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藝術:“文化共相”與單向度交流

北韓藝術:“文化共相”與單向度交流

包貴韬(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我們與北韓一江之隔,卻難以深度交流。既便我們認識這些畫家,請他們每年數月在中國創作、生活。但依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流。畫家隻是高高興興的、或不高興或無所謂高不高興地畫他們的畫。除了畫畫,他們不再對其它什麼興趣,或是他們感興趣但不會流露出來。總之他們就是努力畫畫。隻是身處目前,不讨論未來。甚至,讓人感覺他們幾乎關注自己作品的藝術史可能。或者他們并不認為自己的作品會因國際化而如何怎樣。他們中那些愛惜自己羽毛的藝術家更加沉默,除了堅守自己的風格,盡最大可能讓中方滿意且同時不傷害自己的藝術特點。同時,賺到應該交給國家的錢和自己也有一定的收入。事實上那些邀請北韓畫家到中國創作的機構,也很少關心市場以外的東西,盡管在銷售這些作品時可能會講藝術價值如何,但本質上,他們隻把這些作品當邊貿項目。

北韓藝術:“文化共相”與單向度交流

私人收藏

北韓藝術輸出從交流角度看,的确存在着單向度的現象。無論北韓畫家是否準确收到了來至市場或藏家的資訊,或是藝術家本人的視野因作品進入國際市場而改變。我們得到的回應都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說沒有“觀念”意義上的因交流而轉化的東西。盡管北韓藝術成規模輸出也已超過二十年時間,市場也發生過幾次變化,比如2010年以前活躍的北韓國畫需求和2010年以後的油畫需求。這種市場需求變化,甚至讓藝術家改變擅長畫種來應對市場,但并無“觀念”層面的變化。是以,交流活絡、交流頻繁、交流甚至可以用深入形容。但藝術家集體“耐受”了外部世界的沖擊,所謂沖擊,比照一下中國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藝術界即可。這種現象并非說單向度成為必然。事實是當下北韓社會語境做到了對藝術家的“管控”(這裡沒有貶義),也即目前北韓社會語境足以維系藝術家的訴求。

北韓藝術:“文化共相”與單向度交流

私人收藏

十幾年來因為藝術家代表團可以在中國駐留較長時間,是以,通過資料翻閱和創作研讨,應該說很多北韓藝術家的藝術視野得到拓展。是以現階段藝術交流看似對目前北韓藝術生态很難産生什麼影響并不絕對。我們領略到的“固執”,某種意義上可以了解為他們對現有藝術追求的堅守。有趣的是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支援這種堅守。因為市場需求證明,他們正在創作的藝術的樣貌,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并确切地得到消費者的喜愛。事實是他們的作品都賣掉了,甚至包括那些并不理想的還需提高水準的作品,也在中國賣掉了。這一點,成為支撐“固執”的要害部分。當然,市場角度的複雜性不在我們讨論範疇。顯然,既然視野開闊、接觸到現當代藝術之後,因藝術交流可能産生的衆所周知的結果,至少在眼下北韓藝術家那裡,還需假以時日。

北韓藝術:“文化共相”與單向度交流

私人收藏

北韓藝術在市場導向的前提下,保有了固執的原貌。使藝術交流仍處于單向度。并持續至今。如果尋找一個理由的話,現階段可以解釋為大中華文化圈,帶來的審美認同。就是說目前北韓藝術的樣貌,至少在其最大市場——中國來說,能夠被“消費”,有文化層面的接受度,知道這些作品是北韓畫家創作的。當作品出現在面前時,欣賞者無障礙地感受到了作品傳遞的資訊。如果有一個類比,即同樣是風景油畫,很有可能西方風景明确告知了不同的場域,更異國情調。那麼,北韓風景油畫,則更像是“自已人”畫的,更像是家裡、家鄉。是以“文化共相”解決掉了很多問題。也就是說所謂市場現象,實際上有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問題。因文化而共鳴、因文化而親切、因文化而接受。這可以算作北韓藝術明顯的偏得。看上去北韓藝術既巧遇龐大中國藝術品市場需求,又因“文化共相”而很容易被接納。

北韓藝術:“文化共相”與單向度交流

私人收藏

作為藝術現象或藝術市場現象,北韓藝術輸出在“文化共相”背景下的交流單向度,肯定會持續相當長時間。也極有可能改變,且不在我們的舊有經驗範疇。正是這一點,非常值得期待。

北韓藝術:“文化共相”與單向度交流

私人收藏

内容來源(今朝美術館)

北韓藝術:“文化共相”與單向度交流

私人收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