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送你!清華透卡

春夏秋冬溫柔光顧清華園

你曾在這裡路過物候變化

路過青春的歌謠,葉影與星辰

然後發現

眼中定格的幾刻光陰

亦是故人故事的窗

讓我們從中有所感悟、汲取力量

在這明媚的季節裡

我們為你準備了

校慶紀念透卡

面向天空的方向

輕輕舉起這張卡片

收獲一捧盛滿陽光的記憶吧

(文末查收透卡擷取方法)

送你!清華透卡

12張手繪卡片

12種别樣風景

12個清華人的經典語句

串聯起眼前與心中的感動

把時間貯存在色彩和文字裡

如所聞,如所見,如所感

請和我一起

踏上這趟旅程

清華學堂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四月的書聲裡,學堂前又見紫荊花簇簇,點染轉角遇見。承曆史以開新篇,佩蘭而來,從容而去。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這裡曾是清華培養人才的搖籃,著名的清華“國學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都曾在此任教。

1914年11月,梁啟超在清華最早的禮堂同方部發表《君子》演講,引用《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句子,激勵清華師生奮發圖強,“為社會之表率”“作中流之砥柱”。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源自于此。

二校門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二校門作為清華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門,百十餘年來,見證了無數大師名家執教治學的身影,留下了無數清華學子勤奮學習的足迹。

1925年秋天,王淦昌懷着激動的心情踏入清華大門。當他看着“清華園”三個剛勁渾厚的大字時,心中充滿自豪。王淦昌在清華度過了5年難忘的學習時光,在這裡立下走科學救國之路的志願,并始終為實作“祖國需要更加強大”這個願望而不懈地努力奮鬥,成為大陸核武器研究的創始者之一。銀杏的故事一路向前,以金黃的姿态,波光粼粼地鋪展開來,走到二校門前,青磚白柱默言,而頂天立地,恰如君子之道。

大禮堂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作為清華"最有光榮曆史的建築物"之一,大禮堂莊嚴雄偉,象征着清華人"堅定樸實、不屈不撓"的精神。當你欣賞一個建築時,或許會想到:木之棟梁,可載歲月;人之棟梁,可興邦家。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博覽群書,深入研究建築曆史,誓要創立屬于我們自己民族的建築語言。他把近代的科學方法應用到古建築研究上,堅持研究古建築首先必須進行實地調查測繪,力求細緻,繪圖嚴密,分析有據,治學嚴謹。建築尺度宏大,大師風骨更是山高水長,給予着我們無限的感動。

圖書館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燈光照亮思想的一方天地,書香萦繞間,曆史流轉。窗外有白雪的日子,有花枝淺探的日子,但是落筆向來安然。

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楊绛,對清華圖書館有着格外深厚的情感,她曾與丈夫錢鐘書将部分稿酬捐贈給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在這裡,從文字中覓得甯靜,莘莘學子冒風雪求知于此,再一往遠方。

科學館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科學的海洋廣闊無邊,總有人不斷追尋着真理的燈塔。“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鄧稼先為了祖國的強盛和科技發展,曾隐姓埋名數十年。他将自己的智慧、個人幸福以及生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中國國防事業。“假如生命終結之後能夠再生,那麼,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鄧稼先所代表的科學家精神已熔鑄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為科學的奮鬥不止,家國之情也永遠赤誠。

三教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第三教室樓的外牆壁镌刻有“ 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八個大字,由曾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的李傳信提出,這是對清華學子治學風格凝練而有力的闡述。李傳信不斷追求真理,為學校的發展和黨的教育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

光陰輾轉,你在清華留下過怎樣的記憶?當我們走出教室,走向四方,應不忘老一輩清華人的勉勵,嚴格要求自我,将寶貴的精神财富不斷傳遞下去。

工字廳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工字廳曾是清代皇家園林,見證了清華大學的曆史。建校初期,工字廳各院房屋除行政辦公場是以外,多是教師住宅。剛到清華的梅贻琦教授數學、實體,住在工字廳西偏院。每當深夜,透過燈光,人們總能看到他埋頭備課的身影。

梅贻琦在1931年就任清華大學校長時的就職演說中,提出了著名的“大師與大樓”論。他為樹桃李,廣泛吸納人才,開創出一條極具特色的辦學道路。抗日戰争時期,梅贻琦南下遠去昆明,主持西南聯大8年之久,使其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座傳奇豐碑。暗香款款,工字廳的海棠和紫荊花開葳蕤,映着檐角的古韻,也曾見證着這裡無數思想的光芒。

北院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茸茸的草坡陽光正好,藤蘿蔥郁的影落在眼眸中,這裡曾是清華名師雲集的北院住宅區,是許多著名學者的居所,梁啟超、陳岱孫、朱自清等30餘位教授都曾在這裡居住過,北院幽深的文人意境緣此而生。

大陸傑出的實體學家葉企孫1925年受聘主持建立清華實體學系,遷入北院7号,一住27年。他曾讓自家廚師将廚房辦成小食堂,留學回國的年輕教師常來這裡進餐,借此交流思想。如今北院芳草如茵,花香如故,長廊青磚古樸,訴說着一段段曆史情懷。漫步其間,時光又慢卻下來。

水木清華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1927年7月的夏夜,朱自清踱步在清華近春園的荷塘,思緒萬千,留下了經典之作《荷塘月色》,既展現了正直的知識分子在苦難中郁郁徘徊前進的足迹,也抒發了他對這一景緻的鐘愛。

在如今的水木清華邊,朱自清的雕像依舊靜靜凝視着水色清幽。這一片園林風雅,涵養着草木叢茂,徜徉間,總見月色恒在,等夏天來,等荷風起。

新清華學堂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台上幕布緩緩拉開,台詞你來我往,人生百味徐徐浮現,皆是筆底心血。曹禺是中國現代戲劇的泰鬥,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1929年,曹禺進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學習,潛心鑽研戲劇。在清華圖書館,曹禺開始了《雷雨》的創作。他每每構思到頭痛之時,便走出圖書館,春風迎面,靈感或現。1933年的暑期,《雷雨》終于誕生,那年曹禺23歲。

夜晚的新清華學堂總是滲透出明亮的光,創作并非坦途,但仍要擎着一腔熱忱上下求索。

西體育館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作為清華早期四大建築之一的西體育館,曾是中國最先進的體育館,著名體育教育家馬約翰的塑像就屹立在西體育館南側。馬約翰在清華大學工作了52年,為清華體育傳統的形成和弘揚辛勤耕耘,他先進的體育思想,成為了清華體育的一面旗幟。

如今,“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已成為一代代清華人自信的箴言和自覺的行動。來到西體,讓汗水揮灑在青春中,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情不會随時間淡去。

天文台

送你!清華透卡
送你!清華透卡

向左滑動擷取實景照片

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曾就讀于清華大學無線電系。他作為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為祖國的天文事業奉獻了無數心血。

每當春日又至清華園時,天文台前那重瓣的錦繡,正是繁櫻芬芳,一代代清華人從這裡出發,将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遙遙星光暗許,好奇永不止步。

送你!清華透卡

曆史的回聲在歲月的圖面上

如波紋般綻開

君子以铿锵一言,抵萬難,赴山海

在新的征途上

給予我們面對生活的勇氣

清風徐來,四月未央

願你帶着這張精心制作的透卡

走在往昔與未來的邊緣

定格晴空花信的模樣

定格突然湧起的喜悅

也定格獨屬于你的

清華故事

送你!清華透卡

透卡擷取方式

在本條推送下方留言,寫下

你對111歲的清華大學最想說的話

截至4月24日23:59

評論區所有樓層均可獲得

校慶紀念透卡一套

送你!清華透卡

策劃|苑潔

統籌|苑潔 張馨

透卡繪圖|鄭博勻 張姝钰 汪茗

文案&排版|張馨

攝影|張绮帆

校史顧問|金富軍

美編|伊麗

編輯|苑潔

▲乘勢而上 開創欣欣向榮的美好明天 | 清華大學111周年校慶獻辭

▲ 來了!清華大學111周年校慶系列活動

▲ 回眸 | 春風裡的回答

▲ 回眸 | 何以“大先生”?清華師者如是說

送你!清華透卡

“在看”

我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