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良觀:書迷“紹公”

書迷“紹公”

徐良觀

在一條水泥大道上,一位滿頭白發,精神矍铄,躬身奮力蹬着自行車的老人,兩腳踩着踏腳轉得飛快,從那自行車的車速和蹬車的架勢可以看出,勁頭絲毫不遜色于年輕人,他每天從家往返鎮一趟,從郵局或快遞點取回書報,從退休至今,這樣的行程已經連續17年了。他就是被人尊稱為“紹公”的,我的同僚周紹文老師。

根據周氏家譜推算,紹公家族于愛蓮堂号,他是《愛蓮說》作者周敦頤的34代後人。雖然他與周敦頤的關系十分遙遠,不過,他也算得上出身于一個書香門第,其父周書鑑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期間也曾是遐迩聞名的私塾先生。

也許他受祖先周敦頤的影響,自青年時就喜歡讀書。那時他讀的書大都是數理化類的,不管到那所學校,除了英語外,他絕不是挑課的主兒,從不會讓學校上司們為難。他最感遺憾的是這輩子沒有讀過大學,好在80年代有機會去鹽城師專教育訓練了兩年半,并取得了中文大專文憑,總算圓了他的大學夢。

徐良觀:書迷“紹公”

周紹文先生在書房

喜歡讀書的人更喜歡買書,全鎮可以說沒有誰能超越他的。隻要報刊上有推薦的新書目錄,看到合适的,他千方百計也要買,購買的書的種類大都是文學、曆史和哲學類的,尤以古詩詞、古文類為最多。

後來他不知怎麼的喜歡上了人物傳記,國内他最喜歡毛澤東、周恩來等偉人的傳記,他家的藏書裡有好幾十本,這兩個偉人是他最崇拜也是最想研究的,每當與人閑聊起這兩個偉人的事迹,往往能以确鑿的史料和翔實的史實侃侃而談,赢得大家的欽佩。在外國人物傳記裡,他最喜歡美國的林肯、華盛頓和法國的拿破侖,這幾個偉人中,他多次在我面前說起,最崇拜的人是林肯。并曆數林肯偉大曆史功績:他的正直、仁慈和堅強的個性,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總統之一。他上司了美國南北戰争,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維護了美聯邦統一,為美國在19世紀躍居世界頭号工業強國開辟了道路,使美國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被稱為“偉大的解放者”。

一個教師,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工資并不高,可他在買書問題上從不吝啬,為了買到經濟實惠的書籍,他先後加入了半月談讀書俱樂部、貝塔斯曼俱樂部,正常比新華書店便宜三—四折。出版社及時将新書目錄寄給他,供他購書時參考。

退休後,他也學着年輕人趕起了“時髦”:請人在網上購書。他有一個得意門生是政府公務員,經常把想買的書目告訴這位學生,然後請學生在網上操作,這樣一來購書的時間縮短了,價格更便宜了。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國學經典,他一氣就購買了20多本。台灣學着曾仕強研究《易經》深而透,把《易經》分成64卦,一卦一卦地講,他一本又一本地買,買了又認真地讀。原來對易經一竅不通的他,如今對《易經》倒也能說得頭頭是道。關于《紅樓夢》研究的書他一買也是十幾本,各個版本的,各個名家的基本都有。

不過,網購書有時也會遭遇“李鬼”。今年他就碰到了一次,他看到網上有關于唐詩排行榜的書賣,立馬下單,可是等書寄過來翻開一看,他懵啦!裡面的書頁糊裡糊塗,字迹不清,而且沒有書号。原來是盜版的。把個紹公氣得不要不要的,可是已經買了,退也無法退,隻好湊合着看看。

兒子們知道他嗜書如命,有時發現好的,也幫助買了作為禮物孝敬他,在鹽城工作的三兒子曾幫老爸買了一套唐詩宋詞元曲。當時他拿到這套書時,竟如獲至寶,手不釋卷,花幾天時間就讀完了。

有時外出,每到一地,新華書店是他的必到之地。他常說:“不到新華書店,就等于沒到這個地方。”經過若幹年的積累,紹公家裡的藏書達到了3000多本,走進他的家庭,猶如走進了一個家庭圖書館,一股濃郁的書香撲鼻而來。書櫥裡、桌子上、床上、凳子上都擺滿了書。自己家裡放不下了,還有不少書放在了兒子家的書櫥裡。

“書買了不讀就是葉公好龍”。紹公可不是傳說中的葉公哦!他讀書可有點兒像袁枚筆下的黃生“而其讀書也必專”“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吃透其精神。一般利用下午時間,這時他不外出不會客,專心讀書。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紹公這位普通鄉村教師從書中獲得了真知灼見,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見解。

他曾經用“上、止、正”三字與同僚們分享了閱讀《易經》的體會:上,《易經》的前卦,“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止,《易經》的艮卦:強調人生當止則止,過分貪心,欲壑難填,那就會亢龍有悔;正,《易經》的鼎卦,人生要走正道,不能走邪道,正邪自古同冰炭。紹公讀《易經》真是讀出了人生的真谛。

紹公愛讀《紅樓夢》,愛紅學研究。他退休前曾經多次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述林黛玉教香菱學詩的故事。教育他的學生讀詩要像林黛玉說的那樣要精選,努力讀好王維、杜甫、李白的詩歌,因為李白、杜甫、王維、陶淵明等的詩歌,代表了中國古典詩歌的精華;還要細讀揣摩,透過文學領會意境,體會詩歌的意蘊;跳出思維的窠臼,詩歌要不落俗套。他認為香菱寫的三首吟月詩,一首比一首好,從“俗”達到了“雅”的境地。“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裡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這首詩是香菱寫的第三首吟月詩。除首聯外,句句都似非寫月,但句句與月相關。用詞典雅含蓄,設意新奇别緻。尤其是颔聯,對仗工穩,言淺意深,堪稱精妙。它最大的優點,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詠月而懷人,流露了真情實感。

紹公讀書從不人雲亦雲,世人都以為《紅樓夢》後40回是高鹗所作,但他卻認為極有可能是曹雪芹的原作,因為黛玉的死和寶玉的出家都是寫得非常成功的,與前80回的内容非常吻合,可能曹雪芹寫後40回時由于病魔纏身,未來得及斟酌推敲罷了。

一副老花鏡,一本書,一張凳,白發翁專心緻志,認真攻讀,這就是紹公,一個鄉村退休教師生活的速寫。

作者簡介

徐良觀:書迷“紹公”

徐良觀:江蘇東台人,中共黨員,中學國文進階教師,鹽城市作家協會會員,鹽城市邏輯學會理事,退休後返聘于鎮宣傳辦,新加盟蘇州365學堂作文點評平台,曾主編校園文學系列叢書《青春百合》,由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常有散文作品見諸于市内外報端。

徐良觀:書迷“紹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