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是病嗎?掃地機器人也來造車,還對标奔馳

這是病嗎?掃地機器人也來造車,還對标奔馳

▍鹽财經

作者 | 閏然

編輯 | 一刀

“跨界”狂人馬斯克前腳剛說不進推特董事會,後面就來記反殺——提出以每股54.2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推特,特斯拉的股價先跌為敬了。

跨界會讓創始人分散精力,股價很現實。

去年石頭科技傳出下場造車的時候,也并沒有提振股價,反而讓股民為它捏了把汗。

造車究竟有什麼魔力?

“電動踏闆車裡的特斯拉”小牛也宣布了造車,賣車的平台團車網也是。團車造車就因被理想CEO李想炮轟“真是重新整理了創業者的底線”,一度站在風口浪尖上。

如果說這些企業還算是跟車沾點邊,那造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也下場造車,跨界的邏輯并不明顯——造車可不是做一個超大号的掃地機器人。

石頭科技要造的也不是清潔有關的車,而是硬派越野車,對标奔馳大G。

這是病嗎?掃地機器人也來造車,還對标奔馳

奔馳大G(圖源:汽車頭條資訊)

雖然在掃地機器人領域隻是老二,但石頭科技号稱“掃地茅”,股價表現毫不遜色于老大科沃斯。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它靠着高增速,在科創闆一度登上“千元股”的位置。對于掃地機器人這個産品,市場沒也有把做普通的小家電,而是具備一定科技壁壘的“進階物種”。

石頭科技的實控人昌敬曾是一名網際網路人,2007年-2014年先後在微軟、騰訊、百度工作,曆任程式經理、進階産品經理、進階經理職務。

2014年石頭科技成立,在成立後的兩年裡,這家公司一直處于虧損中。2016年以後,石頭科技也因代工小米掃地機器人被視作小米生态鍊公司,開始了迅猛發展的程序。

資料顯示,2016年到2021年,石頭科技營收分别為1.83億元、11.19億元、30.51億元、42.05億元、45.3億元和58.37億元。

但石頭科技不滿足于隻做小米的代工商,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毛利率,它選擇了“去小米化”,跟小米正式成為掃地機器人産品上的競争對手。不過,在2021年,石頭科技的業績增速已經出現了明顯下滑,股價也已經“膝蓋斬”。

這是病嗎?掃地機器人也來造車,還對标奔馳

石頭科技展台(圖源:站酷)

對于業績變動,石頭科技在公告解釋稱,由于疫情等因素導緻全球運力緊張,出現較多的集裝箱滞港、船舶跳港、運輸周期不暢等情況,對公司收入增速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公司下半年加大了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的投入,在國内市場推出高端口碑産品。

值得一提的是,石頭科技釋出業績快報的同時,還抛出了一份減持方案。雷軍掌控的金米投資,以及石頭科技公司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都在減持之列。

還沒成為領頭羊,公司更是面臨股東的抛售與業績的疲軟,但昌敬也像雷軍一樣毅然開啟了造車大業。

2021年1月8日,由昌敬擔任法人的公司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這家汽車公司招聘了許多“汽車人”組建團隊,比如挖來了原威馬汽車CTO闫楓擔任CEO。

這是病嗎?掃地機器人也來造車,還對标奔馳

昌敬(圖源:搜狐網)

同年5月,“石頭科技造車”的消息一出後,石頭科技馬上開始撇清關系,表示造車是昌敬的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

根據媒體報道,洛轲汽車已在2021年末完成1億美元融資,領投方是騰訊集團,投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投資機構紅杉也參與了投資。不僅如此,洛轲汽車目前正以20億美元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

在造車的世界裡,不怕争議,而是怕被遺忘。這點跟在娛樂圈很像,在某些階段,品牌能“出圈”似乎比品牌本身的口碑更重要一些。

這是病嗎?掃地機器人也來造車,還對标奔馳

小米造車聲勢浩大(圖源:小米釋出會)

2021年3月,石頭科技加大了營銷投入邀請肖戰代言,雖然當時争議不斷,股價也下跌,但其後續四五月的銷售額分别同比增長74.8%和108.5%,銷量分别同比增長54.6%和 77.4%,超出市場預期。

今年4月,石頭科技繼續與肖戰續約,它确實需要流量的加持。

對于造車帶來的種種争議,團車創始人聞偉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新勢力之是以新,是前人的積累和後人的無懼。”

從掃地機器人到造新能源汽車, 無所畏懼的昌敬能否把握時代機遇再上一層樓?假如失敗,石頭科技或将受到波及。

繼續閱讀