在質疑,為什麼自主品牌總愛開創一個新的電動品牌。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就像很多人開始呼籲長安的高端UNI序列應該獨立成品牌,而不是繼續懸挂V标前進。因為,與傳統品牌形象做切割,新品牌的價值才能被重新發現和擴散。
産品力先行
智能電動化給了汽車行業參與者一個人人平等的機會,但是,真正能抓住機會的少之又少。原因有多方面的,比如母公司品牌力不足以支撐新品牌的發展,沒有更多更紮實的技術實力儲備,網際網路思維轉變不足等等一系列原因,讓一些新電動品牌舉步維艱。
前兩年,國家隊造車新勢力群組建完成。這些新晉的電動汽車品牌們背靠實力強大的母公司,人人都稱特斯拉殺手,但時至今日仍然沒能在市場上顯山露水。反而是“蔚小理”、比亞迪這幾家電動車企,從心智和銷量上占領了市場高地。
原因無他,在新汽車時代,消費者看中的是技術實力、品牌調性和特色服務等。就算衆多擁有百年造車技術的國際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市場依然要面對消費者的挑剔眼光,依然會被拿去與前列的電動品牌做比較。
是以,尊重技術、尊重市場、尊重消費者體驗的汽車品牌,才有機會在這廣袤但充滿血腥的市場中冒出頭來。如今,随着長安深藍的到來,徐徐拉開了長安汽車征戰新能源市場的大幕。
在長安深藍的首場活動中,長安汽車副總裁楊大勇關于這一新品牌的介紹隻用了5分鐘,不到800字。活動的重點是長安新能源總經理鄧承浩花了50分鐘、8000個字分享了長安深藍EPA1平台和首款車型C385的技術。
從2017年到2022年,五年磨一劍,約2000人的堅守,純電驅動專屬平台EPA1和C385正式迎來量産時刻。這5年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突飛猛進,但是諸多的産品也被消費者诟病為“智商稅”、“騙補”、“工業垃圾”等。是以,沉下心來搞技術的才值得敬佩。
對于長安深藍來說,這是失去新能源汽車市場的5年,也可能會是比别人落後的5年。好在長安深藍咬緊了牙關,耐住了寂寞。今天,我們才能看到一個高效率、高性能、高智能和高安全的EPA1平台。
該平台還采用了長安新一代超集電驅、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并率先量産自主轎車增程系統、和自主轎車氫燃料電池系統。首款車型C385基于性能極緻的寬車體設計,低重心的平台設計,實作了50:50的前後黃金軸荷比。
參數配置方面C385同樣驚豔,其車身尺寸為4820/1890/1480mm,軸距為2900mm,風阻系數達到了0.23Cd。配備了14.6寸向日葵屏、電動掀背門、19寸輪毂、無框車門、隐藏式門把手等百大行業首發或同級别領先技術和配置,最高可實作L4級智能駕駛。
動力形式方面,C385采用了純電動、增程和氫電三種驅動版本。其中,純電動和氫電版綜合續航可達700km以上,增程版綜合續航可達1200km以上。全系采用後輪驅動,并采用了後H臂型多連杆獨立懸架系統。
很多人說造電動車比造燃油車簡單,是以一度以來,跨界造車者趨之若鹜。實際上,這是外行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大的誤解。是以那些跨界者們在造車路上撞的頭破血流,即便一隻腳已經跨入造車門檻的車企們,也依然戰戰兢兢地接受市場考驗。
技術力量,無論是對新能源汽車還是對智能汽車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一環。在科技進步帶來的技術性解決方案層出不窮,并不斷滲透到消費者生活中的當下,長安深藍選擇了一次無比正确的開始。
一次孤獨的開始
前不久,我和一位長安深藍的員工開玩笑:作為一個科技品牌,你應該跟上司反映一下把總部搬到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不是說重慶不好,這幾年,長安汽車在燃油車市場的飛速發展有目共睹。
但是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科技企業無不分布在大型城市,而這些城市也為這些企業提供了更高的眼光和格局。對于長安深藍來說,在智能時代要想脫胎換骨,必須要由内而外進行變革,本質上是要加強網際網路和科技基因的打造、以及人才的招募。
在底特律三巨頭落寞的對面,是來自矽谷的特斯拉風靡全球;沃爾夫斯堡的大衆再也沒有狼來了的兇狠,愛知縣的豐田還沒有從混動中回過神來。作為全球的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改變着世界汽車的格局。大象轉身,何其難哉。
難的,同樣還有中國的自主品牌們。目前,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呈現出“兩頭大中間小”的不均衡狀态。以“蔚小理”、特斯拉為首的電動車企成功占位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而随着五菱宏光MINIEV、長安奔奔EV等一系列産品的爆發則形成了較為規模的低端新能源領域。
實際上,參考燃油車市可以看出,中國車市健康态的情況應該是呈現“紡錘形”的中端市場更為廣大。其中,比亞迪在4月初宣布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才意味着中端市場迎來真正的入局者。
比亞迪的成功,實際上是DM-i和EV在新能源上帶來的成功,而高端的“蔚小理”、特斯拉則是智能汽車的榜樣。
智能化水準,長安汽車在燃油車上已經顯露出了水準,并被市場認可。但是在電動化上,消費者選擇比亞迪是因為比亞迪從成立之初就着手電動技術的研發。而長安汽車在新能源的積澱并不深厚,這也為之後長安深藍的市場聲量埋下隐患的種子。
另外,長安深藍必須要面對的抉擇是,下有長安新能源的兜底,上有阿維塔科技的占位,如何在中端市場中,既兼顧新能源又發揮出智能化優勢。如果兩者兼顧的話,還要考慮成本的投入産出比,這又是一個難題。
而這個難題的解答,對于長安深藍來說沒有參考對象,需要自己慢慢摸索,但是留給長安深藍的時間不會太多。3年後,長安汽車的新能源銷量目标是105萬輛,其中長安深藍必将承擔其中5成左右的份額,這将會是一次極其艱難的考驗。
|楊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