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來,在宏觀經濟壓力、行業周期及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汽車消費分化嚴重,但方向還是比較明顯的,大方向上新能源車逐漸替代燃油車成為消費主流,而細分方向上,高端車型消費需求呈上升趨勢。
根據中汽協資料,2021年以來新能源車月銷持續翻倍,2021年全年滲透率由機關數提升至13.4%,2022年首季進一步提升至19.31%。而根據乘聯會資料,高端及豪華車滲透率也在逐年提升,高于30萬車型于2021年滲透率為10.5%,2022年Q1提升至11.5%,較2018年度提升5.1個百分點。
汽車經銷商是汽車産業鍊流通環節,汽車消費分化直接影響到經銷商的經營決策及業績。傳統車企旗下一般都有經銷部門,負責汽車銷售,獨立的第三方經銷商在傳統車企的市場佔有率較低,主要銷售合資及進口的豪華品牌,近年來新能源車銷售火爆,經銷商在鞏固豪華車市場佔有率的同時,也在積極進軍新能源車的代理經銷業務。
目前在港股上市的經銷商主要為中升控股(00881)、永達(03669)、美東(01268)、和諧(03836)、廣彙寶信(01293)及正通汽車(01728),主要經銷寶馬、奔馳及雷克薩斯等多款豪華及超豪華品牌。2021年,豪華車品牌整體取得高機關數的增長,各大經銷商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2022年Q1,特别是3月份,在多點疫情及油價持續上調的情況下,汽車銷售環境較差,奔馳及寶馬等豪華車銷量下滑,整體經銷商庫存系數提升,不過豪華車的庫存系數為1.5,均低于自主及合資品牌。預計經銷商Q1業績不太樂觀,Q2取決于疫情的穩定情況,預計仍有一定的承壓。
實際上,自去年7月份以來,汽車經銷商闆塊開始調整,個股回調幅度均超過了30%,基本消化掉今年Q1及Q2的悲觀預期。對于未來而言,在高端化及新能源化消費是主流趨勢下,經銷商業績增長持續确定性高,而估值大幅度回調,為價值投資者帶來左側布局機會。那麼,哪家經銷商更值得布局呢?
第一梯隊:首選永達
業績是價值投資的首選名額,因為資料不會說謊,各大經銷商基本釋出了2021年财報,業績及業務經營情況誰強誰弱不妨拿出來進行對比。
智通财經APP了解到,2021年5月份以來在缺芯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幹擾下,汽車整體月銷量持續下滑,不過豪華車品牌表現相對抗跌,全年銷量366萬輛,同比增長6.6%,帶動經銷商業績的全面增長。各大經銷商收入基本保持了雙位數的增長,其中行業雙龍頭中升控股和永達汽車同比分别增長18%及14.03%。
受益于行業規模都成長了,但店面經營效益有一定的差異。2021年永達開業237家,減少1家,單店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14.63%,高于單店收入同水準的美東汽車及廣彙寶信,正通網點和廣彙寶信差不多,但單店收入落後一大截。中升控股為行業老大,期間開業有412家網點,逆勢增加39家,單店收入4.25萬元,同比增長7.54%。
經銷商經營模式差距不大,4S店主要有兩大組合收入來源,一是賣品牌車賺差價,二是賣售後服務。而品牌車為寶馬、奔馳、奧迪、雷克薩斯及保時捷等豪華及超豪華車品牌,此外還有豐田及本田等合資品牌,主要為這些品牌均采取經銷模式,且在中高端價格下,不管是差價還是售後利潤均相對傳統品牌車豐厚一些。
從收入體量看,中升控股和永達汽車為行業的第一梯隊,美東、和諧、廣彙及正通體量差不多,為第二梯隊。在業務營運模式上,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并無本質差别,主要差異在于品牌經營政策。
永達汽車VS中升控股,永達汽車核心經營政策差異明顯,永達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縮減中高端4S店,過去三年縮減了12家,同時增加豪華4S店,過去三年增加14家;二是前瞻性布局新能源品牌店,目前擁有18家。反觀中升經營政策,中高端品牌求穩,并擴張豪華品牌店,2021年新增的全部為豪華品牌店,不過在新能源品牌布局上,目前僅在深圳設有小鵬新車傳遞中心和商超店投運。
中升控股優勢品牌為奔馳、寶馬及雷克薩斯,2021年豪華品牌銷量占比總銷量56.7%,新車毛利率為1.4%,售後服務毛利率48.04%,售後毛利潤貢獻63.8%。永達優勢品牌為寶馬及雷克薩斯,2021年豪華品牌銷量占比總銷量66%,新車整體毛利率3.49%,保時捷毛利率高達8.7%,售後服務毛利率45.1%,售後毛利潤貢獻67.1%。
核心經營政策上的不同,使得兩家行業龍頭在業務及毛利率表現上産生差異,總體而言,永達精簡中高端品牌+拓展豪華優勢品牌+大力發展新能源品牌呈現更好的經營效果,成長空間打開,潛力龐大。當然,兩家公司擁有二手車及金融服務業務,雖然業績貢獻較低,但也是不可忽視的增長曲線,特别是二手車市場有很大提升空間,在滲透率上,國内和海外仍有較大的差距。
而對于第二梯隊,采取品牌聚焦戰略,比如美東汽車,2021年寶馬及雷克薩斯兩大品牌銷量貢獻了59.52%,其中寶馬銷量貢獻40.63%;和諧汽車銷量主要來自于寶馬品牌,2021年寶馬品牌銷量續第二年蟬聯國内銷量冠軍。由于豪華品牌車聚焦,美東及和諧新車毛利率相比第一梯隊要高,其中美東為6.8%,而售後服務毛利率在45-50%區間。
行業盈利能力“趨同”
同樣的業務,不同的品牌經營模式,盈利能力表現不一,永達、中升、美東及和諧四家毛利率較為接近,且比較穩定,其中美東由于新車毛利率較高使得整體毛利率最高,達11.8%,而中升毛利率比永達高,主要為中升售後毛利潤較高。值得注意的是,廣彙寶信及正通盈利能力已落隊,近幾年毛利率呈下滑趨勢。
各大經銷商的期間費用率在6-8%區間,各項費用率特征明顯,使得毛利率較為接近的四家公司淨利率也差距不大,但從規模上看,中升和永達明顯要賺更多。此外,正通汽車因經營戰略出現失誤,三大費用高企,前幾年将業務重心偏移至汽車金融,旗下的東正金融将被強制清退,嚴重拖累了經銷業務,連續兩年累虧超過百億元。
在營運能力上,美東存貨周轉天數要低于同行,中升及永達勢均力敵,均在22天左右。而在投資回報率上,美東依然是最高的,ROE達到28.32%,且保持上升趨勢,權益杠杆為2.38倍,在參照标的中,無疑是“小而美”的存在。中升、永達在這兩個名額上分别為20.46%及2.1倍和17.4%及2.2倍。
永達在主要名額上雖然稍落後于美東及中升,但從近幾年可以看到處于上升趨勢,發展狀況良好,這主要得益于公司經營戰略的成果釋放。從網點布局看,永達成長空間比中升大,前瞻性新能源布局将成為新增長點,且多品牌比單品牌抗風險能力強,業績穩定性上也高于美東。
關注永達估值回歸信号
通過經營層面的層層剖析,永達無疑是作為價值投資左側布局的首選标的,經營政策+政策和行業驅動,業績前景樂觀,高增長确定性高。
永達業績增長持續性在于:一是經營政策驅動,持續高端化帶動新車毛利率持續提升,而新能源政策也将迎來業績釋放,而規模化成長也将帶來可觀利潤;二是行業及政策驅動,豪華車消費堅挺,寶馬品牌2021年銷量增長8.9%,領跑BBA,捷豹路虎等超豪華品牌雙位數增長,另外新能源銷量月銷保持翻倍趨勢,價格帶較高的造車新勢力營銷逐漸轉變為代理及經銷模式,為經銷商帶來合作機遇。
同時,市場并未給永達合理的估值水準,且在這波回調中,其回調幅度超過50%,遠高于中升及美東。目前中升、永達及美東市值分别為1274億港元、332億港元及146.4億港元,PB及PE(TTM)值分别為2.6、6.9及0.9倍和12.5、23.3及4.8倍,永達估值明顯低估。從業績驅動估值角度看,對比同行估值,永達的市值提升空間巨大。
不過目前港股市場賺錢效應較弱,在大盤走熊趨勢下各行業闆塊調整均較為明顯,短期内永達或得不到估值修正,但就長期而言,仍看好其估值回歸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