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斯塔津斯基:解析奔馳電驅平台開發邏輯

豪華“一哥”的新故事

文/趙奕

4月下旬,整個汽車市場非常熱鬧,傳統汽車陣營中“領軍者”的BBA都在釋出新車。

這方面可以參考我的同僚錢佳清,在本周一寫的文章《BBA領銜,搶先了解本周即将釋出的六款新車!》

如此密集的釋出,以至于在2023中國年度車評委群,就在4月18日晚上,大家開始議論一個話題,就是電動化轉型方面,到底是寶馬更快更好,還是奔馳更快更好。

關于奔馳寶馬孰強這個話題,感覺在傳統燃油車時代就一直存在,就好像汽車界的鹹豆漿和甜豆漿之争。

專訪|斯塔津斯基:解析奔馳電驅平台開發邏輯

這兩派争論,就現階段來看,我站奔馳,因為奔馳還是凸顯了它豪華一哥的實力。

在4月13日下午,“每日汽車電訊”有機會參與了一場小範圍對話,直接與梅賽德斯-奔馳大型純電車型架構及電力驅動開發副總裁克裡斯托夫·斯塔津斯基(Christoph Starzynski)交流。

因為疫情的關系,這是一次線上交流,通過交流會發現,奔馳正在多領域“下注”,走了一條融合之路。

既有類似EQ這樣在傳統燃油車平台上改造過來的電驅平台(這一點類似寶馬)。

未來這一平台2024年會發展成為全新的MMA平台,兩者之間的差別,前者燃油為先,後者更新為“電動為先”,但它仍然是混合型,會兼顧燃油車。

而在大型車方面,目前的純電平台EVA将在2025年繼續演化出MB.EA、AMG.EA、VAN.EA三大平台,完全獨立于燃油車的純電平台。

綜合來看,奔馳在C級及以下車型車方面選擇混合平台,而在E級及以上的車型方面,選擇純電平台。

這一邏輯背後,筆者猜測是使用者體驗+規模效益綜合考量的結果。在相對低端的車型上,規模優先、成本優先;而在展現品牌價值、高溢價的車型上,則使用者體驗優先。

這一邏輯背後實際是奔馳研發能力和經濟實力的展現,同時開展4、5個平台的研發,這本身就說明問題;

同時,在高端産品中,奔馳并不認為“電動”可以抹平所有體驗的差別,還是需要從最根本的平台差異化角度去解決問題,這是奔馳對“豪華”一詞的态度。

以下是這次采訪的實錄:

媒體:目前,傳統企業在電動化産品制造上采取了兩種方案,第一是利用現有平台更新電動化産品,迅速占有市場保有量,為随後的純電平台打好市場基礎;第二種是直接推出純電平台産品,現階段成本和市場價格均無優勢。對于梅賽德斯-EQ來說,目前是兩種方案的産品并存。您怎麼看待這兩種方式?

斯塔津斯基:EQA、EQB、EQC都是基于第一種方案打造的産品,從兩三年前起我們已經有了非常明确的電動轉型戰略,即在E級、S級産品上會在純電平台上正向研發。

如果我們在燃油車和電動車共用平台上推出産品,勢必要對平台上生産的燃油車進行取舍,或者針對其平台生産的電動車做出取舍。去年梅賽德斯-奔馳宣布了“全面電動”戰略,今後新推出的平台都将是電動車優先的平台,比如我們接下來即将推出的專為緊湊及中型車設計的梅賽德斯-奔馳子產品化架構(MMA)平台,它就以電動車為優先,盡管仍具備燃油車生産能力。2025年,梅賽德斯-奔馳将釋出3個純電車型架構平台:MB.EA、AMG.EA、VAN.EA。

媒體:奔馳在純電豪華市場有兩類競争對手,一類是寶馬、奧迪等傳統豪華品牌,另一類則是特斯拉和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在接下來競争中,梅賽德斯-EQ的平台面對這兩類競争有怎樣的優勢?

斯塔津斯基:我們已經推出了非常清晰的“全面電動”戰略,我們不需要對純電平台上生産的車型進行任何取舍,這能夠把專用純電平台的優勢發揮到極緻。這一點也已經受到了市場和廣大消費者良好的回報。

第三,我們的優勢也展現在軟體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上。我們已經邁出了很大的步伐,比如未來推出的自研作業系統MB.OS。再如ADA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方面,我們成為全球首家榮獲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系統國際認證的汽車制造廠商。

媒體:我們注意到去年12月,奔馳宣布通過德國聯邦機動車運輸管理局的審批,成為全球首個榮獲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系統國際認證的汽車制造廠商,請問梅賽德斯-EQ車型在自動駕駛方面有何規劃?

斯塔津斯基:全新EQS已經與S級轎車一樣,将搭載L3級自動駕駛系統,這也是我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起點之一。此前我們已經擁有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并已搭載在全系車型之中。我們非常高興L3級自動駕駛系統獲得了全球首個國際認證,但我們的研發也不會止步于此,我們将不斷地推進相關的開發工作,提高駕駛輔助系統水準。

媒體:剛才提到MMA平台是一款電動優先的平台,那麼相比于燃油平台生産的電動車型,該平台生産的電動車型能帶來哪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斯塔津斯基:現階段MMA平台的很多資訊還處于高度保密階段,是以我也隻能說它從一開始就是以電動車為先的思路開發的,是以于該平台生産的産品,必然在氛圍感、視覺效果和使用者體驗上都與燃油車平台誕生的産品有非常大的不同。

媒體:去年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到2025年将釋出3個純電架構平台,即MB.EA、AMG.EA和VAN.EA。前兩天的ESG釋出會上也再次強調了這一點。目前的EVA平台和這三個平台的關系是什麼?從這三個平台上生産的産品,和全新EQS有什麼不同?

斯塔津斯基:對比我們現有的純電平台EVA,以及計劃到2025年釋出的3個純電平台——MB.EA、AMG.EA和VAN.EA,會發現它們在電池技術方面差異不會特别明顯。

但是,EVA也使用同樣的技術,即使有了MB.EA、AMG.EA和VAN.EA這三個新平台之後,也并不意味着EVA平台或全新EQS在技術上就落後不前了,而是和這3個新平台一樣,仍會根據最新的技術不斷加以更新和更新。

我認為,最大的差異可能在于我們将推出AMG.EA這樣高性能純電平台。舉例來說,同為各自品牌的旗艦産品,即便采用相同的動力總成,你也能看到S級和AMG GT一定會有很大不同。我們将基于AMG.EA平台打造獨立研發的AMG電動車型,它會有更加極緻的性能表現,未來比如我們在AMG.EA平台上打造AMG車型,它與現階段的EQS 53在性能上會有所不同。

我們認為,EVA平台将仍是指路燈,結合MB.EA、AMG.EA等新平台一起,我們将持續為客戶帶來頂級體驗。與此同時,我們也将不斷更新軟體、ADA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