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如果提及魯迅,那麼其絕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作為大陸近代。最為有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财富,其創作的一系列文學作品更是廣為流傳,例如《阿Q正傳》,《呐喊》,《狂人日記》等等。

但是就這樣一位文學大家,卻公然喊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言論,可謂是一時激起千層浪,引得無數人議論,畢竟漢族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承至今的瑰寶,對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承意義有着非一般的意義,那麼魯迅先生為何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語來呢?其實帶入其中,你才能發現魯迅先生的智慧。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魯迅先生的“大智慧”

看過電視劇《覺醒年代》的想必都知道,魯迅在北大任教時期,那段時間大陸的文化在北大可以說是迸發出璀璨的光輝,新舊文化的碰撞,國學大師之間的交鋒,可以說是讓無數讀書人心馳神往,例如新學代表人之一的錢玄同,就曾在北大公開發表“中國要想發展,那麼就必須廢除漢字”,此話一出可以說是震驚四座,引起不少的北大學子議論。

無獨有偶在1936年之時,魯迅先生曾經在《病中答救亡情報訪員》中也曾經提出類似的觀點,并且更是向外界說出了那句驚世之語“漢字不滅,中國必亡”,講到這裡或許有人不了解,為什麼那些大師們會說如此令人不解的話來。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其實在當時不僅僅魯迅,與錢玄同如此,就連胡适,劉半農等人皆是如此支援“漢字滅亡”,但是所謂的漢字滅亡可不是表面上的消除漢字,反而要“進化漢字”,而他們之是以有這樣的其實是跟當時的大環境有着巨大的關系。

我們都知道漢字從上古時期的甲骨文開始,到後的秦篆,隸書,楷書等等曆經了千年的變化是一個由複雜到簡化的一個過程,但是即使簡化到今天,漢字對于幼兒或者是初學者來講依舊是不簡單,哪怕是今天的中國小孩學起來依舊費勁。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而在上個世紀早期的時候,由于舊社會受文化的程度普遍較低,國内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盲,極其不利于新文化新思想的推廣以及傳播,如果沒有一套簡單而且高效的“文字”來代替傳統的“之乎者也”(文言文),那麼必然很難在大衆之中傳播開來,是以當時一衆大師才有了“滅亡漢字”的想法。

新舊勢力的碰撞

在經過“五四運動”過後,當時西方先進的民主思想逐漸地在中國傳播開來,人們對于新思想也逐漸地接受,甚至一度超越國學,特别是對于當時普通的大學生而言更是如此,西方思想的平等自由,更是解放了青少年内心深處的壓抑,于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國内新舊文化勢力發生了劇烈的沖突。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以國外留學歸來的胡适,錢玄同為代表的新學,與當時以章太炎,黃侃等人為代表的傳統國學兩大勢力,如同針尖對麥芒一般争鋒相對,一方認為傳統國學的文言文,局限性強,複雜繁瑣。

原本一句話能夠表達的意思,往往需要長篇大論,而另一方卻認為傳統文學表達更為含蓄,富有禮節,如果用大白話去表達,豈不是有辱斯文,于是乎就這樣你來我往之中,兩大勢力展開了激烈的碰撞。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而魯迅作為新學的代表之一,自然而然地如同胡适一般認為廢棄“文言文”是正确的,但是魯迅深知此事的麻煩,必然是免不了一頓口水戰,是以決定給當時的“傳統派”下一劑猛藥,是以這才有了那句驚為天人的“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畢竟魯迅深知國人性格中的“折中”精神,隻有一個人破釜沉舟那麼方可能達到目的。

而這種極端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注意,一些傳統國學大師對于魯迅的言論更是大肆的批判,是以新舊雙方的争論可以說是進一步更新,并且有一些君心叵測的小人,更是對于魯迅先生的話斷章取義,說魯迅崇洋媚外等等,但是我們的魯迅是何許人也,對于這些流言蜚語自然是不加理會,依舊我行我素。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雙方退而求其次選擇折中妥協

在魯迅選擇“釜底抽薪”之後,胡适自然也懂了魯迅的想法,選擇暫避鋒芒與傳統國學派的“老學究”們展開議和,于是在這種迂回的方式之下,白話文推行得愈發順利,北大的學生們也逐漸地接受白話文的方式,但是文字的革命怎麼可能是一下就能夠成功的。

白話文在當時雖然赢得了不少青年學者的認可,但是真正的推行又是一回事,可謂是頗為的漫長,再加上當時大陸的社會國情處于動蕩不堪的狀态,軍閥的混戰,抗日戰争的爆發以及後來的解放戰争,這一些無一不對白話文的推廣進行着阻礙,畢竟在戰争面前,人民的生命财産才是最重要的。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而一直到1953年,北韓戰争的結束,全國上下迎來了短暫的和平,國家開始對于文化的重視,白文華普及的工作被提上日程,1955年國家教育部正式出台《漢字簡化草案》,白話文正式在全國上下推行,曾經的“之乎者也”日漸成為了曆史,當然那傳統文學卻并未消失,依舊活躍在我們書本之中,被我們傳承。

是以由此可見,當年那些大師們的智慧,特别是魯迅先生也不愧是大陸的大文豪,看待問題更是穩準狠一針見血,吃透了我們中國人的折中思想,不惜背負罵名也要推行白話文。

1936年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19年後才知道先生的高明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今天的學習才能如此的輕松,不然那些生澀難懂的文言文,是真的讓人頭疼不已,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前輩的努力,大陸的文盲率才得以下降,而他們也無愧一代大文豪,是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