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年年做體檢确診癌症時仍是中晚期?專家呼籲通過早篩改變生命軌迹

4月15日,第28屆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首日暨中國癌症早篩日之際,由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諾輝健康聯合舉辦的《防癌的真相》科普直播正式開啟。

2021年4月15日,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健康時報聯合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攜手發起首個“中國癌症早篩日”,呼籲多方攜手以推動癌症早篩的全面落地。

為什麼年年做體檢确診癌症時仍是中晚期?專家呼籲通過早篩改變生命軌迹

良好免疫系統有助早期識别并清除癌細胞

“我們不僅僅關注生病人群,還要關注健康群體,讓更多人不患惡性良性腫瘤、少生惡性良性腫瘤”,在本次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國際癌症研究院院長詹啟敏呼籲,多關注科學防癌,讓關口前移。

為什麼年年做體檢确診癌症時仍是中晚期?專家呼籲通過早篩改變生命軌迹

北京大學國際癌症研究院院長詹啟敏

有觀點提出,癌症的發病是基因組的改變,而良好的人體免疫系統有能力早期識别并清除癌細胞。詹啟敏表示,此說法有一定道理。

我們機體不是生活在真空,它每天無時不刻地和很多的緻癌因素發生互相作用,可能會導緻我們機體細胞DNA的不穩定,導緻細胞的轉化和癌變。“這個過程當中,大家也不用擔心”,詹啟敏談到,我們人類進化過程當中,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免疫監控系統,是以偶然出現個别的癌症細胞的話,很快會被我們強大的免疫系統清除。

是以為什麼我們一再強調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以及合理飲食規律作息等。

這些有助維持我們體内的一個平穩的狀态,包括我們的神經内分泌免疫體系在一個特别最佳的狀态,它能夠比較早期的就識别癌細胞并将它清除掉。

詹啟敏強調,單個的癌細胞的産生不用去擔心,良好的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起防禦系統。

為何年年體檢正常卻查出癌症?

為什麼年年都在機關做體檢,不少人确診癌症的時候仍然是中晚期?

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張凱表示,分析看來,體檢手段、體檢者的經驗等問題,造成了年年體檢卻出現中晚期惡性良性腫瘤的原因。

比如手段問題,這些人年年體檢采取的是正常手段,比如拍胸片,但胸片是很難查到早期肺癌的,發現早期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才能拯救生命。

為什麼年年做體檢确診癌症時仍是中晚期?專家呼籲通過早篩改變生命軌迹

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張凱

是以,我們要強調做防癌體檢。

張凱介紹,防癌體檢的概念,就是在無症狀健康高危人群中,開展以早期發現癌症為目的的精準的有效的醫學檢查,同時我們對癌前病變等癌癌前疾病進行尋找,并且對它進行管理。

張凱分享了一個親身經曆的典型案例。多年前有位朋友入職體檢發現貧血,是以打算去血液科進一步檢查一下,當時作為又是朋友又是醫生的張凱,第一時間建議他做個胃腸鏡,看是否有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這位朋友自述什麼感覺都沒有,應該不是大問題,就是貧血了。

在張凱勸說下,這位朋友還是去做了胃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是結直腸癌,進行了根治性治療,身體逐漸康複。

中年成年的男性出現了不明原因無症狀的貧血,大機率其實不是血液病,也不會是營養缺乏,因為現在生活水準提升,一日三餐夠營養。是以不要輕視身體發出的每一個看似小的信号。

早發現盡早治療,可獲得較好的收效。

目前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這六大惡性良性腫瘤,包括宮頸癌以及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良性腫瘤,大部分都是有确切治療手段和适宜技術的。

九成人後天因素導緻患癌

惡性良性腫瘤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常見疾病。2020 年大陸新發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有 457 萬,家族遺傳性惡性良性腫瘤占了 5%-10%。中國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科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胰胃外科病區主任田豔濤指出,若有家族史,患惡性良性腫瘤幾率會高一些,大多數人即 90% 以上的患者,是因 " 外因 " 如飲食起居的習慣、情緒管理等掌握不好引起的。

為什麼年年做體檢确診癌症時仍是中晚期?專家呼籲通過早篩改變生命軌迹

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胰胃外科病區主任田豔濤

在 " 外因 " 當中,幽門螺杆菌是胃癌的重要緻病因,它存在于感染者的胃液、唾液、糞便中,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水源等途徑傳染," 經口 " 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和途徑。

發現有否幽門螺杆菌感染要進行一個檢測,例如做一個碳 13 的檢測,到醫院吹氣後,一會結果就出來了,可以馬上判斷 HP 是陰性還是陽性。現在還有更友善的試劑盒居家使用,通過大便的檢測,看 HP 抗體是不是陽性,如果是陽性,進一步就醫。

HP 感染治療後,還要注意分餐,使用公筷公勺,每個人最好用自己的固定餐具,否則幽門螺杆菌可以再度來襲,就有可能再度 HP 陽性。此外,筷子的清潔、消毒、防黴也很重要,建議每三個月更換一次。

好的癌症篩查要滿足3個條件

活動中,專家們還就大衆關心的癌症早篩準确性問題進行了探讨。

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諾輝健康CEO朱葉青介紹,癌症早篩就是癌症還在“恐龍蛋階段”的時候,我們通過篩查從表面看着很健康無症狀的人群當中,像大海撈針一樣去發現癌症或者癌前病變的患者,避免癌症發展到下一個階段。對于篩查來講,我們首先要保證篩查認為沒問題的人盡可能沒問題,即排陰不能漏檢。

篩查、診斷和輔助診斷的差別在于,篩查最重要的是能夠獨立去判斷它的陰性,而診斷則是要獨立判斷它的陽性。輔助診斷雖不能獨立判斷陰性或陽性,但可為醫生的診斷提供輔助性的參考。

朱葉青表示,好的癌症篩查要滿足三個條件,明确的臨床指導意義,簡便的确診辦法和可行的臨床介入手段。在此基礎上,使用方式便捷讓使用者願意使用也非常關鍵。

為什麼年年做體檢确診癌症時仍是中晚期?專家呼籲通過早篩改變生命軌迹

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表示,從診斷來看,大衆期待着一滴血、一滴尿、一口氣或一克便就能診斷清楚,這是比較片面的看法,雖然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目前還不可能實作。

癌症的檢測手段有内鏡、膠囊内鏡、CT、超聲、核磁、PET-CT等等,它們各有特點,但不能說一種檢測手段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一招搞定一種惡性良性腫瘤。醫生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提供一個最佳或者說最合适的診斷的方式。

【記者】李劼

【作者】 李劼

健康生活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