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撰文/ 龍詩慧

編輯/ Kilig

設計/ Zoi.

長安福特蒙迪歐上市了,但起步價還是壓在了15.98萬元,并沒有比上個月公布的起售價低,隻是頂配價格調低3千元,用作一種心理暗示。的确,拿着入門2.5L凱美瑞的錢,就能買到2.0T(238Ps)、軸距近3米,車機還很智能的頂配新車了,這還不香嗎?根據官方消息,新蒙迪歐未上市就收獲近1萬輛訂單,這放在福特品牌裡,成績的确很突出。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當然,一輛高關注的車,被網友翻個“老底朝天”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比如質疑這屆蒙迪歐是輛“中國特供車”的口水仗就從未停止過,不僅因為“Mondeo”在中國以外的全球地區停産,而且新車從外觀到内飾,智能化配置,都是福特的中國研發團隊主導,還不是“特供車”?

對蒙迪歐的質疑,早在去年底長安福特推出的全新中型SUV EVOS(追光者)上也有類似兩派意見,保守者同樣質疑“中國特供車”,而意見開放的人則認為福特算是出圈了,與EVOS級别、定位相當的大衆、兩田SUV,起碼賣到了25萬,還不夠EVOS的大屏智能配置能打。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其實都2022年了,隻要“中國特供車”不再跟“老舊平台樣子貨”、“減配差別替代”挂鈎,我們就應當旗幟鮮明地支援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賦能創新、靈活變通。這次蒙迪歐、EVOS連翻被大家廣泛讨論,是“福特中國2.0”戰略的一次突圍;特别放在中國車市新品輩出、福特品牌影響力下滑的背景裡,新車一推出即自帶流量,是很多汽車品牌求而不得的事情。

新“中國特供”不再貶義

在以往,“中國特供”之是以被诟病,在于面對單一市場局限性,車企在研發上很難投入與全球車型相當的技術,是以“特供”意味着新車由老平台、某些海外車型衍生,但設計理念、動用的技術都是老久的。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而福特的EVOS、新蒙迪歐倒是改變了這一“潛規則”,變被動為主動。在福特全球體系裡,曾有“福特歐洲”、“福特德國”的概念,即福特雖然采用全球研發體系,但有一部分産品體系基于某一市場的需求和回報研發而來,不用考慮北美市場的需求。既讀懂當地市場需求,又能集中全球研發資源,是這些車最大的優勢。

既然中國是這些車型的唯一市場,為什麼不想盡一切辦法貼近國内消費者的喜好?

在定位上,蒙迪歐從來都是妥妥的B級車,但新蒙迪歐軸距達到2945mm,快追平福特自家B+轎車—金牛座的軸距(2949mm)。而且在外觀上改掉舊款四平八穩的保守設計,換上中國年輕消費者最喜歡的運動造型,呼吸狀鱗片中網、隐藏式把手、ST-Line套件、還有1.1米超長的巨屏、智能車機等一系列新能源車喜歡的大膽玩法,都“搬”進了一輛燃油B級車身上。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福特啥時候變得這麼大膽?”根據福特探店回來的同僚描述,這是不少到4S店消費者看新車後最大的疑問。我們相信,長安福特就是要利用這樣激進的、差異化的設計,以成本效益方式,來迅速找回屬于自己在合資市場裡的節奏。隻有這樣,新車才能在上市初期引起足夠的關注,以避免被動陷入同質化的競争。EVOS經過輕量化設計,比同級如冠道、途觀X等大五座SUV要輕,而且價格低了超過5萬元;而蒙迪歐能與凱美瑞、雅閣打最好,跟2.0T的君越、天籁比,運動的優勢也很明顯,自然吸引運動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當然這樣激進的産品力,少了講究面面俱到的閱聽人,但以福特品牌如今的号召力,新車如果一上市時就被标簽上“平庸”,才是最可怕的。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長安福特主銷車型2021年上牌量)

再者,新車激進的風格,這也是與長安福目前的銷量困境有關,對比2021年上排量,長安福特幾乎每輛車的年銷量都在2-3萬輛徘徊,欠缺扛起品牌大旗的絕對主力,而且轎車領域劣勢更突出,當三缸福克斯不能再成為品牌支柱後,老款1.5T蒙迪歐下沉到15萬區間,降維打擊思域、速騰等A+級車也幾近邊緣的情況下,新蒙迪歐此舉頗有“去舊立新”的意味,縱使這步險棋同樣不好走,但結果至少不比現在更糟。

美系車還有多少機會?

過往,美系車是在走“以價換量”的大規模擴張路線,市場終端價往往要比指導價低幾萬,來撬開消費者的錢包,這在2018年以前增量市場走得通,對準10-30萬需求最旺盛中堅的市場,定位比德日系低,但産品力追平甚至超過前者,當時的美系車是生逢其時的。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誠然,來到存量市場競争就不一樣了,豪華品牌下壓與自主上沖都在壓縮合資品牌的生存環境,而且面對南北大衆、雙田一日合資五強的規模優勢,美系與更講成本效益的韓系日子的确不好過,更何況通用與福特都曾在三缸政策上吃過虧。從2018年起,美系市場佔有率就始終在8%-9%徘徊;這幾年美系市場佔有率的提升,很大程度因為特斯拉的強勢,而通用、福特對比高光時刻丢掉的份額,絕大部分落入了德系品牌的口袋裡。

再“以價換量”也狠不過自主品牌,心再大也比不過合資五強的規模,美系車在華要有新的方向。

根據傑蘭路咨詢統計,2021年前11個月,國内單車均價成交價在17.9萬元,而福特的成交價在18.2萬元,是比平均成交價要高的唯一合資品牌,比銷量規模數倍于自己的豐田、本田要高,也就意味着即使絕對銷量排在後面,但福特廠商、經銷商的利潤卻不錯。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這一成效歸功于在2019年就開始的“福特中國2.0戰略”,從銳際開始到EVOS、蒙迪歐,很明顯以價格優勢切入合資紅海市場,而且在配置上針對中國使用者需求做出更多專屬優化。車厘子認為,“福特中國2.0”深層次就是要走出以往美系車“以價換量”的惡性循環,同樣地讓出價格,但在産品個性化、差異化上競争力更高,把價格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卷入被動的終端優惠戰;同時,相比合資五強大而全的車型矩陣,福特布局的幾台明星車型,在同級都有獨特的優勢,以點帶面擴大品牌在智能化、電氣化的影響力,重新樹立這個美系車企的市場形象。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據了解,2021全年,長安福特銷量踏入30萬輛大關,20%的增長率主要靠豪華子品牌林肯的表現;近日,福特中國公布中國市場2022年第一季度銷量,合共近12.5萬輛,同比下降18.8%,當中着重提到豪華品牌林肯逆勢上漲、“電馬”Mach-E傳遞量、F-150猛禽訂單和福特商用車優于預期的表現。

可見目前長安福特的中國市場戰略,要比其他合資品牌更前瞻,而這方向也确實與豪華車市場快速增長、電動化程度加快、個性化市場興起等中國車市大趨勢相符。

目前,福特中國産品主要沿着“330計劃”思路走,就是從2019年起的未來3年來,推出30款專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福特和林肯品牌新車型。是以無論EVOS、蒙迪歐、林肯Z或即将來到的四缸福克斯,這些早已成紅海的純燃油車的更新換代,隻會更迎合中國年輕消費者在智能、個性上的本土化需求。

把寶壓在“中國特供車”上,長安福特憑什麼?

而在還沒固化的純電市場,福特的動作更加大膽,在中國成立了與燃油車部門平衡的電動車事業部,并推出專屬品牌“Ford Select”。全球戰略車型Mustang Mach-E進入中國和國産的節奏,比不少合資品牌要雷厲風行,雖然受疫情影響,去年底傳遞後量還沒起來,但對比起衆多合資、豪華品牌推出的純電SUV,Mach-E的價格、綜合實力都最有希望沖擊Model Y。

相信這家美國車企,敢把展現品牌未來産品設計和電氣化、智能科技發展方向的車型,源源不斷同步引入中國,也是在“ALL in電氣化”轉型時,把中國視為最重要市場的表态和行動了。

寫在最後

福特在中國是吃過全球化戰略的虧,福克斯巅峰期月銷近4萬輛,換上三缸發動機之後,現在月銷量隻有2千多,這個不重視中國消費者的教訓實在太大了,而2019年以來的“福特中國2.0”戰略,把“重視中國市場,重視中國消費者”提到無比重要的地位。但現在的市場環境,終歸與增量時代不同,長安福特的卷土重來不能急,比銷量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福特品牌的信心與肯定。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